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自由贸易区迎来韩日新思维
这一最新消息毫无疑问令长期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寻找平衡的韩国处于尴尬状态。《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获得的《建议书》中发现,日中经济协会甚至使用了“亚洲地区期待的日中合作”式的内容,并提出了亚洲自由贸易区(FTAAP)的初步设想。
本报记者 佟文立报道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12月12日美国代理副贸易代表卡特勒表示“12国正在进行中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已经进入到了End Game阶段”,“在现在正在进行的谈判中,很难让韩国等新的国家加入进来”。
这一最新消息毫无疑问令长期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寻找平衡的韩国处于尴尬状态。
11月26-29日,第三轮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在东京举行,谈判结束后,中日韩三国都没有对外披露任何信息。而就在29日当天晚上,韩国经济副总理玄日午锡表示韩国要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一天后,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迈克尔·弗勒曼就发表了表示欢迎的正式声明。
虽然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还处于谈判过程中,但韩国表示将加入TPP无疑让外界感觉韩国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重新做出了选择。记者获悉,最近一段时期,韩资有意从中国撤资将生产线迁移到东南亚的传闻开始出现在各地负责招商引资部门,不过也有国内人士认为,韩国大公司早已是全球化经营,也注重融入本地化,应该不会有从中国大规模转移投资的事情发生。
不过,韩资从中国撤离的动向甚至已经被俄罗斯媒体关注到。本月17日,《俄罗斯之声》以《跨国公司从中国撤资渐成趋势?》为题报道了韩国三星公司不想为中国工人支付高工资,开始将生产从中国向越南迁移。
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在韩国出现新思维的同时,日本也有了再平衡式的举动。就在本轮中日韩FTA谈判之前的11月中旬,日本一般财团法人日中经济协会提出了一份名为《追求牢固的日中关系——在互信和结构革新的基础上》的21世纪日中关系展望委员会(第10次)建议书。据悉,该协会的会长米仓弘昌先生,也是代表日本企业界,尤其是大企业的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的会长。米仓弘昌先生在2012年秋季中日两国关系紧张时期曾就中日关系公开向野田政府发出呼吁。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获得的《建议书》中发现,日中经济协会甚至使用了“亚洲地区期待的日中合作”式的内容,并提出了亚洲自由贸易区(FTAAP)的初步设想。这与韩国媒体视野中的以中国-东盟为基础的RECP和美国主导的TPP正在将亚洲地区撕裂的图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曾用“雁行”理论来描绘以日本领头、四小龙和东南亚随后的亚洲经济发展格局。显然,日中经济协会正在把规模庞大的中国内地经济纳入这一框架。
对此,国内长期从事日本财团研究的著名产业经济学家白益民先生对记者说道:“日中经济关系协会对亚洲地区的看法并不新鲜,其实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现日本要做亚洲的脊梁的观点,也是对早年雁行理论的继承。这种理论背后正是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很多产业技术都源自日本财团输出的历史,日本财团在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在亚洲地区产业投资布局的蓝图。”
《建议书》以“国际社会期待日中关系尽早改善”作为前言,将“深化相互依存关系”、“与新的国际经济规则的协调”和“改善商务环境”作为“今后日中经济交流的基本立场”。
在“日中经济交流”方面,日中经济协会明确提出了“开展与中国产业升级相对应的日中产业合作”,并且暗示了未来的高端技术的转让——“日本企业今后在中国市场扩大商务机会时,都被要求转让高端技术的事例会增加。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应由各企业综合考虑自身的技术优势以及中国市场商机的维持和扩大等因素,最后企业自身作出经营判断”。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6月份中韩两国签署的《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中,“面向未来的合作领域”定位于科技创新层面,而非产业合作层面。事实上,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产业竞争现实一直被认为是三国自由贸易区的负面因素。
日中经济关系协会对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中日韩三国FTA给予了“对形成新的贸易投资框架将起先导性的作用”式的评价,不过对于亚洲地区和日中合作则显示日本式的思维角度——“作为确保人才、物资及资金的自由活跃交流的框架,应早日缔结日中韩FTA、RECP等,并将其拓展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
“亚太自由贸易区”其实是APEC组织从1994年成立之初就在追求的目标,但“亚太自由贸易区”这一正式称呼的出现则是2004年。但是,对于FTAAP,美国和中国等主要成员国至今都没有表态。不过,眼下世界各国如火如荼的各种FTA谈判已经让APEC成了“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