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集装箱业务迎“新拐点”
近日,嘉兴上海两港合作的首个万吨级码头——嘉兴港独山港区B23、B24号码头成功接靠“集海宝山”号轮,正式开港试运营。” 而根据相关规划,待B23、B24号码头运营成熟后,每年可为嘉兴港带来近80万标箱的集装箱装卸量。
■记者丁辉通讯员陈旭阳
本报讯近日,嘉兴上海两港合作的首个万吨级码头——嘉兴港独山港区B23、B24号码头成功接靠“集海宝山”号轮,正式开港试运营。
“B23、B24号码头的投入使用,让嘉兴港集装箱业务迎来了一个‘新拐点’。”市港务局有关负责人称,嘉沪两港合作,既有利于推进上海、嘉兴两地的区域经济合作,也有利于构建和优化长三角地区的集疏运体系,为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便捷的物流平台。
从“一核独大”到“两翼齐飞”
5年多来,嘉兴港集装箱业务迈入了发展“快车道”,年集装箱装卸量10万标箱、20万标箱、50万标箱、75万标箱等多个关键节点相继被突破。
而促成嘉兴港集装箱业务量连年攀升的,正是2008年开始的嘉甬两港合作。市港务局港政处处长钟建林介绍说,在甬嘉港口联盟建立前,嘉兴港航线开发慢,集装箱航班密度小、箱量少、航线不稳。为此,嘉兴港及时调整方向,甘当“配角”,明确“喂给港”定位,并依托宁波港(601018)集团,从宁波—乍浦线入手,全面提升集装箱航线的开发能力。
这一改变让嘉兴港集装箱业务迎来了首个“拐点”,仅仅用了5年时间,嘉兴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就实现了从不到4万标箱到突破75万标箱的跨越式发展。如今,依托甬嘉港口联盟,嘉兴港积极拓展腹地市场,大力发展南北航线,其集装箱沿海航线已达15条,月均航班超130艘次。
钟建林称,随着嘉沪两港合作首个万吨级码头的开港,嘉兴港集装箱业务迎来了“新拐点”,“今后,带动嘉兴港集装箱发展的,不仅仅是乍浦港区,还有独山港区,实现了从‘一核独大’到‘两翼齐飞’的跨越。”
而根据相关规划,待B23、B24号码头运营成熟后,每年可为嘉兴港带来近80万标箱的集装箱装卸量。未来,在集装箱货流带动下,杭嘉湖与上海两地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要素对接将进一步加快,将大大催化浙北接轨上海的“同城效应”。
“成百上亿”工程正稳步推进
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要突破200万标箱,跻身亿吨大港行列,实现“海河一体、成百上亿、东方大港”的宏伟蓝图。
“通常,对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来说,75万标箱会是一个坎。过了这个坎,经过一到两年的平稳过渡期,集装箱业务会迎来一个新的井喷期。”世航五洲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届时,世航五洲公司集装箱业务也将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盈利水平,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
“今年,我们集装箱装卸量确保95万标箱,力争100万标箱。”世航五洲公司客服经理张雪明称,今年前三季度,嘉兴港集装箱完成68.8万标箱,同比增长32.2%。
张雪明的这一席话,让嘉兴港“成百上亿”(百万标箱、亿吨大港)计划提上了日程。
“当前,我们开通了独山港至洋山港定点班轮——‘独山快航’,每周3班。”上港集团(600018)平湖独山港码头有限公司的李振荣告诉记者,根据相关测算,每年浙北地区有200万标箱的集装箱通过陆路运往上海洋山港,一旦这些集装箱运输实行“陆改水”,将给B23、B24号码头带来巨大的业务量。“2014年,我们的集装箱装卸量有望完成10万标箱。”李振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