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孕育“平衡” 发展仍具增长空间
随着宏观经济数据的持续走低,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又开始抬头。在本月进行的中美元首会晤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一季度GDP7.7%的增速有利于调整中国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李鲲 李云路)随着宏观经济数据的持续走低,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又开始抬头。西方一些媒体近日接连刊文说,产能过剩、内需不振等问题已使中国不再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中国经济的噩梦才刚刚开始”。此间接受采访的中国经济学家则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表明其正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迈进。
5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4月回落0.1个百分点,PPI连续15个月负增长,表明企业对经济发展信心不够。与此相对应,消费增速也非常微弱。中国经济正在放缓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是否意味着从此中国经济将步入向下的抛物线?
此间接受采访的中国经济学家表示,只要政策把握得当,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调整后的中国经济将再上新台阶,进入健康快速的发展时代。
“从某种角度看,产能过剩和内需不振等问题是促使中国向质量效益型经济转变的客观条件,是‘前进中’的问题,不应依此判断中国经济将要崩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造成目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此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一揽子计划,刺激计划的主要资金投放到钢铁、光伏等见效快但与百姓生活相关度较低的行业。随着中国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收入分配改革带来的人均收入的提高,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之后,住房、教育、保健等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极,产能过剩和内需不振随即失去持续蔓延的土壤。
目前,全世界普遍存在经济增长率回落、环境资源不足、人口红利消失等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说明其正在通过调整,孕育更加“平衡”的发展模式。
学者们认为,经济学上的“收敛假说”意味着中国在投资、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化等方面都具有可观的增长空间。其次,近些年来中国在保证高储蓄率的同时实现了科技贡献率的快速增长。仅去年一年,中国研发经费就支出了10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GDP的1.97%,中国正处在“科技起飞”的阶段。
在本月进行的中美元首会晤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一季度GDP7.7%的增速有利于调整中国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目前,中国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悄然启动,包括财税体制改革、行政审批权下放等。
近日闭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一系列通过金融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已经为迅速化解问题、走向新的增长点开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一剂“良方”。
针对严峻的出口形势,中国也将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企业提供信用保险、资信调查、商账追收、保单融资等多方面的保障服务,稳定外需,支持企业走出去。去年,中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1.8%,超过了投资的50.4%。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建议,今后政府的政策着眼点应是继续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加大对制造业的投入,促进生产消费;落实已出台的收入改革方案,努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生活消费。
其实,伴随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唱衰论调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并未影响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作为一个新兴大经济体,中国在此次全球经济的重新洗牌中可以获得更多机会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为世界经济作出更多贡献。
一些专家预计,二季度中国GDP将在7.5%-7.7%之间。但由于就业率并没有发生大幅度的下滑,未来中国经济仍将保持7%-8%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