2013年北京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22.1亿元
截至2013年末,“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356家,总股本97.2亿股,其中北京地区企业挂牌248家,占全部挂牌企业总数的69.7%;揭牌以来新增挂牌企业156家,其中北京地区新增73家,占比46.8%。商品类要素市场中,北京石油交易所成交额2152.1亿元,同比增长114%;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成交额2580亿元,同比增长12.2%;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成交额177.92亿元,同比增长48.8%。
金融业依然是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北京市金融局18日透露,2013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22.1亿元,同比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5%,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8%。
资本市场:
创投数量金额全国居首
“全年本市共发生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案例504起,投资金额611.1亿元人民币,投资案例数和投资总金额均列全国首位。”市金融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本市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继续领先全国。
北京在资本市场的“全国第一”还有不少。截至2013年末,本市共有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机构852家,管理资本总量11057.8亿元人民币。全年本市新募基金170只,新增可投资本475.5亿元人民币,居全国首位。
2013年度,本市新增上市公司2家,总数达到219家,位居全国第二;总市值9.53万亿元,在全国占比35.3%,位居全国第一。
截至2013年末,“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356家,总股本97.2亿股,其中北京地区企业挂牌248家,占全部挂牌企业总数的69.7%;揭牌以来新增挂牌企业156家,其中北京地区新增73家,占比46.8%。
此外,去年12月28日,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正式启动,将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交易、孵化、改制、宣传、创新等“六大平台”。
高端集聚:
法人金融机构总数全国第一
今年1月初,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内,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已进入正式营运阶段。作为我国保险业首家大数据公司,中国保信的注册地和办公地都选择了北京。
“首都金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北京市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年共有中国保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15家法人金融机构落户本市。
截至2013年末,本市法人金融机构比年初增加22家,总数652家,位居全国首位。同时,全市共有52家企业获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创新已经成为金融工作常态,国家多项金融改革创新政策在本市先行先试。”市金融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双轮驱动:
文创贷款增三成
博纳影业是首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中国内地影视公司。在其早期发展阶段,一直被资金难题困扰。经过设计,北京银行给予该公司一定规模的授信,授信额度可以用于北京银行认可的影视剧制作及发行业务,并由公司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调配每部影视剧所需的资金,这种打包的授信方式不仅给予博纳影业更多的灵活性,也分散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市金融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本市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截至2013年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民币贷款余额692.9亿元,同比增长29.3%。
除了文化金融,本市的科技金融也方兴未艾,呈现文化和科技金融“双轮驱动”的融资格局。在科技金融方面,2013年,京东商城成立金融集团,专注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百度、新浪等互联网企业获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百度推出系列理财产品产生巨大市场影响。2013年,本市高新技术产业贷款余额1658.9亿元,同比增长19.5%。
要素拓展:
36家交易场所成交额增26%
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开市锣”,2013年11月28日,北京碳排放权交易正式拉开帷幕。截至今年1月10日,全市近300家重点排放单位完成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已实现19笔碳交易,交易量达43850吨,交易额达220万元,成交均价每吨50.2元。
碳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转,是本市要素市场规范发展的一个缩影。市金融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本市注册的36家交易场所实现总成交额约35393.8亿元,同比增长26%。
权益类要素市场中,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成交额5917.12亿元,成立三年来累计成交额突破万亿元,但由于受到国家相关政策调整的影响,交易增长势头有所趋缓;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成交额6.7亿元,同比增长423.4%;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成交额21.8亿元,同比增长53.6%。
商品类要素市场中,北京石油交易所成交额2152.1亿元,同比增长114%;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成交额2580亿元,同比增长12.2%;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成交额177.92亿元,同比增长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