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双轮驱动:升级南京路淮海路 推动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
■ 黄浦区委书记周伟谈深化改革:黄浦商业要做电商和郊区商业做不了的 将聚集发展互联网金融与民营金融 正研究黄浦版“负面清单”主要聚焦服务业 ● 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已经聚集了30多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马”的众安在线(“三马”即马云、马化腾、马明哲)。
■ 黄浦区委书记周伟谈深化改革:黄浦商业要做电商和郊区商业做不了的 将聚集发展互联网金融与民营金融 正研究黄浦版“负面清单”主要聚焦服务业
周伟:
1965年生,汉族,安徽霍邱人,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1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副研究员。 曾任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市政府研究室副处长、处长、副巡视员、副主任、主任,黄浦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中共黄浦区、卢湾区“撤二建一”联合委员会副书记,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政府党组书记等职。现任中共黄浦区委书记。 早报记者 张栋 图
2013年8月22日,上海陆家嘴滨江,对岸是浦西成长中的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 早报记者 杨一 图
● 我们要用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来进行商业结构的调整。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最近南京路、淮海路两街的商业结构调整力度非常大。去年调整的面积大约有12万平方米,这些调整不是换一个商家,而是用新的业态来打造两条知名商业街。
● 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已经聚集了30多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马”的众安在线(“三马”即马云、马化腾、马明哲)。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对于“撤二建一”后的黄浦区来说,2014年也将是其放开手脚、全面发力的重要年份。
谈及被誉为“上海心脏、窗口和名片”的黄浦区的未来改革之路时,日前,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丝毫没有回避黄浦传统产业正在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他开门见山地提出“传统产业要走新路”。当天在与早报记者关于改革的对话中,周伟总是会在改革之后接上“创新”二字。在他看来,正在成长中的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将是黄浦在新一轮改革中大展拳脚的舞台,而全面对接自贸区无疑将为黄浦区的改革之路创造全新的机遇。
“错位”和“联动”:
传统商业调整赢回顾客
东方早报:谈到黄浦区,大家会想到繁华的南京路、淮海路,想到金融机构云集的外滩,这些都是黄浦区的标志,也是黄浦区的优势。在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黄浦区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周伟:下一步的经济结构调整,我们将坚持两条腿走路,或者称作“双轮驱动战略”。一个“轮子”,是传统商贸要改造升级。另一个“轮子”,是要加快集聚发展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新的产业,这个“轮子”将是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就是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一种尝试。
先说第一个“轮子”。黄浦是一个老城区,本身的传统产业基础好、实力强,在经济结构中占的比重也非常大。所以,传统产业不能丢,丢了,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没有了。但传统产业也不能按老路子走,要走新路。
最典型的就是黄浦区南京路、淮海路的改造。我们要用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来进行商业结构的调整。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最近南京路、淮海路两街的商业结构调整力度非常大。去年调整的面积大约有12万平方米,这些调整不是换一个商家,而是用新的业态来打造两条知名商业街。
东方早报:近来,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冲击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南京路、淮海路的转型是不是也来源于电商的压力?这两条街要怎样转型?
周伟:在黄浦的传统产业中,南京路、淮海路现在受到的冲击确实比较大。其中一个冲击正是来自于电商的冲击。我了解到,电商在整个消费中已经占到了较大的比重,日用消费品尤其如此。
第二个冲击,是郊区商业综合体的冲击,郊区商业分流了中心城区主要商业圈部分客流。原来郊区的市民过年要到南京路淮海路来办年货、结婚要到南京路淮海路来办嫁妆,现在,很多东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置办了。
面对这两方面冲击,我们不能回避,要主动应对它,主动抓住机遇,把压力变成动力,把挑战变成机遇。去年我们区委区政府就做了南京路淮海路两街商业结构调整的三年行动计划,对电商的发展趋势作了研究,对传统商业街的发展变化也作了研究,从中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我们认为,黄浦区未来商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有两点:第一就是错位。电商和郊区商业做不了的事情,我们要重点强化做。我们做了分析:体验型消费、休闲型消费是网购不能替代的,所以南京路淮海路下一步的商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增加体验型、休闲型,包括商旅文结合的商业业态。
相比郊区商业,南京路、淮海路也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人流集聚、服务完善、产业链完整、商业配套健全,这些都是优势。郊区商业往往以社区商业为主,满足本地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了买东西,人们还需要那种三五成群去逛马路、去休闲的感受。购物消费和生活方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今后,南京路淮海路会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象,更强调体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例如,中央商场的改造项目,我们就提出,要打造一个生活秀场,它不是简单地买个东西吃个饭,而是要把各种生活体验、文化体验融合在一起。
另一个策略就是联动。传统商业街要和电商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发展,这也是线上与线下共同的需求。线上希望在线下有支撑,把线下的展示功能、体验功能延续下来;同时,线下的实体店也希望参与电子商务,向线上发展。南京路、淮海路已经做了一些实践探索。比如,淮海路新开的连卡佛,网络销售占营业额20%左右。
我们归纳出,南京路淮海路至少有10种业态可以通过错位和联动这两种策略继续很好地发展。传统商业在新的时代下,需要通过结构调整,通过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相结合,重新焕发青春,重新赢回消费者。这种转型有挑战,但是机遇更大。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调结构的第一个“轮子”。
聚焦互联网金融
建设外滩金融聚集带
东方早报:您刚才在讲到第二个“轮子”加快集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时,重点提到了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去年,黄浦外滩金融集聚带明确了互联网金融与民营金融的发展方向,宣布将启动建设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这一消息引起了极大反响。半年多过去了,您能否向我们介绍目前黄浦在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成绩?
周伟:去年6月,我们就提出要打造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核心是集聚发展互联网金融与民营金融,我们觉得这是今后格局发生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去年,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先后发布金融创新10条举措和46条实施细则。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已经聚集了30多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马”的众安在线(“三马”即马云、马化腾、马明哲)。我们认为,“三马”对中国金融界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是对传统金融业态的颠覆性的发展。
传统金融业有着“两高”的特点:是高资金密集,但也是高劳动力密集产业。银行、保险公司要大量用人。互联网金融同样是“两高”,高资金密集没变,不是高劳动力密集,而是高技术密集。因此,率先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于外滩金融集聚带、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都将是巨大的机遇。
东方早报:我们非常好奇,当时黄浦是怎么把“三马”吸引过来的?
周伟:“三马”我们两年前就关注了,不是众安在线成立了我们才关注的。因为我们很早就非常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三马”众安在线的酝酿过程我们也都参与了进去。
东方早报:发展互联网金融,是金融领域的一个创举。黄浦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最早品尝到它的美味,却也有可能被螃蟹夹到手,可以说是有风险的。黄浦区何以如此大胆?
周伟:这就是创新。外滩金融集聚带从提出到整个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功能定位是根据我们国家金融发展的大趋势而确定的,这个大趋势就是从间接金融为主向直接金融为主的转变。
所以,我们提出了打造“三个中心”: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金融专业服务中心。它们都是为直接金融服务的一种业态、一种模式。外滩金融集聚带虽然体量不大,但它在中国金融的很多领域中却是创新的。过去,外滩在中国金融史上创造过100多个第一,现在我们还要创造更多个第一。去年一年,我们就至少有6个方面是全国第一,比如“三马”的众安在线是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比如上海清算所推出的“人民币FFA”清算业务,标志着我国在主要的全球化金融衍生品上实现了以人民币计价的零的突破等。
这些例子说明外滩金融集聚带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活力,才能领先。在外滩金融集聚带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的同时,政府应该怎么创新呢?政府的创新就是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好的环境、好的服务和好的政策。
东方早报:您说的“两个轮子”都离不开互联网,您平时有上网的习惯吗?
周伟:我每天都会上网,主要以浏览新闻为主。网上的信息是海量的,而且更新很快,现在我们的工作都离不开网络,关注和了解互联网发展对下一步的工作非常重要。
学习自贸区
研究黄浦版“负面清单”
东方早报:自贸区的建设已成为了当下所有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您认为自贸区将给黄浦带来哪些挑战与机遇?您会不会担心因为自贸区政策利好,许多企业会首先选择落户自贸区,黄浦就失去了原有的区位优势。
周伟:不会,我们一点也不担心。我们不仅不担心,还觉得自贸区对我们来说激励作用更大。
如何对接自贸区,我们一直持有三个观点:第一,要学习自贸区,学习自贸区的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意识。自贸区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就是大胆试、大胆闯,先行先试。我们不一定做和自贸区一样的事情,但自贸区所体现的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精神和意识我们要学习。
第二,我们要支持参与自贸区。自贸区有改革的红利,企业到自贸区去发展可以借助这些改革红利,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这是好事。
第三,我们要借力自贸区。借自贸区的改革,加大自己的改革创新的力度,找准我们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这三点中,重点是如何借力自贸区,加大我们自身的改革创新力度。
东方早报:外滩金融集聚带定位为发展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这是不是也考虑到了如何与自贸区错位发展,突显黄浦区自身的优势?
周伟:你说得对,自贸区要做的事情不一定适合我们做,我们做的事自贸区未必在做。同样是金融,它的领域很大,外滩发展的金融主要是创新金融。
市委、市政府一直强调自贸区试点的成果在于它试验成功了多少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做法。我们都是得益者。所以,我们怎么能不支持、不参与自贸区建设呢?当然,黄浦区自身也在不断创新。我们始终坚持一句话:法律法规禁止的,我们不能越雷池半步,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进行改革创新;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不要自我设限,要大胆试大胆闯。自贸区没有做的,法律没有禁止的,符合黄浦发展实际需要的,我们也可以大胆试大胆闯。
我认为,这就是学习自贸区的精神,不是简单拷贝它的做法。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改革创新的突破口、着力点。比如,我们也在研究黄浦版的“负面清单”,主要聚焦服务业领域,它肯定与自贸区的“负面清单”不一样。
以改革促进民生改善
探索老人服务新方式
东方早报:以改革促民生改善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您也一直强调,黄浦既拥有林立的高楼大厦,也有着大量二级旧里,因此旧区改造、改善本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一直是黄浦区发展改革的重中之重。未来,黄浦将做哪些努力,以通过改革,促进民生改善?
周伟:改善民生方面,旧区改造是重点。去年,黄浦区全年实现旧改居民签约5208户,消除马桶7700余只。董家渡13、15等8个重点地块实现收尾。黄浦区每年旧改的总量始终保持在4000至5000户,今年依然如此。而且,旧改要形成良性循环,收尾地块要大于启动地块,使旧改能可持续。
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全力推进旧区改造。优先考虑居住条件最差、生活环境最差的地块,优先考虑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功能区项目,适时启动新项目征收。着力提高旧区改造质量,确保露香园路地块、115街坊等重点项目收尾。除了旧区改造,还有许多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生活设施的工程。今年黄浦区将继续抓好民生实事项目,全力实施“三大工程”、积水点改造等8项为民实事项目。
对特殊的人群,将制定特别的改善民生措施。比如针对老人,我们正在进一步调研怎样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区为老服务的资源集中优势。养老院服务的群体是有限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能使更多老人、特别是困难的老人享受到政府的服务,是服务面更广的为老服务体系。为此,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为老服务的三年行动计划,正在一些街道开展试点工作。
今年,我们将探索“社区养老服务合作社”试点,为高龄、失独等特殊老人群体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基本医疗服务。这两个基本问题对老人来说显得更加重要。
东方早报: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在转变职能方面,黄浦区将有哪些举措?
周伟: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持续推进依法行政,着力提高行政效能、深化推进作风建设。
今年我们还打算进行集中调研,并继续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我们今年将在区委全会上进行系统讨论,提出一套完整的更加系统的政府职能转变措施,核心还是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升为企业服务的质量、效率。
全面深化改革
贯穿于社会各个领域
东方早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哪些方面对您启发最大,印象最深刻?
周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是全面深化改革,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哪一点,而是通篇贯穿着改革的精神和意志。
不论是发展的问题还是民生的问题,都需要不断地改革。改革是贯穿到我们各方面发展、各方面建设的主线。坚持改革、不断地深化改革,我们的发展才能不断地取得新的进步。
对黄浦区来说,我们领先的领域如何保持领先?就是要靠不断地改革创新。我们不足的、有差距的,怎样缩短差距、迎头赶上?也只有靠不断地改革创新。我们在发展中有瓶颈、制约的,怎样突破瓶颈、打破制约?还是要靠改革、靠创新。所以我们认为,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贯穿全过程。改革不是今天做了明天就不用做,而是要不断地深化、不断地推进。
东方早报:您认为,改革怎样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结合在一起?
周伟:我个人觉得,改革创新就是上海精神的核心内涵,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16个字体现的就是改革创新。上海这座城市就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