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蜂拥“走出去” 暗藏跨境风险
自中国(上海)自贸区获批以及国务院公布总体方案以来,融资租赁一直被视为自贸区最受益行业之一。” 对于跨境业务同样如此,高传义表示:“大家有没有能力来评估风险,关于风险体系、资金的运用有没有能力,这都是问题。
自中国(上海)自贸区获批以及国务院公布总体方案以来,融资租赁一直被视为自贸区最受益行业之一。然而,机遇的背后却不乏种种风险。
“跨境租赁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会长高传义在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指出。
“要找到境外客户的融资需求,你需要有完善、可靠的跨境体系。怎么知道境外客户的征信情况,相关的产业风险度有多高,这些数据需要掌握。具体一点儿说,这里面的会计、税务、法律等环境因素都要掌握。”高传义说。
跨境业务提速
2013年9月29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交行全资子公司——交银租赁在上海自由贸易区筹建航空航运专业子公司。“目前子公司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基本制度、运营管理办法正日益完善,待监管部门出台相关监管办法后,最快在年底前开业。”交银租赁董事长陈敏表示。
对融资租赁公司来说,在自贸区设立子公司的一大优势是,利于出口租赁业务的开展,也即承租人为国外企业,增加国内租赁公司国际竞争力。除了交银租赁,招银租赁也在申请设立自贸区子公司。其航空航运项目在总租赁业务占比已经超过15%,子公司也将是机船专业化租赁公司。
“走出去”成为了融资租赁公司利用自贸区机会加速发展的重点战略。交银租赁相关人士透露,正在与国际知名航运公司洽谈租赁项目,有望于11月签约,实现上海自贸区首单船舶租赁项目。至年底前,交银租赁将在上海自贸区实现飞机、船舶租赁业务全覆盖,并实现国内和国际客户并举。
交银租赁航空租赁部高级研究分析员朱峰在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的租赁行业发展达到了一个拐点,未来可能面临质的变化,可以从内线防御开始转向外线进攻。他认为,之所以要“走出国门”有三个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提高了对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国外的金融企业在逐渐收缩租赁的融资规模,很多全球优秀的客户面临一个资金缺口,这些客户会转向亚洲市场来寻求资金上的支持;经过了20年的积累和探索,国内的租赁公司未来将持续厚积薄发;机船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租赁企业走出国门创造了契机。
“不管是大飞机,还是直升机,都希望有一个大的突破。船舶方面,目前中国在船舶制造行业是全球第一,未来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将从制造大国向一个制造强国迈进,相信他们的发展也会有利于国内租赁行业的发展。”朱峰说。
暗藏跨境风险
国金证券王琨指出,自贸区的设立和发展依托于新的陆上及海运线路开辟,而新航线的开辟和贸易发展,首先会带动国内船舶、铁路、航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将加速医疗、教育、电子信息、环保等新兴产业持续增长;预计1~2 年内融资租赁规模可在现有基础上提升至3.75 万亿元,按照融资结构测算长期可超过7 万亿元。
然而,诱惑的背后往往难免风险。高传义提醒,融资租赁公司须加强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国际资本市场信用与运作能力。“国门已经打开,在自贸区设立公司以后,相当于境外企业,可以像香港(地区的)租赁公司一样做业务,关键是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有没有匹配风险的经营系统和能力。目前为止自贸区给我们开的政策口子,允许去做的事情,大家可以好好考虑一下能不能做。”
王琨以保理业务举例,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商务部门可以批准租赁公司从事保理业务,或者是单独从事保理公司。随后,有30家左右的保理公司出现了,但是订单的真实性出现了问题,有一部分保理公司收不到钱。“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大家一窝蜂上去做这些事,然后有人在根本不懂的情况下就做了保理业务,没有好好地调查贸易背景和信用情况,结果马上就出了风险。有的银行给保理公司贷的款收不回来,银行紧急拉了警报说现在请保理公司要谨慎贷款。”
对于跨境业务同样如此,高传义表示:“大家有没有能力来评估风险,关于风险体系、资金的运用有没有能力,这都是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融资租赁公司已意识到了风险。陈敏此前表示,由于对国际市场了解不足,将大力借用“外脑”。“不排除以灵活的人才机制聘用国际人才,他们不一定要到中国来,可以采用兼职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