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热的冷思考 设立与发展并非易事
民营银行的设立,被认为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希望。今后,即使民营银行 获批,其能否获得与国有银行、城商行事实上平等的待遇与竞争机会,仍然是决定民营银行命运的重要因素。
□周子勋
民营银行的设立,被认为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希望。目前,民营企业申请建立民营银行的热情非常高,阿里巴巴、苏宁、京东、腾讯、美的、格力等知名企业均有意建立民营银行。
但民营银行热也需要冷思考。即使相关政策真能落地,民营银行的设立与发展可能也并非易事。放开管制是一回事,市场发展则是另一回事。在既有的银行业体系下,中国的民营银行短期内可能很难争取到良好的市场环境。未来民营银行能否真正发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功能,需要进一步观望。
更何况,早在2011年初银监会就表示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银行业不存在任何政策障碍。但事实证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后只是“陪太子读书”,没有经营权,没有话语权。今后,即使民营银行
获批,其能否获得与国有银行、城商行事实上平等的待遇与竞争机会,仍然是决定民营银行命运的重要因素。
此外,地方政府深度介入民营银行的设立,也可能带来诸多问题。在这方面A股可提供反面教材。早期,A股上市公司也多由各地政府推荐,正因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利益纠缠太深,形成了如今A股稽查与退市的艰难,对市场“三公”构成挑战。可以料想,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民营银行也将失去机制体制的灵活性,成为没有退路的金融机构。
更重要的是,民营银行的设立需要简政放权。只有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思路,才能充分释放民营银行所蕴含的改革红利。归根结底,民营银行并不是为政府服务的,而要面对市场,以灵活的体制机制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