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黑洞”:数千亿融资将到期
国家审计署网站昨日发布消息称,“近日,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报告亦指出,一些地区债务偿还过度依赖土地收入、高速公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甚至陷入借新债还旧债“循环”。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国家审计署网站昨日发布消息称,“近日,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而此前,据人民网消息称,国务院26日下午发特急明电,要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审计署暂停所有项目开始培训,本周进驻各省市区。
对于审计署发布的消息,新华社引用业内人士的分析称,这次审计署并未强调“地方”,预计将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债务首次进行全面审计。值得玩味的是,本次全国性审计工作将于8月1日起全面展开,全国审计机关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
审计署将详查“政府性债务”
逐年大幅攀升的政府性债务已经引发中央高度警觉。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政府性债务包含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以及一些其他相关债务,尤其是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并非第一次。
审计署曾于2011年3月至5月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及所属市(地、州、盟、区)、县(市、区、旗)三级地方政府(以下简称省级、市级、县级)的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
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元。此后,审计署并未进行过全国性的政府性债务审计,而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间,审计署也曾对36个地方政府本级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
另据新京报报道,上月,审计署发布的《审计公告》,虽然并未通报目前的地方债务总额,但提出,至去年底,被审计的省市区地方债务总额共计38475.81亿元,比2010年增长12.94%。其中,9个省会城市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188.95%,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的达219.57%。
报告亦指出,一些地区债务偿还过度依赖土地收入、高速公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甚至陷入借新债还旧债“循环”。
例如被审计的36个地区中,4个省、17个省会城市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但这些地方去年的土地收入都明显减少,其去年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需偿还本息2315.73亿元,系当年土地出让收入的1.25倍。
同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还披露,一些地方通过信托、BT(建设-移交)和违规集资等方式变相融资现象突出。例如被审计的36个地区中,采用上述方式融资2180.87亿元。
对此,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申请破产保护10日后,国务院就作出了全面摸底地方债务的部署,“速度很快,36个地区的地方债务审计结果,触目惊心。这次全国范围摸底,将对预防风险、建立科学完善的地方债务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颁布的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直接发行债券,但他们(地方政府)设置了1万种地方政府融资工具(LGFV)大量举债,其中很多地方政府还通过和公司签订私下协议,以很高的利息向公司借钱,而这些资金大都流入了投机性的房地产项目和铁路、污水工厂和地铁工程基建工程。
上周五,包括穆迪在内的国际机构警告,在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下半年中国的地方政府融资工具数千亿融资遭遇严峻挑战,中国可能首次出现境内债券违约。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穆迪28日发布报告称,据测算,从2010年末至2012年末,中国地方政府的直接和担保债务可能已经上升13%,达到12.1万亿元。
光大证券分析师称,大约1270亿元(210亿美元)的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工具(LGFV)债务将在今年下半年到期,几乎等于上半年到期的627亿元债务的2倍,规模为2000年以来最高。明年将有2088亿元LGFV债券到期,比今年规模又增加10%,比去年高22%。
国泰君安证券使用一套不同的评估系统估计,今明两年地方债到期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而去年的到期规模为110亿元。此外,目前再融资环境异常严峻。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债仅发售2190亿元,为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水平。同时,决策者还在打击绕开监管从事借贷活动的影子银行体系。
虽然目前政府性债务规模并无官方的权威统计,但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指出,“地方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今年两月,在全国两会上,董大胜表示,我国地方债务总体规模并没有一些国际金融机构所预算的那么高,整体风险可控。
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项怀诚也表示,尽管地方债务规模近年来不断增长,但中国的债务问题并没有到严重的程度:第一,债务率本身不是特别高;第二,中国政府的债务基本上是内债;第三,中国政府债务“总体上看还没有看到特别坏的、效率特别差的案例”。
此外,相关国家部委已对偿债高峰年作出了部署。除了加强对地方债务的审计,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分别在今年3月、今年6月两度表示,将针对不同类型的地方债务,分门别类采取政策,先制止住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之后研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总的方向是“给地方政府开一条正道,堵住那些歪门”。
诸多专家激辩“地方债务”
据腾讯财经报道,被沉重债务压身的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府而言,是一个大麻烦。德意志银行曾经说,这样的地方政府可能对国家造成系统性和宏观经济风险。而经济学家们则表示,债务高企阻碍了政府为经济增长放缓提供进一步刺激举措的努力。
而渣打、惠誉和瑞银亦预计,中国的地方债占到国家工业产出的15%-36%。根据世行对于2012年中国GDP总量的估计,地方债的总量则为3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月指出,中国今年经济增长所面临的风险上升,风险主要源自地方政府借贷和非传统信贷来源的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审计还凸显出地方债的不透明性。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本月早些时候表示,政府不能准确知悉地方债的规模到底多大。
有业内人士表示,地方政府债务期限结构如何,以哪些方式筹借,偿债率多大,履约记录如何,由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资本运用情况如何,所投资的项目是否能自行维持债务偿还与周转,这些都需要权威的统计。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指出,“此次政府性债务审计是全国范围的一次摸底,我估计会比2010年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更彻底、更全面,主要是看2010年以来地方政府又新增了多少债务。”有媒体报道称,不同于2010年的三级地方政府审计,此次审计署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摸底调查,新增了对乡村一级债务的审计。
针对五级政府审计的说法,审计署新闻处相关负责人并未予以证实,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这种可能性非常大。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曾表示,“在一些乡和县,地方政府财政和债务问题非常严重,特别值得重视。”
“应该说,现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较为集中。但是,风险到底有多高,能不能转化为危机,会不会失控,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渠道。”王雍君称“现在关键的一步就是识别、预警,看哪里有危机。审计的重点将是对违规的审计,比如违规担保、违规借款、债务资金的违规使用等。通过这个过程了解地方政府的债务究竟有多少,就可以为预警提供宝贵的信息。”
对于如何彻底化解地方债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指出,“这需要制度性的改革“要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问题,不能靠堵,只能靠疏导。所以,要逐步放开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权力,只有债务更加透明,风险才更容易防范。现在已经有6省市进行了自行发债试点,但规模还小,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容。”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认为,有些地方债是表外业务,也有地方政府瞒报或者少报,这次审计应该从制度上杜绝这种现象,需要全面清查各地实际发生的地方债务和财政收支情况,清除危机隐患。“不少地方债主要是投资到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很多项目效益不明显,甚至没有效益,这也给地方债的偿还留下了巨大隐患。”
黎友焕亦至强调,一些地方政府如果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早就破产了,一些地区的财政收入甚至偿还利息都困难,而且地方债已经通过卖地偿还方式绑架了房地产和地方经济发展,进而绑架了实体企业、银行等市场主体,一旦资金链断裂,金融危机将随即发生。
另据了解,今年6月,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审计报告时建议,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抓紧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全口径管理和动态监控。(编辑:姜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