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金融领域改革(九个怎么看·专家访谈录⑦)
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即将开始、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备受关注……近来金融领域的改革亮点频现,改革正逐步进入攻坚期。总的来说,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应按照“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步骤审慎、有序推进,而活期存款利率的放开则是最后一步。
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即将开始、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备受关注……近来金融领域的改革亮点频现,改革正逐步进入攻坚期。怎样看待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下一阶段金融领域改革又将有什么动作?记者采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记者: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哪些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未来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向应该是什么?
连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当前,我国金融业大力支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但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融资分布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仍有不相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产业力度不够;二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资金缺口仍较大;三是金融资源高度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矛盾依然存在。
今年较突出的问题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融资增长较快。数据表明,上半年多增的社会融资中有约3/4以上流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推高了市场平均融资利率,导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也使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受到挤压,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金融业应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从而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业应承担的责任。
未来金融改革应坚持以市场化为根本导向,促进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业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最终目标是形成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体系。
记者:新一轮金融改革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如何破除现有障碍,持续推进?
连平:以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为代表的新一轮金融改革已全面启动,未来我国的金融改革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稳妥、有序地放开存款利率管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二是如何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三是如何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审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四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五是如何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各项改革均取得了较大突破,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可兑换稳步实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不断发展。但金融改革涉及多方利益,改革越是深入,遭遇的阻力和风险也可能越大。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机构和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各方关系,持续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具体来说,未来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按照市场化要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市场退出机制和破产法律制度,从而有效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规范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二是优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三是研究优化金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四是妥善处理和协调好各项金融改革的关系,有效防范改革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记者:今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推进,下一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步骤如何?对经济发展将产生哪些更深远的影响?
连平:下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可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逐步归并基准利率档次,现在七个档次的存款基准利率可从长期存款利率入手逐步加以归并;二是适时推出大银行提供给大客户的优惠利率,以替代基准利率。三是待条件成熟时发行同业大额可转让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的市场化定价范围,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总的来说,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应按照“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步骤审慎、有序推进,而活期存款利率的放开则是最后一步。与此同时,时机的选择也要慎重,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最好在银行头寸较为充裕、存款市场竞争较为缓和的时候推进比较合适。
国际经验表明,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一系列宏观金融风险,需要格外关注。一是利率频繁波动及竞争加剧所导致的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和业务转型风险;二是过度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隐性风险;三是金融开放度提高所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四是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风险。
记者: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已迫在眉睫,目前市场高度关注民营银行的设立。您觉得还需要完善哪些配套措施?
连平:当前应尽快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体系。否则大量的民间资本涌入金融领域,将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道德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由于民营银行定价能力较弱,将可能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首先,在民营银行的发起设立方面应强化对合格银行及其股东条件的识别和筛选。民营银行应注重发挥特色优势,不能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与此同时,还应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
这主要包括,一是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约束和缓解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二是建立合理的准入与退出机制,营造公平、公开的金融环境,促使民间金融“浮出水面”,良性发展,同时赋予其与商业银行同等的待遇进行监管,逐步形成竞争性市场环境。三是不断完善信用制度与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对民营银行来说,对控股股东的资信状况进行适当的监管,可以防范内部人可能的关联交易等问题,降低民营银行的经营风险。
记者:近日国务院通过中国(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中,金融领域开放是其中一大亮点。您如何看待自贸区金融改革对我国金融业的意义?
连平:自贸试验区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自贸区在目标定位上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改革试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自贸区的真正突破不是对外开放,而是对内改革,这将是以开放倒逼改革的新起点,将成为撬动我国金融业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综合来看,上海自贸区金融形态的重要特点是境内的离岸金融,即区内的运作机制将部分按照离岸模式进行。
但在建设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难题和风险,如金融监管问题、制度建设问题、风险防范问题等。从监管角度来看,自贸区内应该加强统一监管,实现一站式管理,这样既便于协调和解决问题,也能更好地发挥监管作用。从制度层面看,自贸区内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同时协调好自贸区规则与国内现行制度的不一致问题。在风险防范方面,自贸区应建立有限渗透的离岸金融模式,并注意防范制度套利和监管套利问题,防止资金非法在自贸区内外流动,扰乱经济的正常运行。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06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