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教育CFO:未来教育培训市场将两极分化
在国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消息传出后,业内人士预计,未来我国每年将会有200万至300万的新生人口增长。未来行业的进入门槛将会越来越高,机构与机构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国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消息传出后,业内人士预计,未来我国每年将会有200万至300万的新生人口增长。对于教育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尤其在不断提倡公立学校“减负”的背景下,课外培训市场的需求正在日益扩张。然而,这也意味着市场内各路培训机构逐鹿厮杀也将愈发激烈。
日前,《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了学大教育CFO卢韶华,刚刚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学大教育第三季度净收入达到7940万美元,毛利润为2320万美元,净利润120万美元。在她看来,未来教育培训市场会呈现两极分化状态,机构与机构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开,最终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国际金融报》:第三季度是课外教育培训行业的淡季,但学大教育今年该季度的净收入仍有14.2%的同比增长,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卢韶华:目前整个教育培训行业所存在的刚性需求是支撑我们业绩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课时单价的健康增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其中有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也得益于学大成本结构的改善和师资与学习中心利用率的提高。目前学大课时费实际的年增长幅度是6%左右,这是一个比较健康的增长率,跟市场的行情比较相符。
《国际金融报》:能否具体解释一下如何做到成本结构的改善和师资与学习中心利用率的提高?
卢韶华:人工成本(三师成本——老师、学管师和咨询师)和租金是我们的主要成本。这两项分别达到整个收入占比的49.7%和12.7%。三师方面,一方面优化老师、咨询师和学管师的比例,同时也进一步改革薪酬结构中浮动工资和固定工资的比例。我们用人均产能这个指标来考核每一个老师,产能越高,提成就越高,因而产生了一个很好的内动。因此,在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00个老师的情况下,却产生了更大的产能。
租金方面,我们在每一个学习中心租约到期时,会进行评估是否续约或调整面积的需求,教学中心的地点或是租金达不到要求时,我们会选择停租,然后转移他地。
《国际金融报》:您如何看待目前的教育培训市场?未来前景如何?
卢韶华:这次中央有很多新政策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比如“二胎放开”,这意味着以后每年有200万至300万的新生人口能够注入到教育培训市场;例如一些对公立学校的“减负”要求,由于家长对学习成绩依然非常重视,因此补习的刚需就会流到教育培训机构。另外,还有一些高考新政策,比如英文的比重是降下来了,但家长不会因此而对英文不重视,英语应试的需求就会转移到更加广阔的领域,教育培训机构便可以为此设计更多的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而作为更多考量长期积累的语文增加了高考的比重,该项科目的补习培训需求也会因此而拉长时间线,家长会在孩子更小的时候让他们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
《国际金融报》:未来教育培训行业的竞争格局会出现一个怎样的变化?
卢韶华:教育行业是一个资金流非常充裕的行业,一般都实行先付费后享受服务。因此,未来行业中品牌好、质量好,能够给客户更多信心的企业还是非常有竞争优势的。目前教育培训机构一般分成一对一模式和班组模式。对于一对一模式,2013年是行业洗牌非常明显的一年,一些经营出现问题的、违背教育原则的企业正在加速出局。未来行业的进入门槛将会越来越高,机构与机构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