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坚:中国面临结构性失衡 金融未支持实体经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面临结构性失衡,钱多和钱荒并存,金融没有很好地支持实体经济,而不是通缩风险。孙立坚表示,如果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处理得好,金融资金能很好地进入实体经济,中国未必一定会走向通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面临结构性失衡,钱多和钱荒并存,金融没有很好地支持实体经济,而不是通缩风险。对于中国去产能、去库存周期中,下一步是否会走向通缩,宏观领域一直存有争论。
他在陆家嘴论坛(官方站)期间表示,通缩可能导致的企业破产和就业压力是基本面可能无法承受的,而中国政府有强大的资源支配能力,目前启动的城镇化和棚户区等领域投资,显示政府已有危机意识,正努力避免中国经济走向通缩。
孙立坚表示,如果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处理得好,金融资金能很好地进入实体经济,中国未必一定会走向通缩。目前的关键就是要避免产业的空心化,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他解释说,和美国及日本等国家面临比较明朗的通缩局面,从而货币政策清晰导向治理通缩不同,中国政府会尽力避免经济硬着陆风险而陷入通缩,因其金融领域的债务风险主要是内债而不是外债,且政府在金融领域的支配能力,会用行政而非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债务去杠杆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最终通缩在中国并不必然发生。
孙立坚表示,在新一轮政府推动的城镇化战略中,要避免之前政府主导投资和“国进民退”现象的继续发生,而是要让改革的制度红利让更多人受益,引导更多民间资金参与投资,包括民间资金进入金融行业,也需要逐步放开。
“总之改革的结果要阳光普照,而不是之前模式的重复,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他说。
中国宏观领域当前面临金融热,经济冷的失衡现象,部分行业资金渴求和社会融资规模快速扩张并存。中国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5.8%,高于年初央行所设的今年增长13%的目标。
而中国最新公布的6月官方制造业PMI回落至荣枯线附近,各项主要指标均有下滑,与汇丰PMI呈现相似趋势,预示中国经济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二季度经济增长恐难乐观。
中国经济如何才能避免走向通缩?孙立坚对此的政策建议是:对内加快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而鉴于当前国际资本形式过于错综复杂,对外则要放慢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
他认为,加强企业走出去和资本流出的监管,有利于给国内的金融改革创造一个比较稳定的外部环境,“长期而言资本流入是阻挡不住的,总可能通过外贸或者其他形式进来,但流出应该加强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上周五在出席陆家嘴(600663,股吧)论坛时表示,中国将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此进程未来会有所提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邢毓静亦称,中国开展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已经具备,且当前是推动的非常有利时机。
在当前金融有脱离实体经济“空转”危险的情况下,有部分观点认为,如果经济内部失衡的问题解决不好,此时奢谈对外开放对中国而言并非有利,特别是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中国随时面临资本从流入到流出逆转的风险。
对此,孙立坚认为,首先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乐观,美国经济复苏的根基还不牢固,当前美联储抛出的退出言论,主要是受到一些出口主导型国家的压力,金融市场也有点小题大作,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不会很快。
另外,即使美国经济复苏,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中国而言,经济也会很快体现拉动效应,利大于弊。因此,他认为不应该过分担心美国经济复苏给中国带来的资本流出风险。
“这个过程可能面临短期的资本流出,如果内部金融改革制度设计到位,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因为短暂的资本流出受到冲击,甚至发生系统性风险,那只能说明该国金融和经济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他称。
(编辑:史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