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鼓励中小银行实施兼并重组
当前形势下,以项目贷款带动的信贷急速扩张过程中,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有了一定的挤出。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认为,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应该做的工作很多,目前应着重做好三方面的配套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加快中小银行的发展,其次要完善动产抵押配套制度,再次要改善商业信用融资渠道。
针对小企业融资问题,本报记者近日对闫冰竹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21世纪》:在你的提案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促进中小银行的发展,为何单独呼吁这一群体的发展?
闫冰竹: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但是与国有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整体上发展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这一群体的发展,十分必要。
首先,中小银行的发展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其次,促进中小银行的发展是满足社会不同层次金融服务需求的需要。
中小商业银行的特长在于为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其服务地域与对象明确,更适合开展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在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方面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再次,促进中小银行发展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需要。目前我国间接融资比例高于直接融资,金融机构类型偏重银行,银行市场结构偏重大银行。我国金融资产的大部分仍集中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小银行的贷款规模、市场份额占整个金融体系的比重偏低。长此以往,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失衡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进而影响金融业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发挥。
《21世纪》:你认为该落实哪些实质性工作,能加强中小银行的发展?
闫冰竹:我觉得大致有三方面的工作亟需落实。最重要的,国家应进一步给予中小银行必要的政策扶持。建议国家适当放宽中小银行的各种业务准入限制。如放开住房公积金、保险公司资本保证金等存款的准入资格,放宽基金和年金托管、非银行类金融产品代理等中间业务的准入资格。
另一方面,国家要从政策上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参股信托、保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境外金融机构,鼓励符合条件、资质优良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快区域化布局,尽快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经营网络。
另外,要鼓励中小银行实施兼并重组。由于中小银行管理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薄弱,对管理不善、亏损严重的部分中小银行应采取兼并、重组、破产等市场化手段规范处理,鼓励有条件的中小银行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实施兼并重组,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最后,要建立政策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降低中小银行的风险。中小银行的大多数贷款客户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存在着抵押物不足、还款意愿差、风险高等问题。建议建立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核心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体系,成立中央财政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建立合理的担保公司资本金补充和扩充机制、增加财政引导资金的投入。
《21世纪》:除了加速中小银行这一融资服务主体的建设外,你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还应该解决哪些主要问题?
闫冰竹: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和资产特点,我觉得应该加强两方面建设。
首先要完善动产抵押配套制度。《物权法》的实施使得动产抵押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目前我国动产抵押配套制度尚不健全,动产抵押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制约。
要加快动产抵押贷款的操作,必须建立可操作的动产抵押配套法律法规、统一的动产抵押登记制度、有效的动产抵押配套保险制度、动产抵押贷款创新相关指引。
《21世纪》:除了动产抵押配套制度,还需完善哪方面的建设呢?
闫冰竹:要完善商业信用融资渠道。商业信用是企业除银行信贷以外的一个重要短期融资渠道,然而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渠道受到严重阻滞,使其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我们在2008年四季度对北京市1,526户中小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在商业信用中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中小企业不仅很难获得商业信用以应对经营中的流动资金需求,而且由于在与大企业交易中处于竞争弱势,还要向对方提供商业信用,反而成为了商业信用的净提供者,这无疑使资金本已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这些问题建议通过建立大型企业商业信用检测和管理、鼓励大型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融资、推动商业信用的票据化等方式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