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鸿沟变深变险

2013-09-18 13:32578

今年以来,人们对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割裂议论不少。金融资源被大量配置到产出效率较低的基础设施、过剩产能和房地产领域。资金市场产生如此明显的挤出效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实体经济层面的体制机制原因,也有金融体系转型和监管不足因素,还有货币金融环境事实上宽松的政策因素。

  今年以来,人们对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割裂议论不少。实际情况如何?从多项指标看,大约自去年9月起,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裂痕就在快速拉大。资金市场扭曲,货币效率低下。到今年上半年情况愈加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又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陈道富先生提供了一份研究报告,里面原来有十多张图表,其解说力很强。可惜限于篇幅,不能尽载。仅从这些图形上也可以看到问题的严重性。

  ——编者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出现了割裂。这两年割裂更加严重,表现为货币金融投放的产出效率大幅下降。

  金融资源被大量配置到产出效率较低的基础设施、过剩产能和房地产领域。

  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链条越来越长,所需要的回报越来越高。而跨境资金流动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割裂。

  资金市场产生如此明显的挤出效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实体经济层面的体制机制原因,也有金融体系转型和监管不足因素,还有货币金融环境事实上宽松的政策因素。

  陈道富

  金融应为实体经济服务。但近些年来,我国的货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不紧密。简单地发展金融市场,并不能密切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想进一步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就必须既推动金融领域的改革,又理顺实体经济的价格信号,尤其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出现割裂

  近些年来,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越来越割裂,在结果上表现为货币金融投放越来越多,但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却持续走低。大量的货币金融投放被配置到产出效率较低的基础设施、房地产和过剩产能行业,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货币金融的空转。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并不主要是由我国的经济基本面引导,境内外套利成为主流,进一步恶化了我国当前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割裂。总之,我国的资金市场出现了明确的扭曲,“挤出效应”突出。

  1、货币金融投放的产出效率下降

  近些年来,以实际产出衡量,货币信贷投放的产出刺激效果大幅下降。不论是社会融资总量(指非金融企业从境内金融机构和市场获得的外部资金规模,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为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及其他等项目),还是新增货币信贷,增长速度都较快,但反映经济增长的(特别是内需)各项指标却持续下滑。

  2005-2008年,1元社会融资量能带动4元GDP,到了2012年,1元社会融资量只能带动3.3元GDP。而2013年1-6月份,1元社会融资量只能带动2.44元GDP。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在一定时期(一般为1年)流转的次数,一般用GDP/当期M2均值来衡量)快速下滑。上世纪90年代,货币流通速度一直缓慢下降。在2003-2008年期间,货币流通速度趋于稳定。但由于2009年的过度宽松货币政策,及此后的货币产出效率下降,货币流通速度在2009年和2012年又出现下降。从2008年的0.71下降到2009年的0.61,在2012年又进一步下降到0.57。今年上半年货币增速仍超过GDP的名义增速,该比值仍处于下降过程中。

  工业增加值与M2、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出现背离。历史上,M2、社会融资总量累计同比增速,与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同方向变动。但2012年以来,这三者之间的走势出现背离,M2和社会融资总量累计同比持续上升,但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却持续下降。

  工业企业的负债并没有与M2、社会融资总量同步增长。从工业企业的负债同比增长来看,2011年以来持续下降,从2011年9月的20.51%持续下降到2013年5月的11.2%。社会融资总量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并没有相应带来工业企业负债的同比例增长。这表明有相当部分的金融资源,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中的工业部门。

  2、资金市场出现扭曲,“挤出效应”明显

  虽然我国当前的货币金融投放较多,表面上也进入了实体经济部门,但大量的金融资源却被配置在产出效率较低的部门和行业。由于存在政府、银行的隐性担保,或者在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下,一些低产出效率,甚至现金流状况并不理想的基础设施(地方融资平台)、过剩产能及房地产行业等主体,其经风险调整的收益并不低,仍能获得金融市场的广泛认可,取得融资。

  近些年,这些主体或者对利率敏感性较低,或者有较强的利率承受能力,其资金需求,主导着资金市场,并推高了市场利率。2013年3月末,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35%,占居民消费类和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的2/3。2013年1-5月,城投债融资金额占企业债融资金额的40%左右。这像经济体的“肿瘤”一样,吸收着大部分的货币投放,挤出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3、资金存在空转现象,推高市场利率水平

  表面上,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综合反映了境内金融机构/市场投向非金融企业的资金,这些资金进入了实体经济,并不是“空转”。但实际上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真实融资量,小于社会融资总量显示的规模。

  存在一些非金融类企业,将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获得的资金,通过委托贷款、理财等方式,再次输入金融体系;也存在部分非金融类企业将部分利息资本化,增加的融资部分并没有产生实体经济的扩张,甚至与实体经济的运行没有直接的联系。从事资金套利的企业和正常经营的企业,共同争夺有限的低成本资金,从而推高了基准利率水平(央行没有将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到历史低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无风险利率水平的高企)。

  一是“委托贷款”夸大了实体经济获得的真实融资量。企业用于委托贷款的资金,大量来自于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存在重复计算,夸大了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量。

  近些年来委托贷款大幅增加,2008年以来月均委托贷款分别为355亿元、565亿元、729亿元、1080亿元、1070亿元,2013年前5月委托贷款月均增加1825.6亿元。2011和2012年上市公司非关联企业的委托贷款分别增加了443.7亿元和306亿元,2013年上半年则增加了约200亿元。上百家上市公司发起或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

  二是通过商业票据,借助同业资产等方式,夸大了实体经济获得的真实资金规模,变相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企业向银行贷款,往往相当比例只能以票据形式(需要20-50%的保证金存款)获得,企业再通过票据贴现获得资金。

  有些企业为了满足银行对企业的存款要求,还需要进行多次的票据签发、承兑和贴现。银行再通过与农信社等的转贴现、买入还售等同业资产操作,规避了信贷规模控制。这一方面变相提高了银行贷款利率,另一方面则虚增了银行存款规模,规避了信贷规模管制。

  从存款方面看,商业票据等保证金存款往往以定期存款的形式存在。企业的定期存款占企业存款的比重,从2011年的35-36%快速上升到2013年的41%左右。除了外汇占款和贷款外,非信贷资产的扩张也开始成为货币创造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人民币存款与贷款、外汇占款之间的差额从9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快速上升到近5万亿元人民币。

  从商业票据签发和贴现的情况看,大量的票据贴现被移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大部分是通过银行贴现实现融资的,以余额计算,这个比例在历史上相对稳定,在0.65左右。2013年底未到期银行承兑商业票据余额9.2万亿元左右,但贴现的余额仅占24%。按照正常水平测算,大约3.77万亿元的票据贴现被移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同业资产相对同业负债出现了快速的大幅膨胀。从2009年底的5.4万亿元,膨胀到2013年5月的15.4万亿元,短短的3年5个月时间内,增长了近3倍。

  三是在借新还旧的过程中实现利息的资本化,货币金融的扩张并没有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产生了资金的“空转”。截至2013年5月,居民和企业的债务负担超过82.9万亿,仅以7%的利息测算,利息支出也将超过4万亿元。

  4、金融业加快融合,融资链条加长,套利活跃

  除了企业进行金融套利,金融机构也在从事套利活动。金融机构利用自己的优势,套取管制下正规金融体系的低利率和民间金融的高利率之间的利差,套取不同领域监管标准不同带来的规模扩张效益。跨部门的资产管理业务合作,受到的监管较少,标准较低,且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近些年快速膨胀。

  一方面,银行、信托、证券、保险(放心保)、基金等的跨行业合作增多。参与“通道”业务的金融机构种类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与拆借、债券以及非标准化的直接融资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从资金提供方到资金实际使用方的融资链条加长了,企业最终承担的资金成本上升。

  5、汇率大幅波动,跨境资金大进大出

  部分贸易企业利用国际市场,尤其是香港等离岸人民币市场,也参与了资金套利活动。2013年1-4月份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了1.51万亿元,月均增加3775亿元人民币,4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快速升值。我国内地对我国香港和我国台湾地区以及部分东盟国家的出口猛增,主要集中于深圳等地的特殊关税区,其主要是体积小、单位价值高的产品。人民币信用证签发量快速增加。但5月份外汇占款仅增加669亿元,下降了近82%。6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出现贬值,外汇占款出现净减少。

  在国际社会唱空中国的环境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波动,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并不完全是我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反映,与我国资金市场的扭曲密切相关。这损害了出口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恶化我国的资金市场扭曲,埋下汇率贬值、资本外逃的风险隐患。

  导致资金市场扭曲的复合式原因

  资金市场产生如此明显的挤出效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实体经济层面的体制机制原因,也有金融体系转型和监管不足因素,还有货币金融环境事实上宽松的政策因素。

  1、增长阶段转换与实体经济风险收益扭曲

  产出效率低的部门,为什么还能持续不断获得融资,甚至能获得正规金融体系外相当市场化的民间借贷融资?市场是理性的,追逐的是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因此,最根本的原因是,实体经济的风险收益特征,被政府干预和政府隐性担保等行为所扭曲。

  新兴战略产业,如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甚至是钢铁、有色金属行业,这些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或多或少都有产业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影子。地方政府的干预也影响了部分银行对这些行业贷款的及时退出。由地方融资平台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都具有充足的经济合理性,但通过土地收入、土地抵押以及政府的隐性担保,支撑着资金源源不断流入这些领域。

  房地产的融资,则受到房价不断上涨预期和现实的推动,而后者又与地方土地收入不断攀升,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动机维持高地价,甚至通过设立国有的房地产公司直接介入房地产行业,以支持地方融资平台的现金流平衡相关。

  总之,正是由于政府的直接、间接的干预和担保,使得这些产出效率较低的部门获得了资金的支持。当然,政府干预和担保的内在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将涉及我国的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问题,也与我国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启动了大规模刺激计划产生的后遗症有关。

  其他实体部门为什么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呢?一方面,是由于资金被政府信用主导的低风险领域挤出,需要面对较高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实体经济的收益率有所下降,内在的投资动力不足。

  过去三大转型(农业、农村向工业、城镇转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激发的结构性增长动力仍然存在,但都已趋于弱化。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源、环境)特别是人口红利也在减弱甚至逐步消失,我国经济潜在增速已下降。更重要的是,我国经过30年的快速增长,增长机制已悄然发生变化。具有明确方向,能集中资源办大事的领域和机会快速消失,跑马圈地式的粗放扩张时代基本结束。

  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将从粗放走向精细,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以生产为中心转向生产效率和消费需求为中心,进入成本节约、效率提升(包括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分工深化、需求导向的新阶段。专业人才和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建立社会互信为基础)的机制的作用更加突出。微观企业近些年来较难找到新的投资机会,实业投资的吸引力持续下降。

  2、伪市场化:同一个市场不同机制不公平竞争

  同一个市场,应适用于统一的运行机制(规则)。但我国却没有通过一定机制,实现市场的合理分隔,特别是政策性资金需求和商业性资金需求的分隔。当前资金市场的“挤出”效应,本质上是发生了同一市场内不同运行机制(主要区别于有无政府和银行的隐性担保)竞争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从资金来源看,银行理财产品与其他集合投资产品(基金、信托)存在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推高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各类金融机构都在开展“泛资产管理”业务,如券商的资管、基金公司的基金和专户管理、阳光私募、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和银行的理财产品等。但银行理财业务在承销过程,借助政府隐性担保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的滥用),向不具有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广大储户,投资者资格没有严格限制)销售理财产品。

  这些理财产品事实上并不是无风险产品,相当部分投向了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风险收益较高。但由于银行信用的隐性担保,实际上用有一定信用风险的产品,支撑着相对较高、被市场认为“无风险”的利率水平。银行理财资产池中的资产种类等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相对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及资产证券化产品,有额外的灵活性。

  从资金使用主体来看,有政府隐性担保且处于破产边缘的企业(过剩产能)和正常经营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政策性融资机构(地方融资平台)与一般性商业机构,其追求的目标和财务约束的严格程度并不一致,但在同一个资金市场竞争着资金。

  3、转型阵痛:市场化转型与行政化管理矛盾

  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为什么有动力参与影子银行系统?一方面,剥离不良资产,进行商业化改造的商业银行,已经上市且具有较强的激励约束机制,具有扩张和盈利的冲动。另一方面,我国的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却仍采取相对行政化的管制方法,既存在投资的行业限制,也存在事实上的贷款规模等行政管制,还存在以“存贷比”等比例约束为主的行为监管,我国还设置了20%左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监管标准不尽合理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有动力规避各类行政性监管,以响应实体经济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信号。

  更重要的是,我国处于金融转型的重要时期,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体系开始融合。分业监管和综合经营,机构监管和功能性业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使得金融机构既有能力,也有动力规避各种管制,寻找综合经营、跨业合作以及某些表内监管指标不合理的业务(同业资产、农信社等)空间。

  4、货币金融环境事实上宽松

  金融体系为什么有能力为产出效率较低的部门,持续不断地提供如此大规模的融资?这与我国的货币金融环境事实上宽松是有关系的。货币的最终运行状态,是货币调控、金融监管、金融机构和市场运行及实体部门流转共同作用的结果。近些年,我国的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在最终结果上是相对宽松的。

  一方面,我国的监管空白、监管不统一和监管不完善,在金融创新活跃的情况下,降低了实际监管标准。我国对影子银行系统监管标准较松,在金融交叉领域,存在监管协调不足和监管缺陷,加上目前不同监管部门的监管标准并不统一,存在一定的监管竞争。在市场盈利压力下,逃避监管的金融创新活跃,降低了金融机构应有的制度约束,变相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扩张能力。特别是在实体经济的部分领域存在政府隐性担保的环境下,金融机构过度扩张。

  另一方面,我国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宽松的。2008年以后,我国的货币信贷大量增加,并且除了2011年外,其他年份的同比增速均远高于GDP的名义增速。

  更重要的是,在金融机构越来越多通过同业市场进行资产扩张时,央行“保持银行合理流动性”的常规操作,事实上又支持着金融机构在存在普遍道德风险下的过度信用扩张。这些年,我国的货币政策是“稳健”的,但却是支持4万亿刺激后维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的稳健,并不是“中性”的。

  总之,虽然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在总量上,货币金融环境却是扩张性的。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

2024-11-14 12:07
17403

金融监管总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2024-10-21 14:51
53350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金融监管总局发力改进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

2024-09-25 13:12
117857

北京金融监管局披露保险“炒停售”三大套路

2024-09-13 13:04
114408

金融监管总局:保险机构应建立欺诈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或将现有信息系统嵌入相关功能

2024-08-05 11:42
61558

上海金融监管局:提升穿透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2024-08-05 11:40
5644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