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命运
本次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时机很好。近两个世纪以来,“救亡图存”和“振兴发展”的深刻理念,就是当代“中国梦”最根本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本次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时机很好。本次会议主题是“读懂中国”。先联系近代以来三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看中国人是怎样走过来的。
事情要从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两大历史性追求说起。一要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简而言之,一要救亡图存,二要振兴发展。
1956年,毛泽东说,中国如果不能把自己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那就要从地球上被开除球籍!时至今日,我们也许还应当说,如果我们不能在21世纪上半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我们迟早还是会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所以,近两个世纪以来,“救亡图存”和“振兴发展”的深刻理念,就是当代“中国梦”最根本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鸦片战争以后,世界发生了三轮经济全球化,中国命运则发生了三次大转折。第一轮经济全球化始于1750年前后。1840年鸦片战争一巴掌把中国打入半殖民地!此后,中国人的“救亡图存”和“振兴发展”之梦就开始了。由此激发旧民主主义革命一浪接一浪,直到孙中山领导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国势继续衰败。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后起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使得第二轮经济全球化中断了。与此同时,战争引起革命。先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由此,中国获得了真正的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战后,美越战争失败和苏阿战争失败,两个超级大国的全球战略部署先后遭受重挫。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世界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新阶段,新科技革命和第三轮经济全球化起来了。这期间,搞大国争霸和僵化社会主义模式的苏联垮台了,而中国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一条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条道路也就是和平发展道路,至今走过了35年。以上是我从“读懂中国”的角度所做的大线条论述。
当然,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往往呈现令人眼花缭乱的“两重性”发展。即以当前的大国动向而论,一方面,和平发展是主流,各国利益相互依存日益广泛深入;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个别大国的行为特征。新型大国关系和传统大国关系并存,而前者尚处于较为脆弱的新生态势;后者则盘根错节,相当顽固。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人类社会无非三种作为:一是固守冷战思维,搞各种形式的冷战;二是世界大战虽然打不起来,却搞局部热战;三是走新路,构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各种形式的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谋求共同发展。对于前两种,中国人都领教过,我们的态度第一是反对,第二是不怕。我们主张第三种作为,即在努力办好自己国家的事情包括必要的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有句老话——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在拓展“利益汇合点”基础上形成“利益共同体”,这反映了时代潮流、发展趋势,应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的核心特征。与此同时,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不可改变的战略选择,是当代世界和平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有了这两点主要共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其大轮廓就清晰了。▲(郑必坚 作者是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本文摘自作者在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上的演讲。)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任鑫恚
【作者:任鑫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