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龙翔: 我希望,建立国际化人民币债券市场
罗龙翔:我觉得上海是中国最有全球化基因的城市,甚至跟国外很多大都市比也毫不逊色。罗龙翔:与中国香港、新加坡相比,上海的优势在于,背后有长三角乃至整个内地市场支撑,并且有一个强大的国家经济体作为后盾。
1
.作为一个新加坡人,当初为什么选择来上海发展?
罗龙翔:中国的市场和业务非常有吸引力。我在渣打新加坡工作过8年,然后在渣打香港环球市场部工作了4年,2008年来到上海从事企业银行业务。可以说,每一个转折都离内地市场更近,也恰恰印证了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业务逐渐发展的过程。就渣打来看,中国业务的比例越来越大,去年内地营业收入达到10亿美元,此外中国客户还为其他市场带来很多业务。中国这么重要,上海又是我们在中国的核心城市,我觉得没有什么好选择的,就应该在这里。
2.上海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
罗龙翔:首先当然是城市的面貌,浦东的变化很大,新的道路和建筑不断出现,医院、学校、各大公司总部入驻,以前陆家嘴就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晚上8点以后从公司出来,路上空荡荡的,但现在滨江绿地、餐馆多起来,环球金融中心、国金中心里面的影院、ATM、药房等,各种服务很丰富,吃饭、交通、居住等……都方便很多。
3.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你认为上海目前亟须推进的金融开放措施有哪些?
罗龙翔: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建设。我们认为应该在上海建立国际化的人民币债券市场,为境外企业在上海发行人民币债券创建平台。同时,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境外人民币的回流问题,有助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4、“功夫在诗外”,你觉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之外要做些什么?
罗龙翔:“人”是很重要的因素。但人的问题不仅仅是专业人才,“Global Citizen全球化公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具体说来,全球化公民应该具备如下素质:一是语言能力,当然对普通市民来说不是要求专业的英文都精通,或者每个人都会说流利的英语,而是能进行简单的日常沟通,就像你在中国香港、新加坡街头,都可以用英文问路。另一方面是国际化的视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理解。还有对规则的尊重,包括法律意识、契约精神,甚至生活中对基本规则的遵守,比如排队意识、红灯意识等等,因为现代金融是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之上,这些小事情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价值观和精神。
5、用精炼的几句话来概括上海,你会怎样描述?
罗龙翔:我觉得上海是中国最有全球化基因的城市,甚至跟国外很多大都市比也毫不逊色。上海,近现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内地最开放、最有国际意识的大都市,很多老一代的上海人不仅会英文,而且具备中西交融式的知识背景和视野,城市里有着深厚绵韧的国际化传统,也就是全球化基因。
6、作为一家外资银行的高管,你期待看到银行业的创新和改变是什么?
罗龙翔:从2007年法人化算起,外资行在中国正式进入第七个年头,但在中国银行业中占据的市场份额仍然较小。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市场常见金融产品向外资行放开。
今年已经有很多改变,比如渣打成为第一个发行中小企业金融债的外资行。监管部门也在倡导对支持中小企发展的银行,实行鼓励政策和差异化监管,我们希望具体措施和相关细则能够尽早出台。
7、你最推崇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哪一个?为什么?
罗龙翔:我在渣打工作16年,先后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上海任职。对比这三个地方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从金融中心的角度来看,现今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明显更为开放和国际化,并且各具优势及发展重点,比如,私人银行业务、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离岸人民币中心等。然而,尽管中国香港与新加坡较之于上海处于更成熟的发展阶段,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上海也会更开放,并且拥有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对我来说,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上海就如同我的三个家乡,离开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让我想念她的独特之处。这样的经历,只有亲自在这些城市生活几年之后才会有体会。
8、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
罗龙翔:第一是内在优势,比如城市所在的时区,或者是不是有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第二是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等直接和业务相关的设施,也包括医院、教育等用以吸引人才的生活设施;第三是政府的支持,给予金融业以发展和创新的必要条件;第四是一个稳健又灵活的法律框架;第五要有深厚的人文基础。
9、你认为哪个亚洲城市会在10年后成为最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为什么?
罗龙翔:与中国香港、新加坡相比,上海的优势在于,背后有长三角乃至整个内地市场支撑,并且有一个强大的国家经济体作为后盾。伴随着上海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上海一定会成为越来越有影响力的全球金融中心。
10、近期你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答:从全球来看,我们比较关注美欧中的经济情况,美国经济是否恢复,欧洲能否自救,中国经济增长能否持续。另外,日本也发生了新变化。加入宽松货币的行列,给世界带来很多的流动性,也会对银行的业务造成影响,包括定价等。
作者:杨斯媛来源《陆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