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关键:练好内功
近日,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成功完成25亿元人民币债券销售认购,刷新了伦敦市场人民币债券单笔发行纪录,为当地客户提供了高品质的人民币投资产品。渣打银行(中国)方面表示,人民币跨境放款已成提升人民币境外流动性,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头”。
人民币国际化近来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
近日,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成功完成25亿元人民币债券销售认购,刷新了伦敦市场人民币债券单笔发行纪录,为当地客户提供了高品质的人民币投资产品。
渣打银行(中国)方面表示,人民币跨境放款已成提升人民币境外流动性,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头”。人民币跨境放款业务上政策已经放开,实施层面正在有序进行。
而这一系列资本项目的放开,正是适应市场对人民币不断增大需求的需要。
据《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2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已经达到0.87,相对于前年的0.58增长了49%。同期美元国际化指数为52.34,与前年基本持平,其他主要货币如欧元、英镑、日元等国际化指数均不同程度下降。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敏俊指出,中国经济这几年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球的10%左右,但是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间的话语权和比例还是不相称,所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助于中国提升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
然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上,目前业界仍存在不同的声音。
其实,如果只以中国的经济权重、经济规模来衡量的话,中国在国际储备体系当中的比重可以高达10%-12%。但是如果增加一些质量性的、结构性的指标,比如国际资本市场的开放、金融市场的深度、经济的自由度,之后中国人民币在世界储备体系当中可以占到的比重大概是2%左右。这之间的区别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看来,就在于我们规模足够大,但是质量不够好。
“在加入WTO的十几年中,中国通过融入世界贸易体系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但是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中国依旧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存在。这主要是虽然我国经济已经牢牢地和全球绑定,但中国金融体制依旧是相对比较封闭的,在前面的几十年,我国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和自由化都持有相当谨慎的态度,我国的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尚不接轨,还支撑不了人民币国际化。”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陈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而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研讨会上也持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国际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被人家接受的过程。但是国际化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货币制度改革资本向可兑换的资本开放,再深入一步就是企业的竞争利润提高。
那么,该怎样练好内功?
陈杰认为,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首要的就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其次是推进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只有在一个反映迅速,监管严格而又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才可以被显著控制,也只有在真正的市场经济机制下和具备了规范化的资本市场,我国才能融入全球金融体系。
而在黄益平看来,首先是要保持可持续增长,只有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和世界经济的交流越来越多,对人民币使用的需求才会越来越高。其次是要外国机构或者外国个人有机会有意愿可以使用人民币。这就需要把资本项目放开,让其他国家有投资的机会,不管是离岸市场还是在岸市场,金融市场要放开,而且要有足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