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涌入欧美同行放弃的大宗商品业务
北京时间1月23日凌晨消息,媒体周三分析文章指出,在西方世界的银行正在纷纷出售自己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时,来自中国的银行正在蜂拥进入这个领域。部分市场观察人士对中国的银行是否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来快速设立自己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有所怀疑。
北京时间1月23日凌晨消息,媒体周三分析文章指出,在西方世界的银行正在纷纷出售自己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时,来自中国的银行正在蜂拥进入这个领域。
以市值排列的中国最大银行工商银行在2013年11月宣布了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计划,对这个设立在伦敦,以石油、铜以及其他原材料的全球性投资而在业界知名的交易业务的估值可能高达7亿美元。
根据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以资产排列的中国大陆第六大经纪商招商证券刚刚在英国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以此扩大在大宗商品市场的涉入程度,并将金融衍生品交易作为业务重点。此外,摩根士丹利在2013年同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就出售名下的大宗商品交易部门进行过谈判;8月的时候,广州的广发证券以3600万美元的价格买入了法国对外贸易银行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
摩根大通这类西方世界银行业巨头放弃这类业务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之一就是,这是非常高风险的交易活动,金融危机之后,各银行都被监管机构要求消除资产负债表中的风险,以便保存更多资本。众所周知,自营交易已经被完全禁止。
西方世界银行开始出售这些业务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利润丰厚。高盛集团的大宗商品指数相比2008年时候的峰值已经下跌了57%。
最后,这些交易业务在近期开始变得麻烦重重。例如,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刚刚因为操控电力市场对摩根大通的能源交易部门开出了4.1亿美元的罚单。名为摩根大通风险能源公司的部门不仅仅交易现货大宗商品,还有同时交易它们的衍生品。这部分业务可能会和摩根大通的金属期货经纪部门一起被出售。
而中国的多家银行正在试图捡起这些业务也因为三个原因可能被证明麻烦颇多。
首先,部分市场观察人士对中国的银行是否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来快速设立自己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有所怀疑。其次,这些市场人士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生产某种大宗商品的国家是否应该成为交易这类衍生品的所有银行的所在国。
例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如果中国控制了所有的钢铁以及钢铁的定价机制,这意味着中国将可以完全主导这条道路。
最后,市场人士也对中国银行业总体的健康程度有担忧。中国人民银行刚刚宣布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对金融系统进行流动性注入,并且授予银行在可能的现金紧张局面下进行小规模贷款减记的更大权力。总体而言这并不是对这个系统的一种信心表达,而高风险的交易业务需要一个更强健的系统来应对可能的亏损和冲击。 (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