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战总理公关 专家称立足于打就能赢

李凤桃 王红茹 |2013-06-18 11:30723

6月4日晚,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案初裁结果后,中国政府随即宣布启动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程序。未来两个月的谈判将会决定此次贸易争端的走向,决定中国150多家光伏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命运,涉及到210亿美元的贸易出口额和中国70%光伏产品的市场归属。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凤桃 王红茹|北京报道

  一场关于中国光伏产业的保卫战正在打响。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亲自做了很多关键性工作。

  对外,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明确表示,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案损人不利己,如果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贸易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希望双方从大局出发,通过谈判磋商解决贸易争端。

  对内,李克强总理实地了解国内光伏企业的困难,并给企业支招、打气,希望企业和政府一起做好工作,渡过难关。

  6月4日晚,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案初裁结果后,中国政府随即宣布启动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程序。随后,有消息称,中国正在酝酿对欧盟豪车启动反倾销调查。

  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业界也在积极进行应对,并在应对中表现得越来越成熟。在中国机电商会牵头组织下,有关企业正在搜集数据,为法律抗辩做准备;推动中欧行业合作,化解摩擦;积极进行有效的公关游说,等等。

  其实,中国企业的“应对”并非只有应急之策。阿特斯、英利等国内光伏企业早前就已经开始研究并实施了向全球新兴市场转移的发展战略,欧盟市场已不再是部分龙头企业的“过度依赖”。

  2006年开始应对欧盟对中国鞋反倾销案,2009年开始应对中美轮胎特保案,2012年开始应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案……

  面对来势汹涌的贸易摩擦浪潮,我国在利用WTO规则捍卫国家利益、产业利益和企业利益方面,已愈发成熟、自信。

  “即便有贸易战,我们也不怕。现在欧洲经济这么差,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跟我们打贸易战。”一位业内专家说。

  5月8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向27个成员国发去了一份调查报告,“认定”中国光伏产品莫须有的倾销“罪名”,将贸易保护的大棒挥向了欧洲光伏市场上的最大出口国——中国。

  6月4日晚,欧盟委员会不顾18个成员国的反对,宣布自6月6日起开始向中国光伏电池和关键部件征收11.8%的临时惩罚性关税。此为初裁的第一阶段。

  这一税率相对于欧盟委员会此前所提出的平均47.6%的税率有所降低,但两个月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达成解决方案,此后4个月中,税率将升至47.6%。此为初裁的第二阶段。

  而初裁执行期过后,今年年底如果两方依然未能达成解决方案,欧盟将进行最终裁决,只要得到多数成员国的支持,就能做出在未来5年内执行更高关税。

  未来两个月的谈判将会决定此次贸易争端的走向,决定中国150多家光伏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命运,涉及到210亿美元的贸易出口额和中国70%光伏产品的市场归属。

  商务部有一套四体联动机制

  在欧盟委员会公布初裁结果的第二天,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出现在了新闻发布会的讲台前。

  沈丹阳说,中国政府的三个态度没有改变。“第一,坚决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态度没有改变。因为这种征税措施是不公正的,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第二,坚持通过谈判、磋商解决贸易争端的立场没有改变。第三,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产业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决心没有改变。”

  沈丹阳恐怕都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站在中外媒体前,反驳欧盟的贸易保护行为。

  2012年9月,欧盟正式发起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同年12月,欧盟启动了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补贴调查。

  欧盟启动双反调查后,中国政府立即开始了应对和交涉工作。有关人士表示,中国商务部有一套应对贸易摩擦的四体联动机制,一旦有贸易摩擦发生,就要求商务部、地方商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四方开始保持密切的沟通。

  “我们的企业在应诉中表现得越来越成熟。”中国最大的机电类商会组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下称“中国机电商会”)有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直以来,中国机电商会是中国光伏企业对欧盟双反进行抗辩的牵头组织单位。

  2012年12月和今年3月,中国机电商会两次组团参与欧盟的听证会,并进行了抗辩。在应对欧盟双反上,中国机电商会有三项主要工作:第一,组织企业搜集数据,进行法律抗辩;第二,通过推动双方之间的行业合作,化解摩擦;第三就是公关游说。“我们一直在跟欧盟相关方面保持联系和沟通,比如欧洲光伏工业协会、德国光伏工业协会、德国能源署等,也给欧盟成员国写信阐述我们的观点,跟欧盟的议员、欧盟成员国在华使馆沟通,希望他们了解这个案子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充分考量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反对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中国机电商会有关负责人说。

  事实表明,中国机电商会的游说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次欧盟双反调查和初裁过程中,欧洲产业组织为中国应对欧盟制裁创造了好的舆论环境。

  此次欧盟双反调查中,有150家中国企业应诉,欧盟最终抽取了7家。这7家企业将向欧盟提交相关的材料,配合欧盟核查,并拥有申请参加听证和抗辩的权利。中国光伏龙头企业中,英利成为应诉方,阿特斯没有被抽中。

  英利争取到了参与各个应诉环节的机会。填写欧盟委员会的问卷,向欧盟委员会申请市场经济地位,再到准备应诉和抗辩的数据、材料,配合中国机电商会做谈判准备,成为英利现阶段的重要工作。

  “以前,在面对双反问题时,很多中国企业不去应诉,如此,欧盟委员会就采用了起诉国的数据,根据这些不客观、不真实的数据征收高关税。”英利绿色能源法务部总监樊振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应诉双反案件的时候,如果企业积极参与,就有可能争取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如果不参与,有可能被迫接受一个非常高的关税。”

  企业和政府、商会之间进行了最密切的配合。“不只是英利,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光伏企业,任何情况下,商会需要相关材料,我们都是第一时间去做相应的准备工作。另外,企业会主动把掌握的信息、分析报告定期和商会做一些沟通和汇报。”樊振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中国政府对欧盟双反更是快速反应。随着案件不断地推进,今年以来,中方交涉愈发密集,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多次与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通电话,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钟山、副代表崇泉多次率团赴欧磋商,商务部工作层与欧方开展技术层的磋商。“对这个案子,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工作。”沈丹阳说。

  中方为何率先宣告首轮谈判破裂

  在中国政府的多次沟通协商下,今年4月,欧委会终于同意,由中国机电商会代表中国光伏企业赴欧进行首轮价格承诺谈判。

  中国机电商会有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此之前,中方一直无法启动谈判,因为欧盟方面正处在调查阶段,并未对中国产品是否存在倾销给出结论性意见。5月8日,欧盟委员会“认定”中国存在倾销行为,并计划对中国光伏产品执行47.6%的惩罚性关税。“在这个时候,中方已经做好了谈判的准备。”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谈判分两场,分别在5月15日和17日进行。5月15日,中国机电商会代表与欧盟委员会贸易救济司有关人士见面,首次就价格承诺进行谈判。对此,中国机电商会在企业的密切配合下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带去了一套和解方案。但结果并不愉快。“当时我们提出方案,但是他们不愿意具体来谈,对我们的方案不置可否”,据中国机电商会相关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贸易救济司给出的意见是,在6月5日初裁之后,才可以正式谈判,此次谈判只是技术性的磋商。

  从整个过程和欧盟委员会的态度来看,似乎只是在为他们的法律程序走一个过场。中国机电商会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此次会面,欧委会并没有显示出和谈诚意,这不禁让中方怀疑,欧盟委员会是否只是借此向成员国传达“双反制裁已经与中方谈判”的最新进展,从而争取成员国支持。

  为了让中、欧各界了解谈判的真实情况,以及明确中方坚决反对的立场,5月22日,中国机电商会在北京正式发出公开声明,宣告谈判破裂。

  政府的关键性作用

  为了推动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案的解决,中国政府特别是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亲自做了很多重要的关键性工作。

  5月6日,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面,并争取到默克尔的支持。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默克尔表示支持自由贸易,“德国将在能力范围内阻止欧盟向中国征收永久关税”。

  初裁前夕,6月3日晚,李克强总理应约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话。他对巴罗佐说,此案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中欧企业的利益,还可能引发贸易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希望中欧双方从大局出发,通过谈判磋商解决贸易争端。“如果欧方执意采取制裁性措施,中方必然要进行反制”。

  这是我国政府高层第一次对欧盟明确传达出反制裁的强硬态度。当然,中方更希望以谈判磋商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6月4日晚,欧盟委员会作出初裁决定。这次初裁比较特殊,不仅采取的税率远低于此前声称的税率,而且是对企业统一征收,而不像以往那样,对应诉企业按不同的税率征收,其他企业则是平均税率。

  “对于目前为止的结果,中方并不满意,但是这已经来之不易,是中方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尽了最大努力才取得的,”沈丹阳说,“我认为这其中李克强总理亲自做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6月7日,李克强总理实地了解国内光伏企业的困难,并给企业支招、打气,希望企业和政府一起做好工作,渡过难关。他说,除了稳住国际市场,重要的是启动国内市场,消化产能。

  樊振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在这个应对过程中,我们看到政府、行业协会为企业发展着想,尤其是中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工作,为下一步的谈判创造了好的基础和环境,这方面应该是非常积极和正面的。”

  “我们手里有很多牌”

  据媒体报道,欧盟成员国对华光伏征税的“投票”(实为立场声明,非正式投票)结果显示:27个成员国中,18国反对,4国支持,5国弃权。其中,法国、意大利、立陶宛、葡萄牙支持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而德国坚定地站在了反对一方。

  由于欧盟委员会在架构上独立于各成员国,依据欧盟法律,成员国的意见在初裁阶段不能左右欧盟的决定。但年底的终裁,各成员国的投票结果则具有法律效力。

  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对惩罚性关税的结果很失望,但是,这个税率比以往欧委会在媒体上暗示的税率有所降低,这说明,在强大压力下,欧盟往正确的方向上迈出了一步,我们希望步子再大一些”。

  未来两个月是中国政府与欧盟谈判的关键时期。各方都在猜测:中国拿什么来逆转欧盟的决策。

  6月5日,就在德古赫特宣布初裁结果几个小时后,中国宣布启动对来自欧盟的葡萄酒展开反倾销调查。这将意味着,欧盟每年对华10多亿美元出口额的葡萄酒贸易将经受中国的反倾销的考验。

  中国的反制措施立竿见影。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三大葡萄酒出口大国随即建议欧盟委员会就此召开欧盟领导人特别峰会,但被巴罗佐拒绝了。

  有媒体称,欧洲最害怕的是中国在医药、手机、汽车、大飞机及服务领域的制裁,葡萄酒与之相比,小巫见大巫;其次是担心中国政府将在欧洲国家的投资暂缓或收回,则后者得不偿失。

  “我们有很多牌,政府也有很多牌,但是我们不便说。”中国机电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可否认,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越来越成熟,而中国政府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反应和应对也让人振奋。”

  商务部的一位专家则提醒说,中国的应对方式和策略还有改进之处。中国政府的牵制措施应该更快一些。“从去年9月欧盟启动双反调查时,中国政府就该想明白一套组合拳,拉出一个反制措施的清单,针对欧盟的每一步动作做出反应”。不单单是经贸领域,应在政治、金融、外交等多个层面对欧盟双反进行牵制。

  企业:不依赖、不放弃欧洲市场

  6月12日,端午节,樊振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没有休假,依然在做抗辩和谈判的准备。“这两个月应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谈判期。在下一轮的抗辩中,我们也会针对欧盟制裁本身存在的法律瑕疵,以及程序上的违规提出合理理由及相关数据,比如,在参照国的选择、税率的计算等方面,以此作为后期抗辩的基础。”樊振华说。

  中国机电商会的工作人员也在做相应的准备,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段时间工作太紧张了,经常要熬夜加班。“初裁结果出来后,我们正在分析裁决的法律漏洞。目前,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进一步做法律抗辩;第二,跟企业进行紧密沟通,准备应对方案,为谈判做准备。”中国机电商会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即使增加一部分成本,我们出口到欧盟的光伏组件还在正常发货。”瞿晓铧说,“初裁实施才一个星期,我们需要观察一段时间。”阿特斯出口欧洲光伏组件的出货量正在快速下调。2008—2009年,阿特斯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量占全球出货量的50%,2012年已下降至40%,而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已被调整为20%。

  这是瞿晓铧在两年前就开始的市场多样化战略,试图让阿特斯从已供过于求的欧洲市场向全球新兴市场转移。“我们通过进入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今年第一季度,亚太市场已经占我们总发货量的50%左右,成为我们的第一大市场。”瞿晓铧说。

  在亚太地区,日本、泰国、印度这些人口众多的国家已经成为中国光伏企业下一轮开拓的市场。

  转移市场的还有英利。曾经占英利总出货量80%的欧洲市场,今年一季度的占比只有50%。“其实,应对欧盟双反的策略,我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并付诸实施了。”樊振华说。

  “我们会保证一定的份额在欧洲市场,但出货方式会有变化。”瞿晓铧说,自今年3月欧盟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关进行注册并押30%货款作为保证金后,阿特斯即开始考虑是否从加拿大的组件厂直接发货,以规避欧盟的注册和征税。

  未来,如果欧盟提高对华光伏产品的税率并执行终裁,必将逼迫中国企业在第三国设厂生产光伏电池及组件,并出口欧洲。“至于在哪个国家设厂,东南亚、中东抑或是欧洲本地,各有各的说法。”阿特斯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含冰说,“无疑,这个成本肯定是高的。”

  “你想,在国内组织一个团队都很难,更何况在海外。而且,每一个国家的法规、安全标准上都不一样,税务、招工、劳动法等都要考虑,这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瞿晓铧说。

  欧洲市场已硝烟弥漫。“因为要缴纳大量的关税,中国产品价格必然大幅上涨,而利润并没有提高,这将直接导致企业在这一市场的竞争力下降,甚至被迫退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分会秘书长吴达成分析称,初裁后,中国的光伏产品进入欧盟的大门虽然没有完全关闭,但是却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壁垒。

  “不管欧洲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贸易壁垒,不管两个月后是否谈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我们都不会完全放弃欧洲市场。”瞿晓铧说。

  (实习生王帅帅、张月晖对本文亦有贡献)

  总理公关

  5月23日

  李克强总理访问瑞士期间,在《新苏黎世报》发表署名文章称,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消散,各国需要继续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不搞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尤其是不能动辄就用“双反”措施。

  5月26日

  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表示,中方十分关注欧盟对中国光伏等产品进行的“双反”调查。这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向国际社会发出了错误信号,不仅不利于中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损害了欧洲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全球化背景下行不通,损人不利己,中方对此坚决反对。我们主张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贸易摩擦,坚定维护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6月3日

  李克强总理应约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李克强表示,中欧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争端涉及中国重大经济利益,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中欧合作大局。贸易战没有赢家。

  6月7日

  李克强总理在河北考察光伏企业时说,中国光伏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我们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重振光伏产业既要稳住国际市场,更要启动国内市场。

  专访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

  立足于“打”就能赢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1982年,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商务处秘书时,他就开始跟洋人打反倾销官司;1997年1月至2003年8月,担任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期间,他专职跟欧美打官司。

  跟洋人打了30多年交道,他在欧美大名鼎鼎,洋人称其为中国“反倾销第一人”。

  他就是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

  “我是把他们看透了。”6月10日,周世俭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畅谈中国如何应对欧盟光伏产品双反。

  对欧盟不能仅限于“谈”

  《中国经济周刊》:在欧盟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同时,我国也宣布对欧盟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但商务部否认这是中方的强硬回击。对此,您怎么看?

  周世俭:商务部对进口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的这个举措,在我看来就是报复性措施;但是官方不这么说,就是想给欧洲留个台阶下。

  《中国经济周刊》:我国对欧盟的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这个做法有效吗?

  周世俭:有效,但还不够。我一贯主张,我们应该采取“以打促谈”的政策,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谈”上。我们要立足于“打”,以“打”求和。

  葡萄酒打的正好是法国、意大利等4个力挺制裁我们的国家,主要是法国,而葡萄酒是法国的支柱产业,为法国人提供了75000份工作,中国从欧洲进口的葡萄酒60%来自法国。这次我国针对葡萄酒的双反调查绝对是正确的,恰恰集中打到了法国身上。

  《中国经济周刊》:据您了解,目前官方持什么样的态度?

  周世俭:现在官方的意见是用“打”来配合“谈”,还没有下决心坚决去“打”。以我个人几十年的谈判经验来看,必须以“打”促谈。现在商务部相关人士还在跟欧盟进行谈判,希望在8月6日之前能达成协议。我认为光寄希望于“谈”,凶多吉少。

  年底终裁,投票出现平局就是我们输

  《中国经济周刊》:临时反倾销税在国际上普遍存在吗?我们该如何理解欧盟这一举措?

  周世俭:临时反倾销税的确切名称叫保证金。这个保证金其实不是让中国企业交,而是要征欧洲当地进口商的税。之所以叫保证金,因为按照法律规定,年底的最终裁决才算数,初裁就是交保证金。到最后终裁,如果不是反倾销,之前所交的保证金就要退还给进口商;如果终裁结果是反倾销,而终裁比例比保证金幅度低,多退少补。比如终裁比例是9%,那多交的两个点要退还给进口商。如果终裁比例是15%,差额的这部分就得补交。虽然不是中国企业交税,但是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欧洲人一看征税了,要是能买别的国家的光伏产品就不买中国的了,这样我们的光伏产品就出不去了,工厂就要关门,工人就要下岗、失业。其实,从6月6日初裁那天起,就已经起到了阻挡我国的光伏产品进入欧洲的作用了。

  《中国经济周刊》:为什么还有这两个月的期限?

  周世俭:之所以要延长两个月,就是欧盟要拿这个作为一个讨价还价的底牌,逼着中国机电商会让步。同时,这两个月也是在我国强大的压力下做出的让步,税率从47.6%压到了11.8%,尤其是李克强总理亲自出面施加压力的结果。

  《中国经济周刊》:根据欧盟反倾销调查程序,欧盟委员会年底的投票至关重要,这里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周世俭:反倾销最后的关键是年底的终裁,终裁之前27个国家代表要投票,投票是一针见血的。目前看,27个国家中14个国家反对就能起到作用。据我所知,现在商务部也让各个驻欧洲使馆的人员在做工作,但工作一定要做扎实,一定得要他们有明确表态。需要注意的是,在7月1日之后,克罗地亚加入了欧盟成员国,这样就变成28个国家了,到时就得有15个国家明确表示反对才管用,14:14都不行。欧盟实行的是一国一票制、简单多数通过的方式,即弃权视为同意采取反倾销措施。这一点包括美国的反倾销法跟欧盟都是一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有6个委员,当出现3:3平局的时候,我们认为是达成平局,但是美国法律规定外国企业败诉。这里面没有道理可讲。这也提醒我们要多长个心眼。

  欧洲没能力、没资格和我们打贸易战

  《中国经济周刊》:这一次由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引发的贸易摩擦,您能否预测一下最终的结果?

  周世俭:只要中国政府肯立足于“打”就能赢。就怕有些人一直抱着“谈”的想法,即便是跟他们谈,也一定要在“打”的基础上去谈。我认为葡萄酒这一招还不够狠。我们手里的牌有的是,比如汽车、手机,再加上空客,这几个哪一项都是几百亿的金额。真要动这个,我认为我们就胜了。

  其实,以“打”取胜的案例有不少,比如1983年,美国单边限制了我国的纺织服装进口,当时的领导人是邓小平,他当时就拍了桌子,说停止购买美国的粮食,结果芝加哥谷物交易所的粮食价格暴跌。我当时在美国大使馆,负责东美农产品的贸易,当时的美国小麦协会会长威尔逊、大豆协会会长理查德都来找我,我说你们要是解决了对我们纺织服装的限制,我们才有钱购买你们过剩的粮食。当时我国对美国纺织品的出口占1/3,我要求他们回去做工作,结果他们回去后就给农场主写信,让农场主给各州的议员写信,最后是各州的议员一起都进行反对。在内外压力下,美国向中国让步,允许中国的纺织品每年进口增长4个点。几十年前中国跟美国打的纺织服装贸易战,就是这么打赢的。

  还有1995、1996年的知识产权谈判,当时的美国代表扬言要制裁中国。我国代表说你制裁我就报复你,然后召集我们开会。怎么报复?首先就拿美国的农产品开刀。这一招立竿见影。美国是最务实的民族,马上跟我们达成了协议。

  光伏这件事我们也要搞对等报复,欧盟制裁我国的光伏产业超过200亿美元,这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反倾销案。我们打他的葡萄酒才10多亿美元,根本不对等,所以必须加码打痛他们,他们才能老实。

  《中国经济周刊》:在您看来,这次的贸易摩擦会否引起贸易战?

  周世俭:应该不会,即便有贸易战,我们也不怕。现在欧洲经济这么差,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跟我们打贸易战。

  《中国经济周刊》:基于目前光伏产业的现状,您是否看好中国光伏企业的未来?

  周世俭:我看好。国家改变政策了。而且国家现在之所以这么重视光伏产业,主要是这个案子的金额确实太大了。光伏产业,国家一定要扶植,而且要充分利用欧洲多数企业。据说欧洲有450多家企业都站出来反对,因为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多晶硅是从欧洲进口的,现在竟然不允许我国出口太阳能电池板了,那我们也不买欧洲的多晶硅了,这样欧洲生产多晶硅的工厂就要关门。就是要告诉欧盟,如果制裁中国的光伏产业,结果是双输,中国得不到便宜,欧洲也得不到便宜。

  在摩擦中成长的中国外贸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入世12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骚扰”不断。据2012年11月7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统计显示,2003—2012年9月,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758起,涉及金额684亿美元。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某种意义上说,用好世贸规则,应对贸易摩擦,成为中国入世的必修课。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生效,中国成为WTO第143个成员,身份的变化让中国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的方式发生了彻底改变:实现了从无序到有法可依的嬗变。12年来,从2005年欧盟中国鞋反倾销案,到2009年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再到今天的欧盟光伏产品双反案,面对汹涌的贸易摩擦浪潮,我国在应对措施上已越发游刃有余。

  在WTO规则内保护“中国鞋”

  2012年11月18日这一天,无论是对中国鞋业,还是对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康”)来说,都意义非凡。当天,奥康正式收到欧盟高等法院的判决书,最终裁定欧盟初级法院在审理奥康抗辩欧盟反倾销的案件上,个别法律条款使用不当,欠缺公正,终审判定中国奥康胜诉。

  这一天距2006年10月欧盟决定对中国皮鞋实行反倾销、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高额反倾销税,已经有6个年头。

  2005年,中国鞋出口欧盟9.8亿双,金额达32.3亿美元。毫无疑问,欧盟是中国鞋业出口的重要市场。如何应对高额的反倾销税对中国制鞋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当务之急。2006年10月23日,奥康联合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5家中国制鞋企业上诉欧盟初级法院。

  估计没人能想到这场一审官司会耗时4年。2010年4月,欧洲初级法院驳回了5家中国鞋企的诉讼请求。一审败诉后,由于种种原因,其他几家企业相继退出,只有奥康坚持下来继续抗辩,并终于在2012年11月迎来了胜利。

  奥康抗辩的胜利,是中国鞋业运用法律手段和国际规则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结果,对行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认为,这是中国加入WTO的胜利,如果不加入WTO,因为没有法律依据,欧盟可以用任何可能的方式禁止中国鞋进入欧洲;而加入WTO,就为解决这个矛盾提供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规则,而且对于不合理的规则,双方都可以提出修订。“即便这个法律再不公平,也在这个法律圈内,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任何争端最后都能够得到双方的理解。”何茂春说。

  中美轮胎特保案让中国学会“对等报复”

  如果说中国鞋抗辩欧盟反倾销让中国学会运用法律进行维权,中美轮胎特保案则让中国学会“对等报复”。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从价关税。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3年。第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这是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发起的首例特保调查。

  中国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如果削减输美轮胎半数产量,就意味着我国会出现12%的剩余轮胎产能。此外,根据WTO规则,如果奥巴马批准了对中国轮胎的特保制裁,相关国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国的制裁方案。

  “在应对机制上,发挥政府作用,寻求多种沟通渠道是当时的主要对策。”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

  在政府层面,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王岐山当即做出重要批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组成产业代表团赴美游说,向美国政府施压。此外,中方还聘请了公关公司向美国政府、议员、社会团体和知名人士以及媒体等宣传中方立场。

  在企业层面,国内相关企业则直接或通过其美国合作进口商及经销商,向美国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个人表达反对制裁中国的声音。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收到国内产业申请,反映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冲击,要求商务部发起双反调查。“这是中国反击的绝好时机。”何茂春说。在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后的第三天,中国商务部即表示,对美国上述产品启动双反立案审查程序。

  “中国的闪电回击应该是奥巴马没有想到的。”周世俭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国政府抢到了时间点。

  为什么是汽车部件和禽肉?“因为按照WTO保障措施第8条规定,受害的一方有权实行对等报复。所谓对等报复,就是金额上对等。汽车部件和禽肉这两项加起来刚好是21亿美元多一些。”从金额上看,中美反倾销案的金额相当。周世俭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轮胎特保案让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举措更进了一步,即按照WTO的规则学会了“对等报复”。

  近年来,我国利用WTO规则有效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案例不在少数。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照WTO统计方法,2003—2012年9月,我国共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131起,反补贴调查案件5起,涉及金额近200亿美元。被调查产品涉及化工、轻工、钢铁、造纸、电子、纺织、机械、医药、汽车、农产品等十大产业的60余类产品,涉案企业200多家,分布在全国27个省区市。

  据此,有国外学者指出,中国是以推动贸易自由化而非贸易保护主义的取向来阐释反倾销规则,并正在成为负责任、守规则的国际社会成员。

  欧盟光伏产品双反案凸显政府力量

  光伏案自去年9月立案调查以来,对于目前的结果,中方并不满意,但这已经来之不易。“这是中方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尽了最大努力才取得的。我认为这其中李克强总理亲自做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局外人也许并不知道,税率从此前欧方拟定的47.6%下降到11.8%,是李克强总理亲自打电话给欧委会主席巴罗佐而取得的成果。“这次光伏案,李克强总理是拿起电话直接打给巴罗佐,这在以前比较少见。相反,有一年法国总统为了法国企业的一件小事,一个电话就打到了中亚(当时江泽民主席在中亚访问),江主席半夜三更就被吵起来了。”何茂春对李克强总理此举表示赞赏。

  在普通人看来,光伏双反案本是一宗经济案件,现在因李克强总理亲自做工作,已经上升到了政治层面,“有很大效果,如果没有李克强总理打电话,这事儿恐怕还悬。”何茂春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

  欧盟初裁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打击不言而喻。欧盟委员会公布初裁结果之后的第三天,6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专程来到河北的光伏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他表示,“最近光伏产业很困难,但困难是暂时的,当前中欧谈判成效是有的,但谈判没有结束,我们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希望企业挺过两个月。”

  “李克强总理亲自深入企业视察,为遭遇困难的中国光伏业‘打气’,一方面向欧方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惧怕贸易保护主义,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遏制这一不良势头。另一方面彰显出政府高层对光伏问题的高度重视,深入民情,体恤民心。”周世俭说。

0
标签:中欧 贸易战 总理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欧贸易战 总理亲自公关

2013-06-18 11:13
789

中欧贸易战剑指中国金融主权(国际观察)

2013-12-09 14:11
4634

昆山台企抗辩欧盟胜诉 中欧“贸易战”大获全胜

2013-09-23 13:11
977

中欧贸易战方兴或艾:一场没有真正赢家的战争

2013-07-05 14:50
1055

评郎咸平的中欧贸易战无理且必败论

2013-07-04 10:34
106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