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走出去”展现新图谱
近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8月份,人民币全球外汇交易量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至1.49%,已超越瑞典克朗、韩国韩元及俄罗斯卢布,成为全球第八大交易活跃的货币。
近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8月份,人民币全球外汇交易量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至1.49%,已超越瑞典克朗、韩国韩元及俄罗斯卢布,成为全球第八大交易活跃的货币。回顾今年以来,尤其是刚刚过去的10月份,人民币被全球广泛普遍使用,国际认可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并走出了“横向铺开、纵向深入”的新图谱。
从周边化、区域化走向全球化
人民币渐进、多头的国际化路径日渐明晰。在横向铺开上,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路径采取从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到全球化的取向。记者了解到,随着伊犁地区实现人民币兑换坚戈(哈萨克斯坦币种)现钞零突破后,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和霍尔果斯市民均可直接用人民币兑换坚戈现钞。推出实时、一日多价的人民币兑坚戈现钞挂牌交易,符合当前两国居民密切往来的需要,也为未来推出其他周边国家货币挂牌交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进区域货币结算、促进人民币在中亚、西亚国家的流通结算创造了条件。
在中国西南部,随着广西商业银行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人民币兑越南盾柜台挂牌业务,实现了人民币对越南盾银行柜台挂牌交易后,人民币跨境贸易已扩展至东盟所有国家。在今年7月下旬,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下发《广西边境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允许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开展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据悉,7月份实行的东兴试验区内个人跨境贸易可直接用人民币结算,是继浙江义乌之后全国第二个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区域。
在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方面,人民银行陆续与他国央行签订或续签人民币互换协议。今年10月份,中国央行分别与印度尼西亚银行和欧洲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其中,与欧洲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被业界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继2013年6月份人民币“抢滩登陆”英国后,再次“攻下”欧洲主流市场。互换协议有助于确保人民币结算和清算的流动性准备充裕、交易顺利进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货币互换的功能在于在中国资本项目不可兑换的背景下实现了贸易结算可用,投融资可用,对储备也能起到一定的功能。
从结算货币、投资货币走向储备货币
在纵向深入方面,有专家建议,可以让人民币在货币职能上采取从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到储备货币的取向。即先让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逐步增加人民币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再让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使人民币逐步成为主要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投资币种;最后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即从交易媒介到价值尺度直至贮藏手段的扩展,从得到市场微观主体的认可直至得到外国中央银行认可的过程。
在人民币走进世界货币版图核心的过程中,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及直接投资中的使用占据主导作用。2013年3月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扩大至全国所有从事经常项目结算的企业。第114届广交会首次采用人民币公布结算。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企业降低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投资条件。在推进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方面,从2011年1月份开始,国内企业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当年10月份,该政策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外商直接投资,并且简化了人民币结算流程。
人民币回流渠道正在进一步拓宽
但经常项目的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往往有限,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必然要通过资本与金融项目进行更为便捷的跨境流动。监管层近期对运用人民币证券投资试点不断扩容。2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范围拓展到新加坡,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同时宣布在条件成熟时,将试点开展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新加坡市场。我国自2011年底推出RQFII试点后,迄今已覆盖香港、伦敦和新加坡。业内专家表示,RQFII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之一,可让人民币离岸市场更快发展。
日前,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结算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境外投资者经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批准,按有关法律规定投资境内金融机构,可使用人民币投资,具体包括新设、增资、并购、参股、股权转让、利润分配、清算、减资、股份减持或先行收回投资等。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回流渠道在进一步扩大。
业内专家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作为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全面改革的“催化剂”。人民币国际化有望推动、倒逼中国的国内改革。因为要成为国际货币,一国必须拥有成熟的国内金融市场,市场化的、透明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开放的资本账户。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压力或可以给正举步维艰的国内改革带来动力,并推动金融领域的全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