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政策疑云下的全球经济展望
返观中国,稳增长与结构性改革政策并进,在本轮亚洲金融动荡中,中国所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正如上文指出,美国退出困难凸显未来海外经济与政策走势的不确定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瞬息万变将给中国经济与货币政策带来挑战。
距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已有整整五个年头。经历了五年时间的全球去杠杆化与抗危机,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态势明显,且成为全球资金的宠儿。特别是自5月美联储退出QE预期出现以来,资金从新兴市场撤离,回流美国的迹象更为明显。
然而,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并未启动缩减计划,着实出人意料,却反映了美国经济走势弱于预期、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以及面临债务困境的事实。而这也预示着未来量化宽松退出路径或许存在困难,未来全球经济与政策不确定性仍然较强。
而除美国外,今年以来发达国家也在跟进量化宽松政策,其中以日本表现最为明显。在安倍经济学的带动下,日本股市表现抢眼。而对安倍经济学的评判,也是百家争鸣,褒贬不一。在我们看来,安倍经济学是对日本摆脱“失落的二十年”的一种尝试,总体的方向是对的,短期的效果也很明显,未来还有许多政策会出台,其落实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加以观察,不宜做出过于草率的分析和判断。
当然,今年海外资金动荡局面无疑加剧了新兴市场的风险。特别是以印度、印尼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前几年都在享受资本盛宴,忽略了改革,本轮金融动荡中受到明显重创。我们认为,尽管美国量宽退出延迟给早前受到重创的新兴市场以喘息的机会,但如果不趁机着力化解经济结构矛盾,恐怕未来将会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
返观中国,稳增长与结构性改革政策并进,在本轮亚洲金融动荡中,中国所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实际上,自今年三季度,中国经济政策与增长出现了双拐点,显示经济基本面已经趋于稳健。
具体来看,早在二季度经济数据触及7.5%经济增长下限之时,我们就发文提示投资者,7月中国或迎来宏观政策的拐点,中央政府有望对防止经济硬着陆做出更大的努力。而此观点在当时面临较大争议,市场普遍赞同不刺激是李克强经济学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我们一直坚持认为,刺激不刺激需要根据宏观经济周期形势变化而定,不刺激绝非李克强经济学的要义,坐视硬着陆而不采取政策是对四万亿元政策矫枉过正的表现。我们更倾向将李克强经济学的三大支柱定义为:理顺要素价格、打破准入限制以及涉足改革深水区。
果不其然,7月底决策层接连推出支持外贸、中小微企业、铁路投资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验证了我们判断的前瞻性,也为其后中国经济反弹打下基础。8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全面向好,显示经济增长拐点已经到来。伴随着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的反弹,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实现7.5%的目标应无悬念。
当然,正如我们去年年底便提出的,今年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两大风险,值得保持高度警惕。
一是海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正如上文指出,美国退出困难凸显未来海外经济与政策走势的不确定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瞬息万变将给中国经济与货币政策带来挑战。
二是影子银行风险。早前实体经济与金融数据出现背离,很大程度上与影子银行发展过快密切相关。而6月中国银行间市场爆发了罕见的钱荒,央行不为所动,也是意图规范影子银行风险之举。
而从长期来看,改革仍是本届政府给予国人的最大期待。可以看到,近半年来,中国决策层改革承诺相继兑现,包括大批行政审批权下放、利率市场化加速、户籍开放路径公布等。
当然,如果上述举措称之为改革的逐项攻坚,那么,最近一个阶段推进的上海自贸区试点,则是以试点促改革的一个伟大尝试,与改革开放之初设立深圳特区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值得期待。
而展望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由于三中全会往往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展现今后五至十年执政理念及经济改革思路的会议,且本届政府上任至今显示改革的决心异常坚定,因此我们对会议呈现的经济改革蓝图抱有很大期待。预判本次会议的重点,笔者认为,在有望涉及的诸多经济改革之中,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或将释放最为明显的信号,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
(作者系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