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让行政体制改革助推经济转型
中国经济网网友王振峰认为,行政改革假如不能获得明显成效,把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扭扣”解开,任何其他的改革都将碰壁而返。(中国经济网网友 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
中国经济网网友王振峰认为,行政改革假如不能获得明显成效,把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扭扣”解开,任何其他的改革都将碰壁而返。深化行政改革,不单是简化行政,还要按照市场规律明确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把政府的角色定位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行政体制改革可以说是所有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
2013年3月18日,挂了6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牌子从北京复兴路10号大院门前换下,“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取而代之。(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于11月召开。从过往经验来看,历次三中全会多数都有重大举措出台。据一些媒体报道,这次全会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等问题,为今后十年的中国经济定调。如此重要性的会议,自然备受公众期待。
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8%,较上季度增长0.3个百分点,这是今年连续两个季度增速下滑后的首次回升。中国宏观经济摆脱上半年压抑的气氛,稳中向好的势头明显。经济数据的好转,自然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助阵增色”,也为本次全会推出重大改革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图景,是当前中国经济工作的“中心要素”。这要求中国经济不仅是一个体现速度与质量的紧密结合体,而且是要看发展的基础与潜质,注重民生改善、社会进步与生态效益等,而非简单地以GDP论英雄!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新的战略机遇,需要“勇气和智慧”去接引。经济转型有个核心实质性课题,即中国经济要从投资主导型往消费拉动型、创新驱动型方向转换,要在这方面破题,释放发展潜力,就要求转型与改革融合。
近段时间,上海自贸区吸引世人眼球,在这块国家启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与发展充当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中,改革是其发展的灵魂。国务院公布的设立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的“五大建设任务”里,其金融业大幅度开放、投资领域开放、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市场管理模式的改变等方面,都要求探索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要求政府自身方面的改革要取得突破,以扫除影响自贸区“自由经济”发展的诸多障碍和藩篱。
上海自贸区只是观察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点窗口。事实上,中国经济改革还要更丰富、更宽泛、且更深入。行政体制、财税金融、资源价格及土地楼市,还有国企、收入分配等重大领域的改革,其每一次突破和进展,都事关经济长远发展。把“资源错配”矫正为“优化配置”,才有效率和品质,这也是经济升级的核心内涵。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经济改革的枢纽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无疑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今年以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事成为本届政府“开门”的首件大事,也是重点工作,至今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制度。我们注意到,新一届政府加快改革的意愿非常强烈,改革措施可谓一项接着一项。
深化价格改革,就要求以理顺资源要素价格为重点;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是关键台阶;为民企增添活力,把市场竞争引入垄断性行业,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突显其公益性;还有土地要素、楼市调控、养老保险、卫生教育、财税体制、公共服务等方面改革要取得突破性成果,都需对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与切分,改革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不小,这就要增强与时俱进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
改革就必须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和障碍,行政改革假如不能获得明显成效,把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扭扣”解开,任何其他的改革都将碰壁而返。深化行政改革,不单是简化行政,还要按照市场规律明确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把政府的角色定位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行政体制改革可以说是所有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
以市场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能不能取得重要突破,决定性因素在于政府的转型改革。毋庸置疑,十八届三中全会如何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布局,对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有何重大安排,这将对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转型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国经济网网友 王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