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红利效应初显
自去年8月1日起,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实施,目前已一年有余。这种做法,一方面强化了企业守法自律意识,另一方面,外汇局对辅导期企业管理日常化、制度化,同时也有助于外汇局提供政策服务、依法行政,形成正向激励。
本报讯
记者李庶民 通讯员寇霭婷报道 自去年8月1日起,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实施,目前已一年有余。外汇局天津市分局近期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银行和企业对此项改革普遍反映良好,对便利化的政策取向高度认可,同时,外汇管理局贸易便利化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已基本建立,改革实现了预期目标。
企业成本节约尽享便利,自律、合规意识普遍增强。一是成本节约明显。改革简化了企业进出口收付汇业务流程,减少了企业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人力和财力成本节约明显,效率提高。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企业表示,改革后外汇业务人员平均减少两人,月平均费用可减少1000元以上。二是内部积极调整。企业对进出口业务进行整合,强化财务与业务部门沟通联系,加强对贸易收付汇的精细化与统筹管理。如部分企业利用系统查询延期收汇数据,定期与总部进行沟通,配合总部针对出口客户的信用额度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客户信用额度占用过大产生收汇风险。三是自律合规意识增强。通过签署《确认书》,企业明确了权利、义务,强化了自律意识,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外汇局对本企业的分类等级当作企业信誉名片。调查中,一些大中型企业表示,其内部把分类等级作为财务部门考核的内容,形成一套较为严格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银行简化操作提高效率,风险防范及真实性审核的责任意识显著提升。一是效率明显提高。改革简化了银行操作,“菜单成本”大大降低,不用查询过多的系统及审核过多的单证,平均办理一笔业务的时间可以减少50%。二是促进完善内部管理。例如,某银行为提升外汇业务管理效能,强化外汇政策管理执行力,将外汇业务管理职能由原先的贸易金融部调整到运营管理部,经过整合实现了分行对各网点的运营操作管理、会计核算管理、外汇政策管理的高度统一。三是风险防范及真实性审核的责任意识增强。改革后将真实性审核与银行自身对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相结合,银行可按“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及其内控制度,对单证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多数银行主动加大对B类企业办理业务真实性审核要求,对其结算和信贷业务进行更加全面的风险控制。
外汇局管理与服务并重,加强对新外贸企业的帮扶工作。对新开展外贸业务的企业实施辅导期管理,是新政体现对企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外汇局天津市分局制定了《辅导期企业管理工作制度》,将服务寓于管理,为新企业保驾护航。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对于新开展进出口业务的辅导期企业,组织4期专题培训班,全方面介绍开展外贸业务所需掌握的各项外汇管理法规。在日常管理中注重为辅导期企业提供专门的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尽快熟悉外汇管理政策,避免新企业走弯路。二是管理与服务并行。每日从监测系统导出并筛查10日内到期的需进行企业辅导期报告的企业名单,通过监测系统公告栏向企业发布提示信息,辅导期结束后超过10个工作日仍未作报告的,再根据法规将其列为B类。这种做法,一方面强化了企业守法自律意识,另一方面,外汇局对辅导期企业管理日常化、制度化,同时也有助于外汇局提供政策服务、依法行政,形成正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