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金融改革在向体制性缺陷深水区逼近
正在进入深水区的金融改革逐渐触及了一些核心问题,但还没有触及体制性缺陷,即政府对金融市场主导与管制依然过多。作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主要工具,资产证券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商业银行资产期限错配的问题。
正在进入深水区的金融改革逐渐触及了一些核心问题,但还没有触及体制性缺陷,即政府对金融市场主导与管制依然过多。如果不从这些体制性的缺陷入手进行改革,金融市场的结构性调整,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就无法真正推进。而依据“金融十条”,下一步金融改革将全面触动现有的金融体制。
易宪容
被舆论简称“金融十条”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事实上是新一届政府依据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形势的评估与判断所给出的应对取向与政策。
按“金融十条”的主旨,当前中国金融运作总体是稳健的,但资金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金融市场不能满足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升级转型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加大对中国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结构的调整,更好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以便保证中国金融业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这就是李克强总理所一再强调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观点。
所以,“金融十条”主题是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核心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目标是以稳中求进来解决金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及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为达此目的而提出的优化中小微企业、三农及创新性产业的金融服务,逐步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建立与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让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等细节,应该是“金融十条”最有新意的内容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将是中国金融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0万亿,较年初增加1.1万亿,同比增长21.35%,已连续4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从地方上看,银行业支持现代产业和“三农”发展的力度也逐年增大。从广东银监局获悉,截至5月末,广东(不含深圳)银行业向现代产业发放贷款余额11088.46亿元,同比增长12.46%;一季度末,广东(不含深圳)银行业"三农"贷款余额6680.11亿,同比增长19.52%。也就是说,政府以强制性的政策要求金融服务来支持上述企业及行业的发展,以便保证金融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但是这样做是否符合金融市场的规律,会不会让中小企业及其他行业的风险转移到银行?这些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主要工具,资产证券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商业银行资产期限错配的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增加商业银行可贷资金,提高银行的资产充足率,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甚至于改善信贷期限结构错配,从而使得商业银行可腾出更多资金来支持新兴产业及中小微企业。不过,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看,信贷资产证券化同样是把双刃剑。因为,对资产证券化来说,如何在法规上、信用评级以至产品设计与销售各环节有效监管,控制风险,并不容易。美国金融市场由证券化所带来的问题,中国同样也不可避免。对此,政府部门要有更多的研究并要有更多的法律制度,才能够让系统性风险降低。
建立与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比如优化股市主板、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安排,完善股市发行、定价和并购制度,目的是为了减少对银行贷款或对间接融资过度依赖。不过,各国的正反经验表明,鉴于不同的国家的信用基础,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孰优孰劣,比重如何安排,是没有定论的。如果中国的信用基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就强调直接融资优越于间接融资,人为让直接融资快速发展,能否让金融市场结构优化也是不确定的。特别是在当前沪深股市结构性矛盾很突出的情况下,人为快速发展直接融资,可能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本来,对于一个成熟、规范、监管有效的金融市场来说,市场准入是不存在所有制歧视的,即任何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并不取决于其资本的性质,而只看进入之资本能否满足金融监管的要求。只是中国的民间资本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而来,不仅积累时间短期,而且其信用低。而金融市场的核心就是给信用的风险定价。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信用是市场长期演进积累的结果。但中国金融信用则是来自于政府,完全是由政府显性或隐性担保。而在金融信用完全由政府担保的情形下,不同性质的资本其行为方式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民营资本,如果其交易的信用完全由国家担保,那就可能会更偏好风险高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要达到预期目标是相当不确定的。就如早几年就提倡发展的小贷公司及村镇银行那样,这些金融机构并未得到快速发展及繁荣。这不仅在于这些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现有制度安排的制约,更在于这些金融机构并不能如商业银行那样容易谋利,民营资本对这样的金融机构及市场兴趣不大。
而当前国内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之所以对民间资本吸引力那样大,就在于政府对这个金融市场严格的准入管制,在于政府对金融市场价格及规模的管制。在这种政府对金融机构及银行实际多种严格管制下,不仅国内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定价的权力过小,而且这些管制还能让进入银行的资本轻易获得高利润。也正因此,国内民间资本也都在希望放开这些管制进入银行业以获得高利润。
所以,当前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业,对国内金融市场进行重大的制度改革,全面放开政府对金融业的各种管制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假如没有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之后,其行为与经营模式也会模仿国有企业的行为。那样的话,期望达到好的市场效果是不可能的。
从上述所讨论的几个方面来看,正在进入深水区的中国金融改革逐渐触及了一些核心问题,比如金融市场开放度在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基础性越来越重要,但还没有触及金融市场的体制性缺陷,即政府对金融市场主导与管制依然过多。如果不从这些体制性的缺陷入手进行改革,金融市场的结构性调整,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就无法真正推进。而依据“金融十条”,下一步金融改革将全面触动现有的金融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