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比较优势
1968年10月1日,新加坡政府允许美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在银行内部设立一个亚洲货币单位(ACU),接受非居民的外国货币存款,为非居民提供外汇交易以及资金借贷等各项业务,标志着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诞生。
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1968年10月1日,新加坡政府允许美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在银行内部设立一个亚洲货币单位(ACU),接受非居民的外国货币存款,为非居民提供外汇交易以及资金借贷等各项业务,标志着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诞生。40多年来,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创立、发展和转型三个阶段。
创立阶段:1968~1976年
新加坡亚洲美元市场资金主要来自亚太地区的跨国公司、各国的中央银行和政府机构以及银行同业存款。为了建立亚洲美元市场,吸引银行加入ACU的经营,1968年新加坡政府取消了亚洲美元市场的外汇管制,除此之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奖励措施。1972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为了鼓励欧洲银行到新加坡经营,取消了银行必须持有20%的流动准备要求。在这些奖励措施下,亚洲美元市场得以茁壮成长。1973年,居民和企业获准投资于亚洲美元市场,推动新加坡成为一个以经营美元为主,兼营德国马克、英镑、瑞士法郎等十多种硬通货的全球金融市场。到1975年,新加坡境内从事ACU的金融机构增加到66家,存款总额高达125.97亿美元,年均递增85.5%,相当于1975年新加坡国民生产总值的2.5倍。同期,新加坡亚洲美元债券开始兴起,1972年新加坡还涉足国际银团贷款。至此,新加波离岸金融市场的构建已经基本完成。
发展阶段:1976~1998年
从1976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加快了离岸金融改革步伐。1976年,新加坡放宽外汇管制,与东盟各国自由通汇,允许东盟各国在其境内发行证券,并给予更多的税务优惠。1977年,新加坡将ACU的利得税从40%下调到10%。1978年,新加坡全面开放外汇市场,取消外汇管制,以吸引外资银行到新加坡设立ACU,从事离岸金融业务。1981年,新加坡允许ACU通过货币互换安排获得新加坡元。1984年,新加坡建立亚洲第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欧洲美元存款利率期货和欧洲日元期权。1990年,新加坡将外国居民持有新加坡本地银行股权限制由20%提高到40%。1992年,新加坡放宽离岸银行的新元贷款额度限制,其上限由原来的5000万新元提高到7000万新元。这些措施刺激了新加坡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末,作为亚洲美元交易中心的新加坡,其外资银行的资产已占银行业总资产比重的80%,ACU增加到100多家,亚洲美元债券累计发行361笔,金额20.54亿美元。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外汇交易也突飞猛进。1998年外汇业务营业额达1390亿新元,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东京,成为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市场。此外,新加坡政府还推出了离岸保险(放心保)业务,1992年该项收入达到6.82亿美元,占新加坡保险业总值的10%。
转型阶段:1998年至今
新加坡金融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该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服务业的产值及就业率增长成为新加坡经济起飞的主要动力。由于新加坡把境外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隔离,因此,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并未对新加坡经济金融带来致命打击。然而,在克服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选择了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金融改革政策,从而影响到新加坡离岸金融的进一步拓展。为应对上述挑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制定了详尽的政策规划,1999年5月17日,公布了十多年来最彻底的银行业改革计划:取消外资在本地银行不可拥有40%以上股权的上限,银行股双轨制被废除;放宽符合资格离岸银行的新元贷款额上限,由原来的3亿新元提高到l0亿新元,使掉期交易的资金流动性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2000年1月起,外资机构为新加坡投资者处理的最低交易额从原先的500万新元下调至50万新元;逐步放松对交易佣金的管制,各证券经营机构可自行决定佣金水平;鼓励外国证券进入新加坡,积极吸引外国公司到新加坡发行股票、债券及其他证券,并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积极开发和发展新的金融衍生产品,提高新加坡资本市场对东南亚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度。这些改革措施使新加坡金融体系从一个强调管制、注重风险防范的市场,演变成以信息披露为本、鼓励金融创新的金融中心,新加坡的离岸金融市场也从分离型市场向一体型市场转型,并由此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离岸金融市场之一……(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13年第17期)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华南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