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金融改革中实体企业的机会与挑战

刘纪鹏 韩卓然 | 2013-11-29 11:43 548

金融垄断与金融暴利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体制的主要障碍,中小企业融资难使得实体经济日益严重的受金融垄断盘剥。未来的金融改革方向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开放民间金融打破垄断,二是兴办实体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打破暴利。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 刘纪鹏(资料图)

  金融垄断与金融暴利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体制的主要障碍,中小企业融资难使得实体经济日益严重的受金融垄断盘剥。实体经济难堪重负倒逼金融改革,有数据统计,2012年中国500强企业中5家国有商业银行收入仅占比为6.2%,利润却占到35.6%,而500强企业中268家制造业企业收入占比为41.1%,而利润却仅占20.2%。这表明,实体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悬殊的利润差距,企业利润向商业银行集中。商业银行的高利润意味着实体企业不仅融资难,而且融资成本高,开支大,这也影响了实体企业的做大做强。

  未来的金融改革方向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开放民间金融打破垄断,二是兴办实体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打破暴利。

  现有银行体系束缚中小企业融资

  截止2012年12月末,我国共有商业银行1241家,然而现有的银行体系和结构极不合理,笔者将其归纳为大恐龙和小跳蚤一统天下:所谓“大恐龙”是指工农中建交5大银行,总资产共达62.66万亿,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47.7%,5大银行实现净利润7746亿,占行业总利润的62.4%。但是大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天然的不兼容性,一方面各大银行在投放贷款前需对企业资质进行详细考核所消耗的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贷款数额少,压缩了银行的获利空间。

  这种“高成本、低收益”现象的存在使得全国性的大银行自然更倾向于与大型企业合作,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有效激励;所谓“小跳蚤”,是指带“农村”字眼的银行,其中村镇银行635家,农村合作银行190家,农村商业银行212家,这1037家“不出村”的银行与我国城镇化现实需求极不匹配。其余3家政策银行和1家邮政储蓄银行有政策局限;39家外资银行网点分布稀少。因此,能够支撑中小企业发展的只有14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而我国现在拥有中小企业接近2000万家,个体户近3000万户,现今结构的金融服务体系很难支撑如此庞大的中小企业及小微客户的金融需求的,严重抑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实体经济发展难的治本途径就是打破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度垄断,开放民间金融,大力扶持民营中小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实施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变革。

  引入民间资本,开放民间金融打破垄断

  笔者早在08年就与另外9位教授向有关部门上书提出“打破金融垄断,振兴实体经济”,其中提到每年要大办300家县域股份制银行,相对于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县域股份制银行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们不存在因资金上存而“抽血”的问题,对本地中小企业也更为了解,若能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以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为重点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必将有力地带动本地中小企业发展,打破金融垄断,实现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来源社会化和使用本地化。我国有3000个县域单位,即使每年能办300家,那也需要10年时间,这个进程应该只争朝夕的加快,同时再通过资本市场上优先给中小银行上市,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就可以“栽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更多的中小实体企业服务。

  目前,大办民营银行的政策大门已经打开,已有三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它们分别是温州的“苏南银行”、“华瑞银行”和深圳的“苏宁银行”,预计明年3月份将有第一家民营银行正式营业,形势喜人。

  此外,除了商业银行体系之外,还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网商金融,这里的网商指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实现的具有支付和转账功能的“支付宝”、具有信用贷款功能的“阿里小贷”,以及不久将推出的具有消费贷款功能的“准信用卡”,阿里巴巴的金融服务几乎已经囊括了所有传统银行的业务。网商金融的发展势必成为今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在法律上应该给予这些网商平台合理合法的市场准入以及开办银行的权利,获取金融机构的营业执照。

  只有冲破我国银行组织体系的垄断,我国的货币银行体系才能获得来自竞争的繁荣,我国推出的利率改革以及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才能有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存款保险制度是对民营中小银行发展中出现风险的一种金融体制上的保证,国有的商业银行是垄断的,是破不了产的,在一个只有国有银行的体系中建存款保险制度就失去了意义。

  兴办实体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打破暴利

  从实体金融的发展看,产融结合是资本加速集中的有效方式,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发展实体金融的时,可以倾向于培育供应链金融,让这些实体经济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培育金融体系,具体说,可以有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店商金融,赋予苏宁、京东这种以大型物流配送为基础的,在全国有大量商业铺面和网点分布的店商以金融权利,它们享有的金融权利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获取民营银行执照,它们以形成规模的网点为民营银行体系的基层网点,依据它们对消费客户的认识和熟悉程度,直接办理商业信贷业务;另一类允许它们成立消费者金融公司,利用自身消费品销售点、分支机构,通过销售终端贷款或信用现金贷款等方式为客户办理消费者金融服务。

  第二种类型是厂商金融,像三一重工、格力电器、中国一汽等实体制造业,除了允许它们办理财务公司解决内部融资结算外,还应该给它们办理金融租赁公司的牌照,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让它们通过企业集团的方式举办金融租赁子公司、财务公司子公司、消费者信贷子公司等多条融资渠道,为集团事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撑和金融服务,使得集团能够在金融市场拆借中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同时,在发展厂商金融这种实体金融中应该倡导它们建立股份制银行,围绕自身产业链,为上游供应商、下游的承销商提供金融服务,创建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

  综上所述,在当前打破金融垄断,开办民间金融和实体金融的机遇上,应该积极通过大办民营银行解决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大办实体金融解决金融暴利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摆正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体系的关系,才能够正本清源,才能抓住经济发展中的本质,以实现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的平衡。(刘纪鹏系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 韩卓然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

  (刘纪鹏系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 韩卓然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加强现代金融服务流通功能

2022-01-25 18:00
3309

不做旁观者 海尔金融保理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9-07-08 18:10
30053

我国金融企业跨境金融服务模式分析及思考

2016-11-16 13:33
1351

我国金融企业跨境金融服务模式分析及思考

2016-09-13 11:33
3381

微众银行顾敏:互联网金融平台占据金融服务主导地位

2015-05-26 08:55
770

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发展

2009-08-21 10:42
100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