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影子银行不如推进信贷市场化
其实,以上这些表征正说明中国的信贷市场并不成熟,特别是深度和广度不够,简单来说,就是信贷市场出现明显的垄断性,导致市场上出现种种扭曲。当前中国经济亟需的其实是信贷市场化,即减少政府对信贷市场的干预,使之能以市场机制来分配信贷资源,从而加大信贷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打印
香港大学中国商学院副教授
黄元山
最近中国金融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包括内地银行间的拆借市场利率飙升、内地股市的跌幅比外围的更大等。这些现象与中国信贷超发、当前决策层锐意进行经济金融改革有莫大的关系。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单有所谓的“阵痛”,更会面对种种矛盾,都值得关注。
坊间的“中国崩溃论”,是对中国信贷市场情况的一种误解。一般的说法是中国影子银行占比太大,城投债是“中国式的次贷”,理财产品是“迷你债券”,货币的总量太大,等等。其实,以上这些表征正说明中国的信贷市场并不成熟,特别是深度和广度不够,简单来说,就是信贷市场出现明显的垄断性,导致市场上出现种种扭曲。
中国影子银行的盛行,根本原因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停顿。监管机构一方面提升资本需求和收紧对呆坏账管理,一方面却无视国企(或有关系者)水太多,而中小企业(或有项目、却没“关系”者)水太少,实际贷款成本高涨的事实。而且,长期负利率情况下,存款被通胀蚕食,等于被课税,于是所有存款者都要寻求出路。在贷款和存款的供求关系下,影子银行应运而生。既然影子银行是由于金融和经济政策带来的市场扭曲导致,解决方法应是一系列的金融经济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提高存款利率,使真实利率由负变正),发展债券和信贷市场(使中小企有更多融资渠道),改变国企垄断资本市场(使资本分配多以回报为目标,而非其他“寻租”项目)等。
信贷市场的扭曲,使经济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既然信贷市场有垄断性,拿到信贷的国企和有关系人士,自然是寻租效应下的既得利益者。在超低利息下拿到贷款的企业,自然有条件不务正业做其他转贷生意,从而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不能拿到信贷的企业或老百姓,自然更难在国家的创富过程中分到一杯羹,这也是经济资源的一种浪费。由于信贷没有深度,超发的货币并不能转化成为金融资产,于是出现短期信贷太多,但长期信贷不足的现象。
当然信贷太多只是对于那些既得利益集团来说,对于整体经济而言,信贷不足才是真相。利率太低也非全貌,对大部分的经济体来说,利率太高才是扼杀经济活力的元凶。所以,以行政手段打击部分太过进取的银行,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近期“钱荒”仍是以政府手段去干预市场,而非通过根本制度改革,从而达到打击过度依赖影子银行的金融机构。
中央整顿影子银行,不单打击金融机构,也斩断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当前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仍在实验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唯有加大税收执行的力量去填补资金缺口,进一步打击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当前中国经济亟需的其实是信贷市场化,即减少政府对信贷市场的干预,使之能以市场机制来分配信贷资源,从而加大信贷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唯此才能有效减少经济资源的浪费,激发生产力和经济改革力量,实现扩大内需和产业提升的长远目标。信贷改革是经济改革的瓶颈,非常难突破,因为这不单牵涉既得利益,也关系到政府的“有形之手”是否愿意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