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针对金融深化创新完善调控模式

贾壮 | 2014-02-10 14:41 652

央行在日前公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下一阶段要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央行在日前公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下一阶段要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在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更加重要。

  央行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同时,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要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扩大消费者主权的角度继续深化改革,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传导机制,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央行指出,要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加强与市场和公众沟通,稳定预期,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根据经济景气变化、金融机构稳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央行要求,应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继续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继续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贷款基础利率(LPR),建设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建立健全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

  关于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央行表示,在支持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理财、票据和同业业务发展潜在风险的监测与防范。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和偿债能力的跟踪监测,探索以市场化机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和评估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和房地产行业贷款信用违约风险的监测,防范部分地区、行业、企业风险及非正规金融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

  报告认为,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强化交叉性、跨市场金融产品的风险监测和监管协调,促进各类金融市场、各类金融工具的协调发展,建立健全金融综合统计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危机管理和风险处置框架,推进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建设。采取综合措施维护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更多报道见A2版)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肖风:区块链ICO是金融深化的终局

2018-02-21 20:59
30579

从互联网金融到ICO:央行严防风险3.0

2017-09-12 14:43
2236

吴晓球、王忠民、向松祚、常军红等谈:金融深化、金融稳定与人民币国际化

2017-07-18 16:44
13284

人民日报刊文:正确认识金融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2015-07-24 11:52
688

周子勋:从央行调控意图看货币政策新走向

2013-08-13 15:59
862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