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交割政策可望落地 上海自贸区剑指国际定价中心
上证报资讯获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于9月29日上午正式揭牌,目前上海自贸区的实施细则《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暂行办法》已基本落定,金融创新是重点之一。与此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提升我国在大宗商品方面的定价权,并逐步成为国际定价中心。
上证报资讯获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于9月29日上午正式揭牌,目前上海自贸区的实施细则《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暂行办法》已基本落定,金融创新是重点之一。与此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提升我国在大宗商品方面的定价权,并逐步成为国际定价中心。
助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据介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承担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很大一部分的重担,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可基本实现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另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大力发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提升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缺失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不利的地位,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波动给我国的经济利益造成巨大伤害。
在现行国际贸易体系中,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直接体现为该国在该种商品全球市场中的国际影响力。由于商品期货市场具有集中交易、交易成本低、信息容量大的优点,已经成为现行大宗商品定价体系的核心,商品期货的价格成为相应大宗商品品种国际现货贸易定价的基准。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的框架下,打造全球性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将是大宗商品定价体系的先决条件。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自贸区政策逐步实施,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愿景终于可以落到实处。在上海自贸区内,外汇体制和期货交易准入体制与国际市场中间的隔阂将不复存在,部分法律法规亦被豁免,期货保税交割有望将打破现有的政策壁垒,采取国际通用的规则,与国际惯例接轨。
“中国价格”未来可期
上述政策的落实,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和期货价格的话语权。
据了解,目前国内商品期货的交易价格都是含税价,而国际上主要商品期货的交易价格都是不含税价格,国内期货市场现行的交易和交割都是将完税状态下的货物作为标的物,与国际惯例不符,不利于期货投资者进行跨市场套利交易,从而促进价值发现。保税交割在保持现有交易规则体系不变,保持完税货物进行实物交割不变的情况下,在交割环节新增保税货物进行实物交割。
随着保税交割的进一步发展,保税货物利用保税仓库在完成进口报关前就可以进入交割环节,不必先行办理报关手续、缴纳进口关税和相关税费,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解除了进口后的货物流通限制,从而更加利于上海市场和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而国内大宗商品的交易量、库存和保证金的拥有量要达到一定限额,中国价格最终将得到世界公认,成为国际定价中心。
大型商贸企业集聚洋山港
自2010年12月13日开展期货保税交割试点以来,依托期货保税交割首家试点的先发效应、洋山港保税区在大宗商品物流方面的集聚枢纽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此外,洋山保税港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保税效应,也助推吸引了大宗商品贸易和营运企业60家,上述企业,无疑是自贸区未来国际定价中心的最先受益者。
比如,国内的金川集团联手迈科金属之前已经共同出资10亿人民币成立自贸区的最大大宗商品贸易类企业。金川集团和西安迈科金属国际集团分别是有色金属生产和贸易领域的龙头企业,两集团2012年的销售额超过1800亿元。随着自贸区保税交割的大发展,上述大型商贸企业有望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海亮股份已投资8.16亿元参股了金川集团,公司是以铜管加工、铜棒制造为核心业务的金属加工企业,理论加工产能达到31.6 万吨,位居国内居第二;在金融业务上,公司参股了宁夏银行,海博小额贷款公司。
西藏矿业投资1亿参股金川集团,并引入金川集团作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进行尼木铜业的合作开采,公司拥有的扎布耶盐湖碳酸锂储量达184.10 万吨、氧化硼1157.78 万吨,并伴生钾、铷、铯等;尼木县厅宫铜矿储量137.94 万吨;西藏罗布萨铬铁矿剩余储量30 多万吨。
铜陵有色是中国铜行业重要的生产企业之一,其产业链较为完善,拥有铜资源量180 万吨,铜材深加综合产能26.5 万吨,公司的母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组件了上海金源期货有限公司,主动参与各类金属的定价权的争夺。铜陵有色目前正在进行定增,注入集团48 万吨资源量的沙溪铜矿。
(本报数据研究部 穆龚)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