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上阵 湛江港集装箱业务强势启航

路玉萍 张永幸 王则昕 肖胤 |2013-12-27 14:352580

今日,一艘运力为4250TEU(TEU即以20英尺为标准的货柜)的“新黄埔”轮将靠上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今年上半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了800万标准箱,平均一秒钟,就有14吨货物通过青岛港,直达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

  今日,一艘运力为4250TEU(TEU即以20英尺为标准的货柜)的“新黄埔”轮将靠上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

  “新黄埔”轮的到来,将刷新一项纪录:迄今为止挂靠湛江港口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它的到来,还标志着“湛江—华东”集装箱内贸干线的正式开通——此谓“双喜临门”。作为环北部湾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主枢纽港,湛江港与时俱进,拓展集装箱业务,朝着进入国内十大港口行列的目标迈进。

  卧薪尝胆,一朝图强。经历过漫长的蛰伏期后,湛江港的集装箱业务终于迎来了春天。

  11月8日,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试运行仪式在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举行。 本报记者李波 摄

  【尴尬】

  亿吨大港的硬件“短板”

  硬件上不去,集装箱业务发展就无从谈起,这成了湛江港发展的“短板”。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等级太小,后方场地也小,更没有保税物流港区。港口硬件已无法满足集装箱发展的需要。”湛江港集团董事长张翼直言不讳,他还表示,集装箱之所以是“短板”,还有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湛江港业务以石油、铁矿石散杂货为主。本地三来一补、加工业和制造业很少,对集装箱运输需求不旺。

  集装箱业务是衡量港口城市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湛江港集装箱业务始于1983年,受多种因素制约,箱量徘徊不前,2003年才突破10万TEU,至2012年超过40万TEU,与亿吨大港地位极不相称。而湛江本地的物流链中,需要走集装箱运输的物流不断增长,尤其是糖、花卉、海产、电器等。

  数据显示,2011年,湛江港完成吞吐量31.67万TEU后,码头能力已处于饱和状态,难以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致使腹地大部分集装箱货物,不得不到深圳、广州、香港等港口装卸。

  根据“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定律”),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最高的木块,而取决于最短的。湛江港如果要寻求突破,必须补上集装箱业务这块“短板”。

  此时,湛江港亟待一个大型的集装箱专业码头来扭转局势。

  【转机】

  宝满码头迎大工业时代

  经过几年的筹备和建设,2013年11月8日,湛江港宝满码头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正式试投产,港口集装箱业务迎来新曙光。

  数据最有说服力。宝满集装箱码头(一期)现有2个5万吨级的集装箱泊位,岸线长678米,水深-14.5米,最大可以接卸12500TEU船舶,堆场面积58.4万平方米,年最大通过能力120万TEU。码头能力大大释放,为大船靠泊和高效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码头将为湛江港带来每年80万TEU的能力,能力具备了,但业务需求能否跟得上?

  张翼表示,湛江大工业时代已经开启,钢铁石化等大项目带动下游产业链发展,预计2016年我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700亿元,为2012年的2.6倍;而湛江农业正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发展,近年涌现出恒兴集团、国联水产等一批农业龙头,加上正大(湛江)项目的落户,湛江本地冷藏箱箱源将得到提升,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集装箱运输的需求。

  据专家调研,广西、云南等西南省份以及粤西地区集装箱的生成量,2014年预计超过600万TEU,2020年超过2000万TEU。湛江及腹地北上的白糖、水产品、电器、矿产及南下的粮食,形成稳定的货源对流,为湛江港班轮航线的稳定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前景看好,信心倍增。“力争2017年港口吞吐量达3.5亿吨,湛江港重新进入十大港口行列”,这一目标,写进了市委市政府今年“学青岛、推崛起”的行动方案中。

  要重回全国10大港口行列,必须补上“短板”。经过研究,张翼发现,排在湛江前面的国内港口,没有一个不是集装箱大港。“建设宝满集装箱码头,向国家申报保税物流中心,都是奔着重回前十的目标。”面对竞争,张翼仍信心十足。

  【谋变】

  新航线好政策打造干线港

  好马配好鞍。要充分发挥宝满集装箱码头的能力,还需有好的航线、好的运营策略。

  2013年11月8日宝满集装箱码头投入试运行以来,引进新航线和优化航线布局成了湛江港集团考虑的大事。

  早在新码头运行当日,湛江港就迎来“开门红”:和中远合作的“湛江-营口-天津”南北干线的班轮开通。随后,湛江港集团总裁刘恩怀远赴上海,拜访了中海集运高层,并促成双方强强联手,开辟“湛江-华东”内贸航线,才有了“新黄埔”开进湛江港的一天。

  两条班轮航线的开通,为湛江本地的农产品、工业产品的北上和出口,打造了又一条物流便捷通道。以“湛江—营口”航线为例,张翼说,此前湛江水产、家具要卖到北方,走集装箱要先运到广州南沙港卸货,再装船运到北方;航线开通后,“好比以前坐飞机要中转一样,现在可以直航了”。

  航线开通,效益已开始显现。根据客户反馈,“湛江—营口”航线开通后,每个集装箱运到北方,路上可省五天时间,每个箱可省500元。以平均每箱装14吨货计,每吨可省30多元。

  如今,“湛江—青岛”航线开通,湛江港将形成内贸干线港的框架。这意味着,国内货物从湛江港出发,基本可直达国内沿海港口。在此基础上,湛江港将引导、吸引周边小船过来“中转航班”——把货物运到湛江港集散——而不是此前运到广州、香港等地中转。

  为了促进湛江港集装箱业务,我市还专门召开了“湛江港集装箱工作会议”。市政府和湛江港联合推出鼓励港口发展的政策:从2014年开始,湛江市政府每年拿出一千万,湛江港拿出一千万,共计两千万吸引船东来湛江港开航线,鼓励客户走集装箱运输,拓展海铁联运、水路中转、“无水港”等业务。

  除此外,在东海岛公用码头,湛江港拟建设申报一个综合保税区,将来和钢铁炼化产业链条配套。张翼表示,湛江周边的钦州、广州南沙、深圳前海都是保税港区,申报综合保税区将是湛江港要突破的重点。

  【未来】

  破百万门槛 拓全球市场

  集装箱发展有一个“百万标箱”现象:吞吐量达到100万标箱后会快速攀升。

  随着湛江货源逐渐增加,集装箱吞吐量将迅猛增长,湛江港预计,2016年可突破100万TEU,达到110万TEU。届时,湛江港集装箱业务将真正驶入快车道。

  “2016年,我们的目标是100万箱,这与市里提出的目标是契合的。”张翼表示,现在湛江港目标很明确,用3年时间过100万箱;同时谋划宝满码头二期,连片开发,再建3个集装箱码头,10年内要达到300万箱的规模。

  为更好地服务腹地进出口企业,湛江港在紧邻集装箱码头后方,配套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总面积89.8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在2年内投产。目前湛江港与湖南合资建设的永州无水港,预计2014年正式运作,该港建成后,将与湛江港形成口岸直通,扩大集装箱业务。

  湛江港的另一个目标,是开通通往东南亚甚至欧美的外贸航线。

  2009年,湛江港集装箱首次直航新加坡,但因种种原因“胎死腹中”。目前,湛江港正在筹谋重开新加坡航线,争取明年一季度开通。该航线开通后,从湛江地区出发的集装箱,可告别“转运”之苦,缩短湛江到东南亚的交货期。“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争取到欧美航线的挂点。”张翼说,湛江港的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集装箱枢纽港和区域性国际性航运中心。

  【客户声音】

  望多开直达航线

  广东金岭糖业公司董事长、湛江农产品流通协会名誉会长 林水栖

  林水栖告诉记者,在以往,糖靠散货船运输,破损率比较大,用集装箱运输,每吨货物能省二三十元。

  今年,金岭糖业公司通过湛江港运出的糖超过10万吨,都是集装箱运输,包装干净,破损率几乎为零,且能直达东北市场,安全又快捷。

  林水栖希望通过开通集装箱业务、直达航线,补上湛江农产品流通“短板”。“通过直达航线的开通,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带动湛江农产品大流通,让湛江农产品能在北方做大市场、打响品牌。”

  【幕后】

  “巨无霸”背后的财富流

  相比靠泊于旧码头的集装箱船来说,“新黄埔”轮可谓是“巨无霸”:长263.23米、高55米、型宽32.2米、型深19.3米、载重吨52247吨、吃水-12.52米,运力4250TEU。

 

“新黄埔”轮(湛江港供图)

 

  “相当于小飞机换成空客A380了!”湛江港集团董事长张翼说,以往的集装箱船,只能运三四百箱,新航线开通后,开来的船可以运三四千箱,多了10倍。

  “新黄埔”的主人,是中国两大船东之一的中海集运。中海集运此次计划投入3艘4250TEU船舶,运作“湛江-华东”航线,依次挂靠“湛江-南沙-连云港-青岛-南沙-钦州-湛江”,5天每班。

  “新黄埔”的到来,宣告着“湛江-华东”航线的开通。今后,湛江本地的白糖、化肥、木板等货物出口,又多了一条物流便捷通道,预计每月带来集装箱增3000TEU。

  3000TEU是什么概念?集装箱产业对腹地经济的贡献是原油的4倍、煤炭的2倍,每一万个TEU对GDP的贡献为3081万元,可以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据测算,修建一个集装箱运输泊位,地区经济可获92%的利益,仅8%属于码头和船舶公司。可以说,集装箱产业是湛江经济外向型发展的关键一环,每一艘靠泊的集装箱巨轮,背后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早在1999年,中海集运就投入运力为956TEU的“向平”轮挂靠湛江港,这是当时湛江港接卸的最大集装箱船舶。其后十年间,中海集运相继投入多艘专用集装箱船挂靠,每一次挂靠,都能刷新一项纪录,给湛江港带来了强劲的内贸箱量。

  但中海集运一直有块“心病”——让4000TEU以上大船靠泊湛江港的计划一直未能实施,原因很简单,霞山港区集装箱码头靠泊能力等级低、机械设备短缺,“容不下”这么大的船。

  【对标-青岛港】

  年运千万标准箱

  2012年,青岛港完成1450万标准箱的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中国第五、世界第八。

  今年上半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了800万标准箱,平均一秒钟,就有14吨货物通过青岛港,直达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

  青岛港是我国较早开办国际集装箱业务的港口。1985年建成年5万标准箱吞吐能力的集装箱泊位。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自投产以来,集装箱吞吐量以每年39.9%的递增速度发展。

  今年9月18日,青岛港迎来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舶“美瑞马士基”号首航,体现了世界最大船舶与世界最大码头的完美结合,凸显了“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的雄厚实力。“美瑞马士基”总吨位超过19万吨、船长400米、船宽59米、船高73米、载箱量18000标准箱,代表了世界能源效率、规模效益和环保性能的顶尖水平。

  小编推荐 延伸阅读

  百年沧桑湛江港 (上)

  撰文 骆国和

  1956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施工的现代化深水商港———湛江港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港口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半个世纪过去了,湛江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港口作业区不断扩展,设施日益完善,货物吞吐量一再飙升,建成了国家级枢纽港,并以“大、优、深”著称,成为全国十大港口之一。湛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的战略目标,湛江港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光环笼罩的湛江港,昔日却充满苦难和耻辱。湛江港的诞生、发展、巨变的足迹,记录了民族的衰兴,也印证了湛江前进的每一步。

  法帝侵略湛江蓄意图谋200年

  湛江港,外有硇洲岛为天然屏障,内有东海、南三两岛互为犄角,水深浪静,海面宽阔,终年气候温和,沙泥积淤较少,是得天独厚的军事要塞和海运咽喉。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法国货船“安菲特理德”号遇台风搁浅在南三岛,船员登岸,被眼前这个世界少有的天然深水港湾震惊得目瞪口呆,垂涎三尺之余恨不得立即把其归入法国版图。法国船员在等候拯救的6个月中,偷测水道,暗绘地图,回国后密献给法国政府。近200年过去了,中国换了康熙、雍正、乾隆、咸丰等八位皇帝,法国也结束了君王专制,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由资本主义国家变成帝国主义列强,但它对湛江的侵略野心不死,终于乘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实现了延续200年的图谋。

  1898年2月21日,法国以“停船囤煤”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租“南省海面设立趸船之所”,未等划界谈判,同年3月20日竟悍然派出战舰巴斯噶号、狮子号、袭击号直入南三岛和海头讯(今霞山),强行武装登陆,此举激发了湛江人民举行历时20个月、声势浩大、震惊中外的抗法斗争。1899年11月16日,清政府在法帝的武力威逼下,签订了《租借广州湾条约》,把当时遂溪、吴川两县的部分陆地518平方公里及水域1912平方公里,总称“广州湾”租借给法国99年。湛江从此沦为法帝殖民地。

  法帝侵略湛江后,为加紧控制和掠夺,先后在硇洲建灯塔,在航道立标桩,在霞山筑堤岸,并修建了一座长334米、宽7米的栈桥码头。尽管港口规模不大,水深最深处仅3米,但已由自然港变成了现代港,其经济和战略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法国的船只在海上耀武扬威,中国的资源不断流进法国库房。至此,湛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蹂躏。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为抢占湛江这个战略要地,不管法国租借在先,1943年2月20日出兵侵占广州湾,湛江又成了日本军国主义向南扩张的桥头堡。小小湛江,先后遭受两个帝国主义入侵,灾难深重,耻辱难书。

  建设南方大港口孙中山夙愿未竟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国革命。他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后,对国家建设有伟大的设想。他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一书中,描绘了宏伟的建设蓝图。具体阐述了关于交通、商港、都市、水力、工业等方面的建设构思。为摆脱外国势力羁绊,他提出建设独立自主的铁路和港口部署,亲自绘制了有关建造铁路和设置港口的地图十多幅,之中就有在湛江兴建南方大港和修筑连贯西南铁路的设想,但孙中山为革命操劳过度,过早地与世长辞,建设南方大港口成为他未竟的夙愿。

  1945年抗战胜利后,广州湾结束了法国47年和日本2年半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辟建为省辖湛江市。建市之初,国民党当局也曾雄心勃勃,试图建设深水良港和修筑铁路。并计划求助美国建设湛江大港和兴建由湛江为起点,经柳州、重庆、兰州、伊犁到欧洲马歇尔大道的铁路线。1946年5月,行政院还派出中国工程人员组成计划团,陪同美国顾问专家到湛江勘察港湾海岸,成立《湘桂黔铁路来(宾)湛(江)段粤境工程处》负责建港筑路工程,编制了《湛江建港计划》。但是,当时政局动荡、统治腐败、社会黑暗、国民党政府又忙于打内战,经济陷入全面崩溃,编好的计划被束之高阁。直至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湛江市重获新生,孙中山建设南方大港的夙愿才有真正的起点。

  章伯钧提交建港报告国务院当天通过决定

  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妄图采取封锁禁运政策,并通过控制台湾海峡切断我国南北海运通道,从经济上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和国内物资交流以及巩固国防,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湛江建设一个新的商港,与此同时,兴建黎湛铁路,并列入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项目。1954年7月,交通部派出设计人员对港址进行全面勘测;1955年8月国家航务工程总局进行总体规划,完成第一次设计。1955年7月4日,时任交通部部长的章伯钧向国务院提交建设湛江新港的报告。同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4次会议通过《关于建设湛江港的决定》。明确港口定向,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我国人民世代梦寐以求的建设自己港口的理想实现在即,喜讯传来,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湛江更是一片欢腾。

  之后,成立以交通部为主的湛江商港建设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葛琛为主任,粤西行署主任王觉,湛江市市长何鸿景为副主任。并迅速从全国各地调集7万多吨钢材、水泥、木材和各种各样建港设备。为配合港口施工,铁道兵团司令员王震带领十多万士兵民工,开山劈岭,日夜奋战修筑黎湛铁路,仅9个月,铁路提前竣工。1955年7月1日,全长314公里的黎湛铁路胜利通车,大量物资源源不断运进建港工地。1955年7月31日,湛江港正式破土动工。湛江人民,以当家作主的精神,全力支援港口建设:先后抽调230名干部,动员1.1万民工,组织1000多辆牛车和几百艘木船,提供7.8万根杉木竹竿,13万条蒲包,200万块红砖,在人力物力上保证施工需要。当时施工条件十分艰苦,而报酬却很低,但民工们没有任何怨言,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港口建设。一幅建设中国人自己大港口的蓝图,在祖国南海之滨加紧描绘。

  中央点将留美专家谭真任总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端待举,建设现代化港口困难很多。当时,中国和前苏联关系尚未恶化,可以借助前苏联和东欧专家建港,但中央高瞻远瞩,为今后完全掌握港口自主权,培养自己的建港和管港队伍,决心自力更生建设湛江港。并慧眼识人,点将留美筑港专家谭真出任湛江建港总工程师。

  谭真,天津人,16岁大学毕业,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建港专业。学成归国,成为我国屈指可数的建港专家,却不为国民党政府重用。解放后,党和政府对谭真委以重任,命其担任天津新港总工程师,因湛江建港需要,他又千里迢迢赶赴湛江。谭真把能为国家建设新型港口作为一生最大的光荣。当年,他已58岁,长期有病在身,工作繁忙,工程艰巨,但他没有叫半点苦,诉半句难,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建港工地上。

  湛江港口码头采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高桩框架式结构,需在深水码头打下858根,长25米,重13.5吨的大桩柱。港湾地形繁杂,开始总打不到预定深度,改进后达到了深度,却33%裂桩,而且二天才能打一根。按此计算,光打桩也要三年。于是谭真吃住在现场,群策群力,发明了世界建港史上从没采用过的“钢桩冲捣孔打桩法”。工效提高13倍,每天可打7根,质量不但达到要求,还降低成本69%,仅用三个月完成打桩任务,为港口工程全面铺开加快速度。湛江港使用已达50年,技术鉴定一直良好,实践证明这种打桩法不愧是一流的先进技术。

  建港另一项关键工程是疏浚航道,挖土量非常大,而当时中国没有一艘可以满足工程需要的挖泥船。谭真他们得知日本投降前曾有一艘荷兰产的大型挖泥船炸沉在海南榆林,便前往打捞。打捞起来的残船支离破碎,部件缺损,拉到香港修理,英国工程师断言无法修好。但谭真等人以大无畏精神,向极难挑战,自己动手修复,并不断改装试验,使挖泥船投入使用并成为主力。整个疏浚工程,挖泥船挖走了3485万立方沙土,这些泥土可修筑宽3米、高3米从湛江伸延到广州的堤坝。当年疏浚的沙土填到湛江人称为沙滩的低洼地,日后这块人造平地竟成为霞山最密集的居民住宅区,成了湛江港的历史见证。

  经过近一年的奋战,1956年5月1日,湛江港第一期工程提前投入使用,宣告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政策彻底破产。万吨巨轮———波兰“玛布切克”号首次驶进湛江港,开始了湛江港与世界的交流。

  之后,谭真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百年沧桑湛江港(下)

  撰文 骆国和 图片 湛江市档案局提供

  湛江港建于极其困难的建国初期,财力、物力、技术力量都非常缺乏,但湛江人民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在荒滩野岭上建起现代化的海港,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谱写了中国港口建设史上光辉的一页。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根据这段历史摄制成彩色纪录片《湛江新港》,记下这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1957年12月,制片厂为答谢湛江人民的支持,将拷贝送到湛江首映,一连好几个晚上,在霞山体育场和海滨公园免费放映。湛江第一次上银幕,湛江人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自己城市的成就,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扶老携幼前往观看,有不少人看了好几遍,为家乡拥有现代化的港口自豪。不久,《湛江新港》在全国发行,一座崭新的港口城市进入国人视野,湛江名声大噪。

 

第一列火车进港

 

  1956年,湛江在全国传媒频频亮相。6月19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报道,新中国设计施工的第一个现代化深水商港湛江港投入使用;接着《人民日报》以大篇幅,两天连载通讯《旧闻新事话湛江》;《光明日报》在醒目位置刊登随笔《在建设湛江港中》;《南方日报》在头版发表特写《从塘沽到湛江》;《中国新闻》向海外转发谭真总工程师写的体会《我国人民建设起来的南方大港——湛江港》……几乎全国所有的报刊都配照片报道湛江建港的消息。湛江受到空前的推介和宣传,湛江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乘全国宣传的东风,湛江人民也用特有的文艺形式介绍自己的港口,表达自己的心声。

 

30万吨级油码头

 

  在1959年建国十年大庆之际,湛江创作演出大型交响诗《湛江港大合唱》轰动全省。当时,市委宣传部门从阳江至东兴管辖的18个县市里,抽借130多名音乐尖子组成管弦合唱团,其中30多名乐手要自带指定的乐器。他们边创作、边排练、边修改,一丝不苟、夜以继日、全力以赴,突击半个月,六个篇章的史诗终于成功演绎,在广州举行的全省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当年负责创作和导演的原湛江市文化局副局长纪夫戎回首这段往事,仍感慨万千。

 

煤矿专业码头

 

  1958年2月,陈毅卸任当了9年的上海市市长职务,出任外交部部长。在一次在招待各国使节的酒会上,陈毅看到《湛江新港》一片,对湛江港为社会主义祖国的贡献大加赞扬,多次强调外事人员要积极宣传祖国建设成就,扩大中国在国际的影响。于是,《湛江新港》作为展示祖国新貌的纪录片,飞越世界在我国驻外大使馆的招待会上放映。湛江作为社会主义中国新兴城市的典范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众多的驻华外交官和代表团纷纷到湛参观,当中有怀疑者,也有为新中国巨大成就而高兴的朋友。建设湛江港的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既能打江山,也能建设好自己的国家。湛江港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也为日后在改革开放中,首批被列入沿海14个开放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1958年2月,陈毅卸任当了9年的上海市市长职务,出任外交部部长。在一次在招待各国使节的酒会上,陈毅看到《湛江新港》一片,对湛江港为社会主义祖国的贡献大加赞扬,多次强调外事人员要积极宣传祖国建设成就,扩大中国在国际的影响。于是,《湛江新港》作为展示祖国新貌的纪录片,飞越世界在我国驻外大使馆的招待会上放映。湛江作为社会主义中国新兴城市的典范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众多的驻华外交官和代表团纷纷到湛参观,当中有怀疑者,也有为新中国巨大成就而高兴的朋友。建设湛江港的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既能打江山,也能建设好自己的国家。湛江港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也为日后在改革开放中,首批被列入沿海14个开放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周恩来力挽狂澜 湛江港绝境逢生

  湛江港的建设发展中凝聚着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血。

  筹建阶段,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从选址到设计施工图亲自审阅。港口建成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频频亲临视察,指导工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陈云、邓小平、叶剑英等人先后到湛江视察港口。据统计,国家副总理级以上的干部有80多人到湛江视察,对港口的发展,寄以殷切希望。

 

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港 (资料图片/劳秋金 摄)

 

  上世纪60年代后期,湛江港受到“文革”冲击,生产极不正常,第二期建设工程受阻,面临危机重重。周总理洞察到全国港口普遍存在严重问题,顶住“四人帮”的干扰,在1973年2月召开的国家计划会议上,力挽狂澜,作了关于港口问题的指示,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周总理的指示使湛江港绝处逢生。国务院成立了“港办”指导全国建港工作,同年6月,中央粟裕和省委刘田夫等领导到湛江港检查建港工作,成立“湛江市建港指挥部”,大张旗鼓宣传总理指示,调动千军万马掀起港口建设新高潮。

  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湛江港这三年,是大干的三年,也是大变的三年,兴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五万吨级油码头一座,万吨级矿砂码头两座,千吨供油码头两座,同时对老港口进行改造,增添了配套设备,全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实现了数量和质量上的飞跃,湛江港获得了新生。

  两任总书记亲临 湛江港不断腾飞

  改革开放后,湛江港成为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港口之一,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湛江港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1993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湛江港,对港口的生产建设成绩表示肯定,并兴致勃勃地为湛江市和湛江港题词:“发挥港口优势,振兴湛江经济”;“建设南方大港,发展湛江经济”。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湛江港,作了“要发挥港口优势,抓住机遇,理清思路,利用港口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给湛江港的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位。湛江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发展战略,确立了港口在湛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06年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湛江市委书记徐少华、市长陈耀光等的陪同下莅临湛江港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视察(资料图片/汪良波 提供)

  改革开放以来,湛江港不断腾飞。拥有10万吨级华南地区最深的航道;30万吨的油码头,是全国最大的陆岸油码头;20万吨的矿石码头,是华南地区唯一的最大工业铁矿石专业码头。今日的湛江港,发展成为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综合性现代化大港,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就有25个,建成了石油、矿石、煤炭、化肥、粮食、木材、集装箱等专业化泊位和专业化设施,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2005年港口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开创了湛江港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十一五”期间,湛江港投资计划超过100亿元,向打造南方亿吨大港和西南出海口主通道迈进,将发展成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国际贸易港口。未来的湛江港将更加辉煌。

  作者简介:

  骆国和,生于抗战胜利之时,时下国人渴望和平,起名“国和”。六十余年一直生活、学习、工作在湛江,是个老湛江。平生爱好看书和弄墨,苦于公务缠身,不能随心。今退休得宽余,自由支配,借爬格老有所乐,充实余生。尽管经历风风雨雨,人生坎坎坷坷,始终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一往情深,喜欢写些湛江前世今生、历史风云人物掌故、乡土民俗,发表在《湛江日报》、《湛江晚报》、《声屏报》、《湛江文史》等刊物,虽近200篇,滥竽充数不少,自知之明,愧疚有加。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达飞集装箱船途中遇险,大量集装箱落水

2024-07-15 14:57
95501

外高桥造船为Seaspan建造的7000TEU集装箱船”ONE REPUTATION” 顺利完成交付

2024-07-12 13:48
97755

沪东中华为法国达飞建造的13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系列5号船“CMA CGM BELEM”号命名交付

2024-07-12 13:48
99791

青岛北海造船为法国达飞建造的第四艘5500TEU集装箱船 “PRESIDENT HW BUSH”轮命名交付

2024-07-12 13:47
92444

黄海造船为韩国北极星航运Polaris Shipping建造的1781TEU集装箱船“G. CROWN”轮顺利交付

2023-10-18 12:42
49436

南通中远川崎为东方海外建造的第三艘24188TEU超大型集装箱船“OOCL ZEEBRUGGE”顺利交付

2023-10-18 12:41
4876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