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八年路:重塑外汇交易员
从人员配备来看,2005年7月,汇丰还没有专职的外汇交易员,但8年后的今天,汇丰的交易团队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了。平安银行外汇交易员威廉(化名)告诉记者,在他的从业生涯中,今年6月20日可载入史册。
市场自身力量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2005年汇改至今,整整8年。此间,来自于一线外汇市场的交易员们,大都亲历了人民币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从2005年汇改“动起来”,到2008年因金融危机而暂时“歇脚”;从2010年汇改重启,到如今市场弹性增加,都成为外汇交易员职业生涯中难以忘怀的激动时刻。
上证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中外资机构的外汇交易员及主管,与他们回顾汇改8年来的心路。来自一线的交易员们坦言,汇改八年来,最显著变化在于,市场自身的力量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交易员建议,未来可让人民币汇率在较为自由的波动中自发寻找均衡汇率。
⊙记者 王媛 石贝贝 ○编辑 孙忠
“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员”
“第一次汇改距今已近8年了,我记得当天下班后收到汇改通知,随即,我们就忙着对风险敞口做市值评估和向管理层报告。”回顾2005年前宣布汇改的那一天,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环球资本市场外汇及黄金业务总监林燕至今仍历历在目。
2005年7月21日19时,央行宣布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提高2%,为8.1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
彼时,虽然舆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较高,但已习惯价格不变的外汇市场并没有料到,汇改会这么突然宣布。而对于交易员来说,虽感意外,但更多的则是兴奋。
林燕告诉上证报记者,虽然现在看来,那时市场可允许的日间最大波动颇为有限,只有不到500个基点,不足目前日间波幅的一半,同时,此后第一周的交易区间也还不到100个基点。但从原来的“固定”汇率到可以浮动,令交易员们倍感兴奋。
“但从那天开始,我们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外汇交易员,人民币外汇市场是真的"动"起来了。”林燕说。
汇率“动”了起来,也蕴含着不少挑战。花旗银行中国副行长兼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胡盛华告诉上证报记者,2005年汇改后虽呈现单向波动,但机构并不一定能赚到钱,外汇交易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那时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很强,1-2年期NDF达到10%、甚至15%的涨幅预期。”胡盛华告诉记者,那时国外投资者都看涨人民币,远期里基本把人民币涨幅都考虑进去,但是如果人民币到时没有涨那么多,交易也极有可能亏钱。
2008年收窄波幅:仅是“插曲”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逐渐蔓延影响,人民币汇率暂停了升值步伐,回到盯住美元的特殊机制上。人民币没有参与国际上的竞争性货币贬值,在稳定了外需的同时,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金融危机风暴席卷下,当时银行间市场成员间信用风险授信普遍大幅缩减,不少银行纷纷压缩持有的汇率风险期限。对交易机构而言,这场风暴“有危更有机”。林燕回忆,当时某一家国有企业客户的外汇长期风险敞口急需避险,以避免影响其海外大宗合同的签订。但其时由于市场上因交易授信不足而缺乏流动性,大多银行不愿承担长期汇率风险而暂停了长期外汇交易。
“当时汇丰在做了充分评估、全方位考量后,认为风险可控,于是特别向总部提交报告,争取到了长期外汇交易的权限,向该客户提供了报价,最终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林燕告诉记者。
也正因为此,该企业与汇丰签署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隆重的签约仪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随后其他银行也陆续跟进,最终使这家企业的风险规避成本大幅降低。
直到两年后,即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在2005年汇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迎来重新开启了升值之路。
尽管汇改道路曲折,但对于交易员和金融机构来说,外汇交易团队却因此得以扩大,组织结构和职能更加完善。以汇丰为例,林燕表示,因为汇改的缘故,汇丰交易团队进行了结构调整,按交易产品划分交易团队、明确了各交易团队、交易员的职能,以适应汇改后更活跃的外汇市场和交易室的长远发展。林燕也因此受命负责带领外汇交易团队,从众交易员中挑选适合外汇交易的交易员、招募和培训外汇交易员。
从人员配备来看,2005年7月,汇丰还没有专职的外汇交易员,但8年后的今天,汇丰的交易团队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了。
“我们的交易室能够高效率地集中管理汇丰中国分布在全国49个城市的149家分支行的汇率、利率风险,同时负责金融产品的开发和主导专业销售。”林燕说。
汇改重启后的“极端行情”
自2010年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更加大,连续多次上演“极端行情”。尤其是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上半年一边倒的贬值预期,到10月份之后的即期市场汇率频频触及“涨停”的“过山车”行情。
“这就是所谓的极端行情。”林燕说,一旦触碰1%的日间波动交易区间上限,市场就停滞,并缺少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价格来调节。“比如买美元的人很多,买到整个银行间市场没有卖盘,这时需要交易员及时把价格更新给销售团队、销售找到愿意卖美金出来的客户,通过价格来释放流动性。”林燕表示。
这种所谓的“极端行情”不止一次。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今年的6月20日,银行间市场资金极具紧张,也波及了外汇市场。
平安银行外汇交易员威廉(化名)告诉记者,在他的从业生涯中,今年6月20日可载入史册。
“由于5月底以来资金面持续异常紧张,美元人民币掉期点数也随之异常走高。在6月20日当天,隔夜掉期点数也随之冲高。长端方面,1年期掉期点数不光每天以100点以上的增幅在增加,更是6月20日当天,更是恐慌性成交在1680点的绝对高位。”他对记者回忆,更令人绝望的是,尽管价格已经高得令人发指,但是仍有机构不惜成本在拿进,几乎是有价无市。
回顾做外汇交易员的这几年,威廉坦言,尽管政策因素仍对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角色的分量正越来越轻。汇改最显著变化在于,市场自身的力量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他细数了近年来人民币市场上大的波动,可以强烈地感觉到,市场的力量正逐渐强烈。
“去年7、8月份,当时欧债危机带来的避险情绪弥漫全球,投资人疯狂持有美元避险,国内客户也是大幅购汇,或是提前购汇人民币大幅贬值,在此背景下,即期汇率自6.3000径直贬值到接近6.3900。”他举例说。
这种市场的力量也体现在市场交易主体更为多元化,双向波动更为强烈。花旗银行中国副行长兼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胡盛华告诉上证报记者:当下,市场交易则更为多元化,因为市场参与者观点多元,对人民币贬值、升值预期都有,现汇、远期交易也都比较活跃。
“市场两方面波动性都比较大,来自美欧中市场的瞬时信息中既有利空、又有利多,这也使得我们交易变得活跃,最近两三个月以来没有固定不变的头寸、一直跟着市场在变。”胡盛华表示。
“若中间价能紧跟市场价,那就会形成双向波动。至少先放在双向浮动的框架内,如果连续几天单向大幅度波动,比如达到0.5%、1%,央行再出来干预。这样快涨也会快跌,慢慢形成双向波动。”胡盛华认为,交易区间未来若扩大到2%,对交易影响不是很大,反之,如果中间价能够跟着市场价走,波幅1%也就足够了。
展望未来,招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不是争论人民币应不应该继续升值,而是应该放松对汇率市场的政策管制,允许市场更充分的表达对汇率的看法,让人民币汇率在较为自由的波动中自发寻找均衡汇率,避免人为管控汇率造成对外贸部门和国民经济的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