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前瞻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不断发展壮大,在支持经济转型、推动金融深化改革和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四)金融创新加速,金融产品日趋丰富和复杂,银行业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大幅增加。
我国商业银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不断发展壮大,在支持经济转型、推动金融深化改革和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当前,在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国内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金融监管日趋严格、金融市场建设加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如何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如何在驾驭风险的同时借助中国经济打造“升级版”契机,实现自身发展的全面升级,值得我们深思与前瞻性分析。
商业银行面临经济转型期的风险挑战
(一)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和升级加速去低端产能、去杠杠,银行业面临的信用风险大幅增加。过去几年间,我国企业杠杠率快速攀升,由2010年的128%上升至2012年的210%,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制造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却从2005年的80%下降至2011年的60%左右。在经济转型期,我国经济客观上将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和升级等问题,将加速企业去低端产能、去杠杠,将直接导致部分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进而导致银行信贷不良率上升,信用风险增加。据统计,2013年一季度,银行业不良率环比增速从2012年四季度的7%上升至10%。
(二)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加速推进,银行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幅增加。今年以来,央行加速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取消了贷款利率0.7倍下限,贷款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汇率波动区间加大。随着存款利率和资本项目逐步放开,利率和汇率波动将更加频繁、波动浮动将加大,利率期限结构更加复杂、国内外资本流入流出速度加快,一方面导致银行资金成本上升、资金来源不确定性加大,另一方面导致资产定价难度加大、收益率大幅下降、资产价值重估风险加大,同时加剧市场竞争,大银行相对处于有利位置,而中小银行由于规模较小、资本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将面临更大的市场波动风险。
(三)流动性波动频率加快、波幅加大,银行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大幅增加。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于2月下旬、4月中旬、5月下旬和6月均出现剧烈波动。尤其是6月,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一次波动,隔夜利率最高达到30%,各期限品种利率均创出历史新高,各家银行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流动性压力。经济转型期间,央行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状态,以推动银行、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去杠杆,市场流动性总体偏紧,银行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大增。
(四)金融创新加速,金融产品日趋丰富和复杂,银行业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大幅增加。与利率市场化相对应,以降低金融风险、丰富投资产品的金融创新将加速推进,期货、期权、远期协议、互换和CDS等衍生产品将陆续推出。这些衍生产品由于结构复杂、高杠杆性,对相关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巴林银行到雷曼兄弟倒闭,均与衍生品操作不当有关,我国推出后银行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将大幅增加。
(五)表外和影子银行监管日趋加强,银行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大幅增加。近年来,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飞速发展、资产规模快速扩张,但由于其交易主体众多、业务流程繁琐,也导致了较为复杂的法律关系。同时,区别于传统业务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标准化流程和法律文本,银行业处理的业务更表现为一事一议的个性化业务,法律风险凸显。
(六)银行业进入门槛逐步降低、退出机制逐渐建立、竞争更加激烈,银行业面临的破产风险大幅增加。经济转型期间,银行业进入门槛大幅降低,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均可进入,行业竞争将空前激烈。同时,随着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的推出,银行退出机制将逐渐建立,未来经营不善、盈利能力差、风险管理能力弱的银行将面临破产清算、被兼并或者重组的风险。
商业银行加强转型期风险管理的务实举措
(一)加快自身转型步伐,应对利率市场化及金融脱媒的风险。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冲击就是银行存贷利差收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推动业务转型,稳步向综合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通过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中小企业业务、投行业务,以及诸如基金、信托、个人消费金融等混业业务,减少对存贷利差收入的路径依赖。商业银行在进行客户结构、资产结构调整的同时,还应着力提升贷款议价能力及风险定价水平,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科学的模型构建和完善的考核管理,树立资本约束理念,着力优化业务结构,实现风险和成本的双覆盖。
(二)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脉络,实现各行业“有保有压、有进有退”。在经济增速放慢、转型进一步升级的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最容易遭受冲击。除了钢铁行业外,目前水泥、煤化工、风电、电解铝等行业都处于严重的产能过剩阶段,对于这类行业和企业,商业银行应采取“有保有压”的差异化管理政策。对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在综合评估客户风险水平后可适当予以支持,同时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和相关风险预警。对于经营前景不乐观、技术含量低、市场份额流失较大的企业要及时主动退出。通过“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信贷结构调整,使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更加适应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更适应新的经济周期下的产业发展特点。
(三)把握“城镇化”进程,防范地方平台风险链式反应。银行在城镇化改革的过程中应结合政府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一整套全面的金融服务方案,包括资源型城市及工矿区转型、棚户区贷款、基础设施建设、网点布局、个人金融服务等,应注重金融服务的适用性、针对性。要根据县域、镇域经济特点和企业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特别是要注重挖掘县域、镇域特色产业,将营销与当地经济特色有机结合,提高金融服务的适用性、针对性。例如,对于具有区域集聚性强的特色农业,当地经营机构可出台差异化的区域信贷政策,在农业产业化项目准入、客户准入和分类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差异化要求。
(四)争夺创新制高点,推进基于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与创新。科技是现代金融的基石,也是防范风险的关键,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在技术和手段上还存在较大差距,美国金融业信息技术投资占到信息技术总投资的20%,且投资增速是整体增速的4倍左右。现代信息技术是银行提升管理、加快转型、整合渠道的基本保障,也是进行产品、服务创新的重要支持媒介。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便捷性、个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子商务的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三流合一”使银行面临“技术性脱媒”风险,但信息技术领先,创新能力较强的银行将以更低成本实现更高效率和收益,在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不受地域限制的潜力市场。
(五)转变风险管理观念,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随着银行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和大量新型金融工具、交易方式的应用,我国银行业应转变原有的风险管理观念,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由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拓展为囊括多业务领域、多业务部门的多种风险的集中管理,如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风险管理技术应由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转变,逐步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检测各种新型金融交易行为的风险。风险管理的重点应由单纯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建立网状的全面风险监管机制,在制定内部风险管理原则和外部监管指标时,应将银行可能面临的各种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多种风险包括在风险管理的范围之内。风险管理应上升到银行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起全业务、全流程、全员化的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
(六)在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以不变应万变保障可持续发展。银行要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坚持审慎经营,将风险管理的着眼点放在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上,保持资产质量安全可控。首先,应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构建董事会领导下的垂直化、扁平化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和完善全员参与、全部门、全流程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次,应按照独立性原则进行银行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组织设计,使内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向最高决策管理组织负责和进行工作报告。同时,应建立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使得风险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避免进一步扩散。
商业银行转型期风险管理的实践探索
北京银行(601169,股吧)作为一家在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中外合资上市银行,风险管理始终是一项核心工作。十几年来,北京银行始终积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大力推进战略转型,探索一条资本消耗低、创新能力强、市值增长稳定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方面,在国内金融业率先引入西方发达国家30多年的经营数据进行专项压力测试,这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行列,有效提高了北京银行识别、量化、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在操作风险方面,北京银行构建完成人人参与的网状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按照“全覆盖”的管理要求,从优化管理架构、完善系统工具、强化监督考核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操作风险的纵深化、立体化管理。同时,注重突出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市场风险管理的集中性和操作风险管理的全员性,以三大风险为基础,研究其交叉性、传递性,有效控制风险、经营风险,不断清理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死角。此外,围绕监管要求,大力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将力争在2017年具备实施初级内评法的能力,在2019年具备申请高级内评法能力,力求通过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加强风险防范内生机制建设,实现北京银行风险管理“由外到内”的质变和飞跃。在当前中国经济加速转型、打造“升级版”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北京银行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加快转型步伐、提升风控能力,外搏市场之浪涛、内炼风控之深功,用升级版的银行风险管理打造升级版的银行业务发展,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注入无限动能。
(作者系北京银行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