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现金管理重在平衡
上周,2014年第一期500亿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顺利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投入到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国库现金额度大小、时机也需要兼顾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
上周,2014年第一期500亿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顺利完成。本期定期存款期限为6个月,采用单一价格招标,具备投标资格的52家商业银行中34家参与投标,13家银行中标,中标利率为6.02%。
类似这样的招投标自2006年起每年都会进行。当年6月,财政部、央行联合对外发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暂行办法》规定,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方式包括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国债回购和逆回购等。也正是伴随这一《暂行办法》的出台,国库现金市场化运作才正式启动。
深化
“国库闲置资金过多”,财政部国库司一人士曾这样表示,这是当年启动国库现金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国库现金管理”,是指在确保国库支付需要前提下,以实现国库现金余额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系列财政管理活动。
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实行是一个基本前提。
有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12月底,中央160多个部门已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并将改革实施到所属33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涉及预算资金3700多亿元。与此同时,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200多个地市以及500多个县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10多个省份通过使用中央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实施了收入收缴改革。
正是因为上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推进,大量原滞留在预算单位的资金流量逐步集中到财政国库单一账户,国库现金余额明显增加,为2006年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奠定了基础。
不过与2006年相比,近年来政府存款余额更是大幅攀升。据央行最新发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13年11月末,政府存款已经高达4.19万亿元。与之对应的是,截至2006年年末,该数字只有1.02万亿。
无疑,这为国库现金管理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更为关键的是,让这笔数额庞大的资金长期“趴在”央行的政府存款账户上,仅仅只能获得0.35%的活期存款利率。与本期定期存款6.02%的中标利率相比,收益率显然太低。
平衡
和其他投资一样,国库现金管理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平衡。毕竟,国库担负着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和支拨、反映并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等重要任务。
但在进行现金管理操作之前,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满足国库支付需要,这就要求确立库底目标余额。尴尬的是,最优库底现金余额并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方法来确定,而是取决于对未来现金流预测的准确性、紧急融资能力和可动用的其他现金储备等因素。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早先曾表示,我国中央财政现金流量预测已经可以按日预测,但现金流量预测体系还不完善,在国库现金管理中的重要性尚未发挥。而地方的现金流量预测则刚刚起步。
不少学者认为,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相关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库底目标余额可以定的高一些,除满足日常支付,还要应对突发事件。以后随着现金流量预测精度的提高,再逐步压降库底目标余额。
值得注意的是,投入到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国库现金额度大小、时机也需要兼顾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因为,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增加了银行可贷资金,可能会导致市场流动性增加。如何既满足财政部门的增值要求,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需要,显然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一点也明显地表现在各方对于地方国库实施现金管理的态度上。
模式
尽管我国早在2006年实施了国库现金管理,但当时只局限在中央国库层面。
有知情人士透露,虽然近年来地方国库存款日趋增多,地方政府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愿望和呼声也越来越高。但碍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的约束以及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控需要,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此前一直没有得到国家的正式批准。
由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的非计划性,有分析人士担忧,如果开放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将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直接影响。地方国库开展现金管理操作,将会使大量的国库资金由商业银行进入现金流通,可能会导致流动性过剩,加剧央行货币市场对冲操作的难度和力度,从而引发经济波动。
财政部早前曾发布消息称,开展国库现金管理试点的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在彻底清理不合规财政专户并确保库款安全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国库现金管理模式。要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办法。
去年9月,财政部又组织各省市相关人士对《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
从目前来看,学界对于构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运作大致有这样几种模式:即借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所采取的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模式、中央银行定期存款模式、发行国库现金债券模式、建立全国性的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平台模式和委托金融机构专业理财中心运作模式等。
显然,它们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上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