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应加强统筹着眼长远
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稳定的国际汇率制度,或者说,存在一个平等、互信、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无需刻意追求人民币这一主权信用货币的国际化。夏斌认为,在中国金融战略过渡期内,追求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维护世界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需要人民币国际化。
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稳定的国际汇率制度,或者说,存在一个平等、互信、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无需刻意追求人民币这一主权信用货币的国际化。当前,主导世界的国际货币不能合理反映国家间经济实力的变化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要避免现实金融世界给本国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追求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等多项改革措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休克疗法,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上多项改革措施是在同时推进,因此做好内部改革的协调就显得尤为必要。比如汇率改革、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三项改革就需要做好协调工作。人民币之所以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就是因为改革过程中有些方面没有协调好。
证券时报记者 付建利
在中国经济下一轮开放中,人民币国际化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对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来说,人民币国际化到底意味着什么?该如何有序推进?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表示,从长远发展来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应追求人民币国际化,然而,在战略过渡期内,人民币并不具备完全国际化、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基本条件。不过,通过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尽快以货币形式将这些影响力固化下来,有利于巩固经济发展的良好趋势。
夏斌指出,当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必须着眼于实际、着眼于长远,能够拿出具体的方案来,也就是说,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必须接地气;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不能单兵突进,要和汇率改革、资本账户开放协调,统筹规划,进行渐进式的改革。
夏斌认为,A股市场要迎接下一轮牛市,最关键的是要明确改革红利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中国经济在大国经济体中仍然是高速增长,只要搞好监管、严惩造假、明确改革预期,没有理由搞不好。
人民币国际化是
中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在夏斌看来,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稳定的国际汇率制度,或者说,存在一个平等、互信、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无需刻意追求人民币这一主权信用货币的国际化。当前,主导世界的国际货币不能合理反映国家间经济实力的变化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要避免现实金融世界给本国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追求人民币国际化。同时,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国家内在经济实力的货币表现,是拓展影响力的一个手段,也是一个国家持续保持经济实力增长的重要手段。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历史上在崛起的过程中,都实现了本币的国际化,在支撑本国经济持续稳定繁荣的同时,也支撑了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
夏斌认为,在中国金融战略过渡期内,追求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维护世界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需要人民币国际化。从实体经济领域来看,当前世界经济不平衡,固然有人口结构、经济结构、不同国家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原因,但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给美国等主要储备货币国家提供了额外的、几乎不受制约的融资能力,是造成美国过度消费、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就能在某种程度上纠正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世界经济失衡的基础。
第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需要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要想继续维持相对高速的增长,必须去寻找能支撑自身潜在增长率的方法。为此,除了尽快将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内需为主特别是扩大消费之外,也需要向外释放产能,开拓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市场,这就需要扩大人民币在这些国家投资、消费中的份额。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货币的国际竞争,本质上是对币值稳定的竞争,而这又高度依赖于货币所服务的经济体效率,以及维护货币稳定运行的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信誉。
第四,开放的大国经济需要有相应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货币条件支持。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特别是大国经济体,通过本币的国际化,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是预防流动性风险;二是预防货币错配下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三是可以拥有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的金融条件和定价权。
人民币国际化
不能靠休克疗法
夏斌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针对美元危机之后,美联储不负责任的美元政策而提出的。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受到的干扰和负面因素很多,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如果本币不能自由兑换,就无法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也无法在稳定全球经济秩序中发挥作用,也无法充分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既是方向,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夏斌指出,必须要保持清醒的是,再过20年,即使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只要没有发生重大国际事件,美元仍将是全球货币的老大,全球货币体系构成无非是多元化、多极化了,这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与博弈的结果。
夏斌表示,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过程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既与本国经济实力、金融市场完善程度、宏观政策和币值稳定、本国政策扶植力度有关,同时又受当时国际社会现存的主导性货币竞争和干扰的影响。对当今中国而言,还面临大量非经济的、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
“现在很多人认为资本市场开放要讲究顺序、秩序,比如先利率市场化、再汇率市场化,这是一般的规律,相信央行、外管局的相关人士对此是很清楚的,但是作为专家学者来说,讨论问题一定要接地气。”夏斌说,比如现在讨论汇率资本项下开放,就不应视为从零出发,毕竟汇率改革早已不是在起跑线上,中国的汇率波动幅度在加大,汇率浮动的弹性空间越来越大,正朝着相对均衡的汇率方向进行。资本项下,很多私人账户已经放开,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处于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讨论这些问题绝不能仅仅停留于学术和学理研讨阶段,而是要有具体的进度安排和实施方案。同时,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对外开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在考虑汇率和资本账户对外开放的时候,也要考虑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面临的压力。资本市场要迎来更加开放的局面,必须把汇率、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共同考虑,统筹谋划。
夏斌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等多项改革措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休克疗法,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上多项改革措施是在同时推进,因此做好内部改革的协调就显得尤为必要。比如汇率改革、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三项改革就需要做好协调工作,哪个方面做得多一些、哪个方面是短板,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哪些方面是短板,就应该尽快把短板补上,在此过程中不断求得改革的再平衡。人民币之所以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就是因为改革过程中有些方面没有协调好。
明确改革预期是
股市最大利好
“从趋势来看,股票市场没有不涨的理由,其逻辑非常简单,就是中国经济虽然发展速度下降了,但在全球大国经济体中仍然是属于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夏斌认为,股市之所以涨不起来,关键是信心问题。
首先,股市最近几年表现低迷,和投机炒作过度有很大关系,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透支了很多股票未来若干年的业绩增长。
其次,长期以来,监管环节对股市造假做假现象打击力度不够,违法成本太低,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让投资者对公开、公平、公正的股市三公原则有信心。
第三,从长期来看,股市仍然是反映经济的“晴雨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可持续性不强,潜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此要明确改革预期,让投资者增加对改革的信心。相比20年前,如今的投资者成熟理性很多。如果说,投资者看到了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改革红利的预期仍然不明朗,投资者就不会大胆投资股票市场。
在夏斌看来,当前搞好股市和搞好经济,道理其实是一样的,都需要明确改革预期。对于投资者来说,改革预期明确,那才是真正的红利和利好。从这个角度来说,股市最大的利好绝对不是简单地放松银根,而是深层次的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其极力主张的改革,夏斌强调,绝不是意气用事的“一刀子割肉”,而是渐进式的改革,要讲究方法和步骤,也即是要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改革的有序、顺畅进行。
作者:付建利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