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未来的资金缺口须未雨绸缪
但时光却绝不会迁就你的什么情绪,它一定会不可避免地流失,每个人也都一定会慢慢变老,中国也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民生的兜底工程,必须高度重视。
原标题:养老保险未来的资金缺口须未雨绸缪
前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会后,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预算工委主任欧阳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广州市养老保险资金目前还不存在问题,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这个问题的确应该提前研究应对,他还引用内部研究说法称,“有专家提出到2030年之后广州养老保险资金可能会出现缺口。”
这样的消息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多少人会感到紧张。反正我是一点都不紧张,倒不是因为我不存在这个问题,而是因为到2030年,还有十几年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就养成了一种“今日不知明日事”的心态,这种心态直接导致了普遍的虚无情绪:对过去没有敬畏、对现在没有担当,对未来没有计划,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两个半天。
但时光却绝不会迁就你的什么情绪,它一定会不可避免地流失,每个人也都一定会慢慢变老,中国也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据专家说,发达国家的老龄化与他们的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目前平均达到2万美元左右。而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1000美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未富先老”。这就麻烦了:老年人多、用钱量大(包括专家说的带病生存的人数多、时间长),却没有钱,不仅“未富先老”,还“未备先老”,怎么办呢?
这样的担忧这几年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很多讨论,一些人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策建议,比如延迟退休,再就是放开计划生育。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将养老保险推给社会,当然都各有各的道理。
具体到广州,我觉得现在就意识到2030年可能会有缺口,或者如陈建华市长所说,“2029年社保收支将出现拐点,到2039年社保金将全部用完”,是个好事,因为留出了还算是比较长的时间可以让我们应对、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应对、解决呢?我是个外行,我想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钱要收得上来,这恐怕是最难的。最近几十年我们国家的变化真是太大了,社会结构、人员流动、制度变革,方方面面,早已经将从前的格局打乱,却并没有完全完成重组,导致很多事都千疮百孔,没个头绪、方寸。以养老保险为例,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国家、单位、个人分别支付,但是如果单位中途倒闭了怎么办?个人被买断工龄了又怎么办?以及其他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情况,有很多真是令人意想不到甚至匪夷所思。最近日益突出的收入和支出之间的缺口,恐怕跟这不无关系。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付出更多的努力,最好给每个人都建立一个独立的养老保险档案,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按照国家的政策一个一个解决。工作量可能很大,但却不能不面对、重视,因为这不仅关乎社会稳定,也关乎世道人心和人性。
二是保值增值。现在物价飞涨,钱跟着一天比一天贬值,而养老保险往往是针对几十年的未来,钱的保值增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不知道先进国家或地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我想最可靠的方法是建立基金,由专业人士操作,最好投资一些政府项目,确保其保值增值,至少是不贬值。
最后就是钱要发得下去。现在政府有钱却花不出的问题日益突出,比如这次广州人大常委会上披露的,去年广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预算执行率只有约50%,累计结余量达11.52亿元。其他有钱花不出去的事也时有耳闻。不知养老这一块有没有类似的问题。有钱却花不出去一定是供给与需求之间脱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定又是跟体制机制有缺陷有关,所以,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检讨这个问题,有缺漏的赶快弥补。
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民生的兜底工程,必须高度重视。而且据我所知,这个工作涉及面相当广、专业性也相当强,绝非一腔热血就能搞定,非经过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不能为。这就需要政府高度重视,从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完善等各方面提供坚强的保障。此外每年提交给人大的预算,不知社保可否单列一块?这样至少可以让大家对这一块的支出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同时也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够有保障、有尊严地步入老年,并作为享有充分权利的公民参与其社会。”这是2002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立的总目标,我想广州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
(作者为广州市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