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股”搅动保险业 解险企资本短缺困扰
随着近日证监会表态“优先股没有行业限制,不局限于银行”,这一“新生事物”正在搅动保险业。据平安证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优先股有利于解决保险公司融资难题。平安证券研报表示,保险公司负债分布特征决定了优先股是一种不错的融资模式。
随着近日证监会表态“优先股没有行业限制,不局限于银行”,这一“新生事物”正在搅动保险业。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优先股试点的相关文件,将尽快发布实施,并明确指出“优先股没有行业限制,不局限于银行”。优先股对保险业的影响或将体现在“解渴”保险公司融资难题。
据平安证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优先股有利于解决保险公司融资难题。目前保险公司外在融资模式主要包括:资本注入、发行股票和发行次级债。数据统计显示,从2004年初至2013年底10年间,保险行业总资产增长9.15倍,年复合增长率24.8%。
由于总资产增速与负债增速基本持平,因此过去10年,保险行业年均负债增速在24%以上,而保险公司ROE增速尚难达到这一增幅,因此2008年后,资本短缺一直困扰保险公司,平安证券表示,优先股推出无疑增加了保险公司新的融资途径。
负债导向
截至2013年三季度,保险业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8万亿元,预计2013年底,保险业总资产规模将达到8.35万亿元。由于高负债属性,资本短缺一直困扰着保险公司。
分析显示,寿险保单负债一个显著特征是在签发保单后几年,负债增长较快,同时对资本的消耗比较大,之后保单准备金(负债)进入稳定增长期,到保单后期,随着生存率下降保险准备金呈现释放过程,从而释放对准备金的需求。
平安证券研报表示,保险公司负债分布特征决定了优先股是一种不错的融资模式。如果保险公司在保费高速增长期间对资本需求增加,而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不适合增发的时候,可以发行具有赎回权的优先股,缓解资本紧张的局面,而当保单合同到期,由于保单结束不仅释放准备金,而且兑现隐含的利润,从而使保险公司有相对充裕的资本赎回发行的优先股。
中国平安8月底时传出消息称,年初获保监会及发审委批准发行的260亿元人民币可转债,待取得批文后可望在年内落实发行,将可补充偿付能力充足率。对于可转债和优先股的区别,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指出,可转债和优先股的区别主要在于可转债是债权,优先股是股权,可转债的利息低于优先股,而优先股可以转普通股等。
他还指出,国内保险公司投资模式有利于对冲优先股成本。虽然优先股固定股息相对较高,但就目前保险公司投资模式而言,保险公司有更多手段对冲优先股固定股息的成本。
有望小范围试点
证监会日前的表态“一石激起千层浪”。平安证券表示,预计优先股推出应该会采用试点模式,小范围试点再制度性放开。首批优先股发行的试点公司除银行外,应该是对资本需求比较大的非银行金融行业,以及高负债经营的行业,而且这些公司应该是行业龙头、资产规模较大、现金流比较稳定的公司。
除了在负债端给保险业带来影响,在投资端,也是保险机构的投资机遇。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早前曾表示,大资管时代,下一步保险可以探索优先股投资。
险资新政的不断落地,使得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可以拓展的范围越来越广。“很多业务都可以做,很多投资都可以做,但在这种情况下,允许投,并不是都要去投,更不是乱投,一定要根据业务性质来进行战略性的资产配置。”陈文辉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