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半年玻璃期货交割量超1万吨
昨日,郑商所在郑举办了玻璃现货企业座谈会。玻璃期货上市后的第一次交割是3月合约,据了解,有部分企业充分运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价差关系,为自己的库存做保值。
本报讯(记者 乔林生)昨日,郑商所在郑举办了玻璃现货企业座谈会。来自中国建筑(行情,资金,股吧,问诊)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以及华尔润、中国玻璃控股、山东金晶、旗滨集团(行情,资金,股吧,问诊)等15家现货企业的2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自去年12月3日至今,玻璃期货上市已逾半年。数据显示,玻璃期货的成交量、持仓量以及产业客户参与度均保持较高水平。目前,玻璃期货日均成交量113万手,合2260万吨,单边持仓量37万手,合740万吨。从法人客户参与度来看,2012年12月份参与玻璃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为472家,今年1月份上升到725家,截至5月13日,这一数字达到1407户。正是由于现货企业积极参与,玻璃期货的交割业务也正稳步发展,据了解,玻璃上市后经历了FG303、FG304、FG305三个交割月,交割数量分别是4540吨、200吨和4580吨。如果算上即将交割的FG306合约,半年来,玻璃期货的交割量已超过1万吨。
“目前国内玻璃市场处于产能过剩阶段,但是我依然认为玻璃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玻璃期货上市后,对促进行业优化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志武在会上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玻璃可以作为更多材料的替代品,市场将更为广泛。在这个过程中,玻璃期货对完善玻璃价格形成机制,帮助企业及时把握价格变化,促进生产经营合理化配置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对于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来说,玻璃期货也能够提供新的风险控制手段。
玻璃期货上市后的第一次交割是3月合约,据了解,有部分企业充分运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价差关系,为自己的库存做保值。从实际交割情况看,参与3月份交割的企业在合约到期月顺利配对、交割,实现了利用期货工具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的目的。这也带动了前期一直比较谨慎并保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参与市场。
“一个好的期货品种,能够成就一个现货行业。”华尔润玻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李长海认为,玻璃期货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能够成为发展企业的新途径。“现在玻璃期货对现货生产的影响已逐渐显现,目前已有不少贸易商通过期货价格来与我们商定现货价格”。
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财务审计部高级总监潘建丽表示,玻璃市场的周期性非常明显,往年一季度玻璃现货市场一般都会下滑。但玻璃期货上市以后,起到了平抑价格波动的作用。受到市场预期影响,在期货价格的带动下,今年一季度玻璃现货价格并没有出现往年那种明显下跌的趋势,这大大降低了价格波动对生产和贸易企业带来的风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期货对现货的指导作用”。
“玻璃期货上市时间不长,其功能发挥也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郑商所将继续加强监管,严控风险,确保市场稳健运行,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郑商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下一步,郑商所一是要继续深入开展市场培训工作,总结案例,广泛推广,帮助更多玻璃企业熟悉了解期货市场;二是不断优化各项规则制度,完善交割仓库布局,方便现货企业参与;三是建立与行业协会及现货企业面对面的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