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体系结构性失衡亟待改变
市场对银行月度新增信贷规模一直非常关注。” “信贷投放疲软,而定价依然偏高,似乎表明中国庞大的社会融资体系正面临结构性失衡。即使推出新型城镇化,强调中国经济升级版,落到实践上,依然会是“走老路”,解决不了问题。
记者 李侠
市场对银行月度新增信贷规模一直非常关注。
5月31日,有媒体称,四大行5月新增信贷接近3000亿元,并以此推算,中国5月新增信贷约90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则将突破1.8万亿元。而在6月5日,形势却出现了变化,有消息显示,四大行5月新增信贷并没有传闻的那么高,仅为2080亿元。市场也顺势下调中国5月新增信贷预期至7000亿元。
但在业内专家看来,在看似疲软的信贷数据背后,中国实体经济真实的融资需求或许被掩盖了。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以来,信贷需求相当旺盛,体现在银行贷款定价上,“新增贷款中,利率上浮的比例依然在50%上下,下浮占比只有15%左右。”
“信贷投放疲软,而定价依然偏高,似乎表明中国庞大的社会融资体系正面临结构性失衡。”安邦咨询首席经济研究员陈功表示,这种失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信贷额度管控之下,成本较低的贷款成为稀缺资源,尤其在“城镇化”效应推动之下,地方政府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旺盛,再度对小微企业融资形成挤出效应;另一方面,过去9个月,快速膨胀的非银行信贷融资推动社会融资规模不断走向新高,但却并没有传导到实体经济。
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近日撰文,阐明了资金空转的三种途径:首先,预期不确定下,企业即使获得了融资,也倾向于“囤积”资金,使得大量现金停留在账面上;其次,由于各种类型的套利,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资金以其他形式(如信托、委托贷款)被转贷;再次,一些企业和平台由于现金流出现问题,需要借新还旧,也导致资金在银行账户里空转。尤其是最后一点,在地方融资平台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自去年以来,中国的地方融资平台就已陆续进入偿债期。根据审计署公布的数据,在截至2010年底10.7万亿元的地方债中,从偿债年度看,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有17.17%、11.37%和9.28%到期,共计4万亿元。
在陈功看来,正是这些到期资金,逼迫着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四处“吸血”。事实上,今年以来,与地方政府有关的融资活动十分活跃。今年一季度,即使在中央政府严加管控下,政府信托余额依然突破了6500亿元,同比增长160.85%,环比增长30.56%,达到近3年以来最高水平。
来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调研显示,今年以来平台公司纷纷加大银行贷款提款量。以重庆两江集团为例,该公司成立时,与商业银行签署的授信协议总额约为2500亿元,截至去年底,签订贷款合同的则有600多亿元,直接入账的为300多亿元。然而,这一数据在今年4月已经上升到约500亿元,显示提款速度加快。
与此同时,金融脱媒的速度也在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纷纷做出持续扩大非银行融资占比的计划。仍以重庆两江集团为例,今年规划新增融资量中,银行贷款、直接融资(银行间市场债券、城投债)、其他(保险公司等)的比例为6∶3∶1。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增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快速下滑。今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7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信贷仅7929亿元,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下降至45%,而在去年全年,这一数字仍在50%以上。
解读当前中国社会融资体系的失衡,众多线索都指向了惯有的债务经济。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房地产以及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这一现象并未在经济转型中被扭转过来。在陈功看来,金融资源的配置始终没有理顺,实体经济中的资金成本依然偏高。在地方政府对资金几乎是无限的渴求下,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在这种分配模式下,金融业既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又要促进经济转型,着实不容易。
从社会融资角度观察,中国经济的失衡仍然没有改观。在陈功看来,债务经济依然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即使效果减退,对社会融资的吸纳能力仍然非常强劲。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中国经济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推出新型城镇化,强调中国经济升级版,落到实践上,依然会是“走老路”,解决不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