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对多省市涂料行业监督抽查
从第三季度开始,国家质检总局以及陕西、广东、上海、天津、四川等多个地区的当地质监局都展开了对涂料行业年末的质量监督抽查。2013年第四季度,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查了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东、重庆、四川、云南等12个省、直辖市120家企业生产的120批次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
从第三季度开始,国家质检总局以及陕西、广东、上海、天津、四川等多个地区的当地质监局都展开了对涂料行业年末的质量监督抽查。在国内此次大范围的调查中,涉及到涂料的多个细分领域,且各个细分领域的涂料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甚至一些知名品牌也被检出存在质量问题。
12月初,西安市质监局在对防水涂料的质量抽查中,共抽样30个批次,检验合格21个批次,合格率70.0%。而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通报的2013年广东省内外墙涂料产品质量省级定期监督检验结果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6.1%。12月11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公布了对上海生产和销售的内墙涂料产品质量进行的专项监督的抽查结果。本次共抽查产品60批次,经检验,不合格3批次。
此外,2013年第四季度,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查了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东、重庆、四川、云南等12个省、直辖市120家企业生产的120批次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在12月4日公布的抽查结果中,史丹龙、千木、搏而顿、珍珠彩等品牌产品上不合格名单。
而国家质检总局在抽查的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等14个省、直辖市150家企业生产的150种溶剂型木器涂料产品中,发现有12种产品部分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涂料的质量问题直接反映了涂料行业的生态现状,但令人深思的是年年抽检,总有不合格的产品存在,甚至有相当多的知名品牌也位列其中,而涂料行业的乱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有业人人士指出:对于中国涂料行业来说,质量问题早就成为毒害行业良好发展环境的顽疾,含有劣质材料的涂料往往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这极大的伤害消费者对涂料行业的信心,进而危害整个行业的信任基础,伤害行业的健康发展。
九正建材网认为,作为生产和消费涂料的大国,我国的涂料行业将在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持续发展。涂料行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家庭装修的主材之一,在装饰装修中占的比例较大,涂料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体装修效果和居室的环境,不合格或质量低下的产品甚至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而利益驱动外加成本低是涂料产品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劣质涂料产品为了追求价格优势,在选材、用料方面的把关都只是简单操作,这样出来的产品不仅质量不过关,严重的还会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再加上市场管理不规范,导致行业内部分涂料使用劣质材料的乱象横生。
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思考的是如何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从源头上遏制劣质的建筑装饰材料,不给生产劣质涂料有可乘之机,从而保证涂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企业除了严格按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生产之外,还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做到安全生产、经营诚信。然而,做到这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支持企业长远发展的筹码必定是品牌。企业的高端战争也终将是品牌战争,而非价格战。以价格站谋取市场,只适应某一发展阶段的部分企业,涂料企业的发展也应当是建立在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上的竞争,而只有打破“价格战”的竞争怪圈,才能从根本上让劣质产品失去生长的土壤,让涂料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因而,面对众多涂料产品不合格的丑闻,涂料企业要思考的是,如何去弥补丑闻背后诚信与责任的缺失,如何设立涂料行业发展的标杆,代替以品质为牺牲品获取市场的价格战。只有品质保障才能让企业在市场上长久立足。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涂料行业存在的质量问题也非一日之功,涂料行业发展到今天,企业间的比拼已经从产品概念、营销手段上升到品牌建设的层面,在基本功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涂企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功,以优秀的品质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才能使企业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