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自强的正路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历经35年改革开放,中国金融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幅提升,为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出重要贡献。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中央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对金融业全面审视、准确把握后提出的战略要求。
历经35年改革开放,中国金融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幅提升,为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出重要贡献。但必须看到,近几年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现象逐渐突出,部分地区产业空心化迹象显现,金融领域资金分布不合理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与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目标是不适应的,与做好今年经济金融工作的要求是不适应的,必须坚决从不适应转为适应。
我们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因为金融体系的演进历程本身,就是改进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过程。可以说,金融体系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服务实体经济。诺贝尔奖得主卢卡斯曾说过:“金融的发展是跟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了。”从信贷市场到证券市场,从原生品到金融衍生品,金融每一步创新的背后,都有实体经济需求的呼唤。也只有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创新才具有生命力。无论是银行、股票、债券等基础创新,还是期货、衍生工具等程度相对复杂的创新,都是基于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而产生的,出现之后,又都毫无疑问地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我们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因为尚有不少本应由金融推动实现的功能未能实现。这些领域包括:金融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社会融资结构不合理造成金融体系风险积聚;缺少有效配置工具导致不同行业和区域金融资源分配不均;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不够,造成金融在发挥正向作用的同时负面效果提升,最典型的表现便是信贷投放增加,一定程度上引致价格水平上行。这些亟待改善的领域,正是需要金融通过创新,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我们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因为创新必将是未来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考察现阶段国际金融格局,可以看到金融市场发展的“游戏规则”早已确定,且规则制定权被“先行国家”所主导。越晚推动创新、越晚参与到“游戏”中来的经济体,其较先行国家的差距就越明显,其参与规则制定的可能性和话语权就越弱,相应付出的代价就越高。因此,就我国而言,在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方向上推动金融创新,关系中国金融实力和发展后劲,关系中国金融的国际发言权,是中国金融自强的正路。
2014年世界经济虽正在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少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我们既要只争朝夕,又要把握全局;既要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又要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深化各项金融改革。如此,中国金融才能以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动、调整结构的主动、改革开放的主动,赢得竞争的主动和发展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