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重洗牌 纽约将被上海香港取代
美国和世界经济正陷入一场严重的衰退,甚至是一次大萧条。新一期的美国《华盛顿观察》撰文表示,尽管奥巴马总统振兴经济的方案终于在国会通过,还是没有人能确知美国的8000亿计划是否能堵住这次经济“洪水”的泄洪口。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过这场危机,美国和世界经济版图都将被重新改写。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人们在失去工作,公司在一家家倒闭,房屋也在一间间被没收,这样暗淡的经济气象笼罩着整个美国,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可以幸免。这场从纽约开始的金融危机早已蔓延到底特律,甚至冲击着“阳光地带”加州。底特律的三大汽车中有两家在乞求联邦援救,美国最富有的加州也因巨额财政赤字而苦苦挣扎。随着危机的加深,美国经济版图正在发生着长期而深远的改变,美国经济历史的一个篇章即将翻过,美国人习惯的生活方式也将随之终结。
在国内面对深重危机的美国,在国际上的日子也不好过,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对我来说,可能性是,这场金融危机后,美国将失去在全球金融系统中超级大国的地位。”德国财长皮尔·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uck)说,“世界将变成多极的,亚洲和欧洲将出现更强大、更完善的资本中心,世界将从此面目全非。”
全球经济开始重新洗牌
许多政经领袖和商界精英都认同施泰因布吕克的观点认为,这场危机将给过度消费、举债度日和产出疲软的美国经济帝国划上句号,美国再也不能立于世界经济中独往独来,旁若无人。
施泰因布吕克的观点是有历史依据的。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和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都起到了颠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作用,老牌帝国衰落,新兴势力崛起。《后美国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一书的作者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指出,近代历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移已经开始,而前两次分别是15世纪西方兴起和19世界美国崛起。据说这是奥巴马在竞选之余读过的唯一一本关于外交事务的著作。
扎卡里亚认为,这次权力转移到不是因为美国衰落了,而是因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崛起。“我们前瞻世界经济。”扎卡里亚说,“新的世界经济将是从许多方面定义并有许多人引领的。”
尽管美国很可能在这次危机后的若干年中进入一个“相对衰落”时期,但是目前就断言美国的绝对衰落似乎也为时尚早。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的威廉·沃尔福斯(William Wohlforth)不久前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会议上提醒人们,美国以前也经历过衰落主义时期。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欧洲金融体系的抗震性比美国也好不了多少,而中国和美国经济的互相依赖在金融危机后更加显而易见。
尽管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中国将是美国最有可能的挑战者。中国拥有美国以前的头号对手苏联从未有过的持续且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相对于曾经的经济挑战者日本而言,中国的规模令其成为一位更可信的挑战者。
对美国而言,是走上相对衰落的不归路,还是能够再次重新举起,也许更多地取决于美国国内经济版图的重画和经济势力的重新洗牌。
纽约丢失金融中心宝座?
初看起来,美国哪个城市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打击的程度能与纽约相提并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纽约和华尔街已经颠覆了数万个高薪金融职位。加拿大《环球时报》(Globe and Mail)的国际专栏作家马科斯·吉(Marcus Gee)不久前以“告别纽约、奔向浦东”开始他的一篇文章,并预言纽约金融中心的作用不久将被上海、香港和其他亚洲以及中东的金融中心所取代。
这样的场景在历史上似曾相见。17世纪世界的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在19世纪初叶被伦敦取而代之,直到20世纪又将这个宝座让给了纽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的世界金融史专家、《资本之都》(Capitals of Capital)一书的作者尤瑟夫·赛西斯(Youssef Cassis)教授指出,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里,世界金融之都不过两次易手,世界金融中心通常显现出较长的生命力,尽管也时常有盛有衰。
赛西斯还注意到,世界金融中心的易手通常滞后于经济实力的消长。尽管在1900年以前,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直到二战后纽约才真正取代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即使在此之后,伦敦的地位仍不容忽视。近年来,东京、香港和上海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但是与纽约和伦敦相比,仍然不属于一个重量级。
“金融业存在着巨大的关系网和团聚作用,”美国财政部前助理部长埃德温·杜鲁门(Edwin Truman)说。所谓的凝聚作用是指,聚集一大批各个领域的顶尖专业人才,比如金融家、律师、会计师和辅助人员聚集在一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内。“香港、上海、新加坡和东京显然比20年前更为重要了。”杜鲁门说,“它们能在未来20年内达到纽约和伦敦的主导力吗?我怀疑。”
短期内,纽约要担心的并不是自己的金融行业有多少会迁移到其他城市,而是到底有多少会彻底消失。大纽约地区本来8%的就业机会来自金融行业,却有22%的薪水靠金融行业支撑,远远高于全国8.3%的平均水平。这些高薪的金饭碗正在消失,好在纽约还有可观的其他创造型行业。看来,纽约在担心自己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时,也不得不致力于经济转型了。
创新经济地区主导未来
纽约重塑金身的努力也是世界其他大城市面对金融危机奋发自强的缩影。全球化使以主要城市为中心的地区经济变得日益重要。在世界范围内,人们不顾一切地涌向超级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而这些大城市汇聚了众多世界一流的人才,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这些世界级的地域经济包括: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走廊、南北加州地区、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圣安东尼奥-达拉斯走廊、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坦帕-奥兰多-迈阿密地区、太平洋沿岸的波特兰-西雅图-温哥华区域、大芝加哥地区和底特律-水牛城-克利夫兰传统工业三角区。在国际上,这样的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还包括:大伦敦、大东京、欧洲的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安特卫普三角区,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走廊和印度的班加鲁尔-孟买地区。
这些特大型城市和地区聚集着人才、资金和创造性能量,将是对抗此次经济危机的主要力量。即使在危机之前,这些城市已经是世界经济的浓缩体。世界排名前40位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聚集了世界人口的18%,其产出占世界GDP的三分之二和90%的创新成果。
这些中心城市能在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原因是这些城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根据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经济学家爱德华德·格莱瑟尔(Edward Glaeser)和克里斯托夫·贝里(Christopher Berry)的研究,过去30年中,专业人才越来越集中于一些大城市,西雅图、三藩市、奥斯汀和波士顿这样一些具有创造力的城市的人才密度是水牛城这样传统制造业城市的2~3倍。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进一步认为,人才聚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才济济的大都会拥有强大的创造性优势,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更扩大了创造型经济的市场,令创造型经济的投资回报大幅度提升。人才密集型经济不容易被复制,往往能形成某一地区的特有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相关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在经济危机中,具有创造型经济实力的地区将更显优势。尽管这些地区不可能避免地受到衰退的影响,但是这些地区会比较容易复苏,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为日后的快速发展积蓄力量。
过去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