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绿色金融助力化解产能过剩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已为国际主流银行接受,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游戏规则之一。随着相关战略、政策逐步落地,国内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舆论层面看,要积极加大正面宣传,为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已为国际主流银行接受,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游戏规则之一。随着相关战略、政策逐步落地,国内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我国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化解产能过剩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商业银行作为国内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和产能过剩矛盾,关键是要秉持“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
机遇何在
从国际经验看,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是现代经济和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发端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既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带进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及阶段性、周期性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解决途径,近年来绿色金融日益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金融界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已为国际主流银行接受,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游戏规则之一。如蜚声国际金融界的“赤道原则”,目前已获得包括花旗、汇丰、巴克莱银行等来自全球五大洲共78家领先金融机构的采纳和执行,遵循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额已经占到全球新兴市场国家项目融资总额的70%。
从国内情况看,从2006年正式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以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持续加快,并明确把推进绿色信贷、发展绿色金融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和“助推器”。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放在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举的“五位一体”战略高度。今年以来,国务院陆续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随着相关战略、政策逐步落地,国内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将迎来更加广阔的作为空间。
创新何为
作为国内绿色金融市场的开拓者、先行者,同时也是国内首家和目前唯一一家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兴业银行很早就认识到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信贷风险的重要意义和作为空间。从2005年推出节能减排贷款、正式开辟国内绿色金融市场以来,兴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上不懈探索、大胆创新,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
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7年多来,兴业陆续推出国内首个节能减排贷款、首张低碳信用卡、首笔排污权、碳资产抵质押授信业务、首单合同能源管理专项融资等创新业务,成为目前国内绿色金融产品线最宽、产品序列最丰富、覆盖领域和地域最广的银行。截至2013年9月末,已累计为2350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3200多亿元,融资余额近1700亿元。所支持的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年节约标准煤2300多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700多万吨,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500多万吨,年节水量25500多万吨;所实现的年减排量相当于关闭了154座100兆瓦的火电站,或者是10万辆出租车停驶32年。
致力推动化解产能过剩。兴业积极主动贯彻国家信贷政策、产业政策与环保政策,坚持“有保有控”的原则,实施差别化授信政策,优先支持产能过剩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压缩、退出落后产能企业,严禁对违规建设项目提供任何资金支持。特别重视发挥绿色金融和赤道银行优势,运用绿色金融先进的产品、理念和技术,帮助产能过剩行业优势企业开展技术产品升级改造,从根本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建立健全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以发展绿色金融、采纳赤道原则为突破口,兴业全面转变银行经营理念,摒弃过去狭隘、粗放的增长模式,牢固树立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推动经营模式、业务体系的全面变革和完善。目前,兴业银行已经在全行系统建立了专业化的绿色金融经营管理体系,构建起一整套比较完备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产能过剩信贷风险管理的体系和方法,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已经融入到银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落脚何处
节能环保、产能过剩的社会性与外部性,决定了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
从政府层面看,关键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提供配套支持,营造好的政策环境。比如加强立法,强化制度硬约束;进一步明确各行业节能环保和准入标准,加强全社会信息共享;完善财税政策,加大对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的支持与激励等等。
从监管层面看,关键是要实行差别化的监管政策,鼓励差异化发展。比如对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在统计标准、认证规则、资金来源、存贷比考核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在不良贷款容忍度、呆坏账核销政策上,对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给予更大支持。
从舆论层面看,要积极加大正面宣传,为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中国经济网。新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