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须具备两大条件
自去年4月16日人民银行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至1%以来,人民币汇率从去年7月底之前曾走跌之后至今则几乎一路呈现单边上扬的走势。目前,影响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实施的主要障碍来自于美联储逐步缩减QE政策预期的波动,以及日本和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变化。
自去年4月16日人民银行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至1%以来,人民币汇率从去年7月底之前曾走跌之后至今则几乎一路呈现单边上扬的走势。截至12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2.72%(即期汇率升值2.56%),对日元中间价大幅升值19.27%,对欧元中间价则贬值1.06%。去年全年人民币对这三种货币的中间价分别升值0.24%(即期汇率升值1.03%)、升值9.93%、贬值1.90%。
实际上,今年4月份以来,监管层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但时至今日,新的汇率波幅政策也没有出台。本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民币汇率 现在离自由浮动不远了,很近了 ”引起市场的强烈预期。日前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提出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预期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的重要条件。因为汇率预期大幅波动时,进一步扩大汇率波幅只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或者贬值,这都是管理层所不乐见的。自上次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扩大以来,人民币除对欧元汇率呈现出双向波动特征,对美元和日元则几乎呈现单边升值态势。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不能称为中间价,因为即期买价和卖价均频繁大幅偏离中间价。其中,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底,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频繁触及1%的波幅限制,说明当时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但从6月份至今,即期汇率偏离中间价在0.7个百分点左右,这说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已经有了一定的缓解,这为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提供了可能。
国际收支大体平衡是维持人民币汇率预期基本稳定的重要基础。目前支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因素,一是外贸因素,二是外汇储备。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贸易顺差1.46万亿元,扩大18.3%。随着全球经济继续缓步复苏,外贸收支有望继续缓步回稳。从美国的最新数据基本可以确定美国经济已处于复苏轨道,欧元区虽然复苏相对乏力,但有望脱离通货紧缩风险。美国和欧盟目前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2012年和今年1-9月份的数据显示,来自欧盟的顺差约占来自美国顺差的一半。美国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增量有望抵消欧盟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减量,且应有余。外需趋稳使人民币不至于大幅升值,而庞大的外汇储备则可以保证人民币不至于大幅贬值。
目前,影响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实施的主要障碍来自于美联储逐步缩减QE政策预期的波动,以及日本和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变化。这些因素将影响外汇市场上投资者的预期,进而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近日美国国会预算谈判人员达成两年期协议,并确定了直至2015年10月1日的联邦政府支出规模。财政危机的缓解也有利于美联储作出提前退出QE的决定。但是笔者估计,从美联储逐步缩减国债和MBS的购买规模到加息至少需要8-12个月的时间。
日本方面,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近日表示,日本央行将“维持其超宽松货币政策,直到通胀达到并稳定在2%的目标水平”。今年10月,日本核心通胀(不含新鲜蔬果和海鲜)仅上涨0.9%。虽然为5年来最快增长,但远未达到2%的水平。由此可见短期内日本的货币政策将维持超宽松。欧洲方面,欧洲中央银行上个月刚将基准利率下调至0.25%。另一方面,我国国内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短期内维持升势为大概率事件。
可见,人民币对美元、日元和欧元等主要货币的利差对国际资本仍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此外,作为新兴经济体中抗风险能力相对较高的经济体,中国有可能会吸收一部分从其他新兴经济体中流出的资金。不过,经过近半年多时间的准备,国际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应该已经形成了充分的预期,相关国家也做了一些准备。
美联储的第一冲击波应该是其明确宣布启动退出QE的时候,但估计美联储会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时间表或者路线图以引导市场预期。笔者认为,到那时才是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的较好时机。但是招商证券今年8月份的一份报告认为,当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由松入紧时,容易引发新兴经济体爆发危机,不过“时点不是美国加息的初期,往往是加息的末期甚至更滞后”。如果真如此,则需要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多做储备。
(作者系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