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流动性骤减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契机
李子木 |2013-06-27 17:32657
之前,与英格兰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银行基友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协议的签署时间均为金融危机之后,目的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张碧琼认为,从容忍度的角度来看,英国在发达国家中对通胀的容忍度是较低的,这成为了英国此次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原因之一。
人民币将在全球货币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
本报记者 李子木报道
据央行透露,2013年6月22日,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与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签署规模上限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英格兰银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是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的三家央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保建云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与以往的货币互换协议相比,这次签订的对象英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体,而且是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这次货币互换可以开启中国与包括欧元区在内的其他经济体货币互换的一种新模式。”
“签订互换协议的主要原因是两国央行间的互动。从国际外汇市场来看,英镑早已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英国并不在乎货币层面的发展,对其而言最为主要的是疏通英国国币的流动性。英镑兑美元之间有交易基础。而在与中国这样一个仅在全球贸易额仅次于美国的国家进行交易时,如果使用美元进行货币结算,结算的便利程度会受到影响,交易成本会上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张碧琼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之前,与英格兰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银行基友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协议的签署时间均为金融危机之后,目的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默文·金将在本月底退休。在离任前,他试图推动进一步的货币刺激政策。英国央行6月19日发布的6月份会议纪要显示,默文·金敦促将央行债券购买计划规模增加250亿英镑。他认为:“有强烈理由在短期内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但这一努力徒劳无功。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会议上投票赞成维持原债券购买规模不变。其大多数成员认为进一步加大货币刺激力度弊大于利。
张碧琼认为,从容忍度的角度来看,英国在发达国家中对通胀的容忍度是较低的,这成为了英国此次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原因之一。
“相对欧元和美元,英镑现在的地位正逐渐走弱。英国经济现在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调整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过度的量化宽松,将导致国内出现通胀。但是经济增速有没有加快,这样就会出现滞胀。这会对英国国内的稳定造成冲击。英国国内的货币当局就会选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进行货币合作,为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宽松的环境。”保建云说:“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建设中。英国利用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来改变自身的金融结构,并维护其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
选择谨慎货币政策的国家不只是英国。6月19日,为期两天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结束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改善,美联储可能在明年年中结束QE3。
保建云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此次的决策,导致其需要加强流动性的需求:“英美之间在经济上属于盟国关系。不可否认,英国国内货币决策者与中国签订这个协议,必然是受到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事实上,不仅美联储抛出“逐步退出QE”的信号,包括欧元区、英国在内的很多经济体正逐渐收缩其货币流动量。市场上一片恐慌。新兴市场、金融、股市均出现大幅震荡。保建云认为,这为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发展的时机。
“全球性的量化宽松不可能持续下去,早晚要调整。”保建云说:“这种货币政策是出于波动状态的。未来,流动性泛滥可能出现收敛,某些领域对流动性的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比如,美元、英镑流动性收缩,可能会留下一些‘空隙’。这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一个条件,可以替代某些货币完成流动性。”
“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美元、欧元、英镑如果再次出现量化宽松,人民币依然可以成为世界性的货币,在离岸金融交易中心的建立、货币储备功能的发挥上,人民币的重要性将持续增加。”保建云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肯定会在全球货币市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报记者 李子木报道
据央行透露,2013年6月22日,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与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签署规模上限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英格兰银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是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的三家央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保建云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与以往的货币互换协议相比,这次签订的对象英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体,而且是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这次货币互换可以开启中国与包括欧元区在内的其他经济体货币互换的一种新模式。”
“签订互换协议的主要原因是两国央行间的互动。从国际外汇市场来看,英镑早已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英国并不在乎货币层面的发展,对其而言最为主要的是疏通英国国币的流动性。英镑兑美元之间有交易基础。而在与中国这样一个仅在全球贸易额仅次于美国的国家进行交易时,如果使用美元进行货币结算,结算的便利程度会受到影响,交易成本会上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张碧琼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之前,与英格兰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银行基友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协议的签署时间均为金融危机之后,目的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默文·金将在本月底退休。在离任前,他试图推动进一步的货币刺激政策。英国央行6月19日发布的6月份会议纪要显示,默文·金敦促将央行债券购买计划规模增加250亿英镑。他认为:“有强烈理由在短期内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但这一努力徒劳无功。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会议上投票赞成维持原债券购买规模不变。其大多数成员认为进一步加大货币刺激力度弊大于利。
张碧琼认为,从容忍度的角度来看,英国在发达国家中对通胀的容忍度是较低的,这成为了英国此次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原因之一。
“相对欧元和美元,英镑现在的地位正逐渐走弱。英国经济现在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调整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过度的量化宽松,将导致国内出现通胀。但是经济增速有没有加快,这样就会出现滞胀。这会对英国国内的稳定造成冲击。英国国内的货币当局就会选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进行货币合作,为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宽松的环境。”保建云说:“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建设中。英国利用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来改变自身的金融结构,并维护其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
选择谨慎货币政策的国家不只是英国。6月19日,为期两天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结束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改善,美联储可能在明年年中结束QE3。
保建云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此次的决策,导致其需要加强流动性的需求:“英美之间在经济上属于盟国关系。不可否认,英国国内货币决策者与中国签订这个协议,必然是受到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事实上,不仅美联储抛出“逐步退出QE”的信号,包括欧元区、英国在内的很多经济体正逐渐收缩其货币流动量。市场上一片恐慌。新兴市场、金融、股市均出现大幅震荡。保建云认为,这为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发展的时机。
“全球性的量化宽松不可能持续下去,早晚要调整。”保建云说:“这种货币政策是出于波动状态的。未来,流动性泛滥可能出现收敛,某些领域对流动性的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比如,美元、英镑流动性收缩,可能会留下一些‘空隙’。这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一个条件,可以替代某些货币完成流动性。”
“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美元、欧元、英镑如果再次出现量化宽松,人民币依然可以成为世界性的货币,在离岸金融交易中心的建立、货币储备功能的发挥上,人民币的重要性将持续增加。”保建云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肯定会在全球货币市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