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规模结构均衡化明显加快 为实体经济企稳回升添动力
业内认为,调节社会融资总规模,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总量控制,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二是继续调整、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减少信贷占比,提高债券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建立一个合理均衡的社会融资结构,对于金融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未来我国金融业改革重要的内容之一。
记者 万荃
业内认为,调节社会融资总规模,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总量控制,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二是继续调整、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减少信贷占比,提高债券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从央行9日发布的《201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的情况来看,“结构调整”的成果已经显现,融资规模结构均衡化明显加快,即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例下降,企业债券、信托贷款等其他融资方式所占比例上升。
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3月份,单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54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1.48万亿元和6739亿元。业内专家表示,伴随社会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实体经济的资金短缺状况将逐步改善,从目前来看,2013年宏观经济还处于增长阶段转换和寻求新平衡的重要时期,预计经济增长将呈现温和回升态势,增速略高于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健的调控基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经济分析师鄂永健称,3月份,不但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承兑汇票也有显著增加,特别是企业债券净融资高达3892亿元,这与流动性宽松格局下市场利率较低、企业发债成本较低有关。
从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占比看,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明显下滑。当季,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44.7%,同比低18.6个百分点;外币贷款占比7.2%,同比高3.8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8.5%,同比高1.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13.4%,同比高8.8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10.9%,同比高4.9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2.2%,同比高2.0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1.0%,同比低1.2个百分点。
有市场分析人士对此表示,日前银监会“8号文”对银行资金池业务、地方政府违规融资等业务的清理会对影子银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些措施更多的是规范,而不是取缔。金融自由化带来的非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因此这些措施对社会融资规模总体影响有限。在资本市场发展愈加迅速、融资渠道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金融脱媒仍是不可逆转的。
建立一个合理均衡的社会融资结构,对于金融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未来我国金融业改革重要的内容之一。未来金融业改革的重点是要积极地推送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优化组成社会融资结构,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加强市场制度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市场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层次合理、功能互补的金融市场体系,更好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社会融资规模的上升,对于经济复苏无疑是个好消息,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先行指标,社会融资的强势反弹传递出一季度经济稳步复苏的信号,是企业融资需求回升的体现。从央行公布的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等数据来看,整个货币环境还是相对宽松的,为实体经济企稳回升增添动力。预计二季度经济复苏态势会延续,但力度不会太强。
鄂永健表示,3月份,PMI环比上升,但与往年同期相比,回升力度不强,表明经济增长仍需巩固。尽管3月份物价涨幅回落,但未来将重新上行。今年外汇占款增量较之去年会有明显上升,但仍有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仍以维稳为主,实际操作中,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调节来保持流动性的合理适度,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使用则较为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