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外升内贬“逼死”外贸企业?

2013-06-17 11:14 766

人民币升值热钱投机与央行回收流动性的行为,其客观后果是鼓励金融资产投机,而不断恶化传统工商业的生存环境。如今,随着各国纸币对美元贬值,人民币反而对美元升值,这使得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更加严重下滑,特别是日元的贬值损害极大。

  With the domestic de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against other major currencies of RMB, the situation may send some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s to a dead end?

  既然中国制造已经生存垂危,人民币内在价值已经与2005年有着天壤之别,日本正在通过日元大幅贬值发动货币战争,为什么人民币不能主动贬值,中国不主动降息呢?

  Since Chinese export oriented manufacturers have already barely survived and the intrinsic value of RMB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8 years ago, it will be wise to adopt a similar monetary policy with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文 顾列铭(江苏)

  5月2日,人民币汇率创下汇改以来新高——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082,较前一交易日继续大涨126个基点。

  截至2013年4月,人民币2013年兑美元已升值0.7%,外贸企业的利润不断被“蒸发”。

  否极泰来,接下来人民币走向可能将由升值转为贬值,外贸企业的日子有望好转。然而,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期表示,从市场形势来看,目前适合考虑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

  这意味着,未来国内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将从人民币升值转为汇率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

  为何唯独人民币升值?

  从去年9月底至今,日元兑美元已经下跌了24.4%;自今年初至今,英镑对美元下跌了7.49%;自今年2月以来,欧元兑美元下跌了6.39%。唯独人民币对美元逆势而行,创下了6.11的新高,比去年9月底升值了2.78%。

  而自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和它内在真实价值已经越来越严重地背离,它不仅表现为中国制造由繁荣顶峰转至如今普遍的生存危机,也表现为楼市价格疯狂上涨和工业品严重紧缩越来越严重的背离,还表现为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通货膨胀的越来越严重的背离。

  最为突出的是——在国内人民币对房价的严重贬值与外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悖反。在过去8年中,作为中国百姓消费支出中的最大比例项,中国大部分地区房价已经上涨了不少于3倍,即人民币的住房购买力已经贬值了70%以上;在此期间,美国房价因金融危机,基本未涨价。换言之,人民币购买中国房地产购买力比美元购买美国房地产的购买力已经贬值了约70%。然而,人民币对美元未贬值,反而对升值了35%,真是咄咄怪事,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

  其实不然,这背后有着异常清晰的逻辑——这个逻辑的起点是2005年7月的人民币升值。当时的人民币升值并没有错,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生产效率提高,人民币内在价值上升,由于长期实行固定汇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当时中国可以有四种选择:1,坚持固定汇率;2,一次性放开,让市场自由定价;3,按照热钱投机中国每年2-3%的成本,将人民币对美元每年的升值控制在2-3%,并加强反热钱投机的措施,为中国企业提供软着陆环境;4,人民币单边加速升值。

  现在看来,中国政府选择的是第四种,即在美国等压力下,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单边升值。

  2013年1季度500多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和以往多年相比并不算多!何以人民币逆势升值?客观地说,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是还在增长着的过多外汇储备;另一个是国内通胀压力。

  深层的因素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延宕。转变增长方式说了多年,迄今进展不大。近期在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袭扰,吸了一肺腔的pm2.5、遭遇了全世界对中国人抢购奶粉的抵制之后,事情骤然明朗化,转变增长方式不能再拖了。

  客观地来看,此次人民币升值,多半反映了高层决策者的一种决心与信心,借助人民币升值,加速增长方式的转换。

  出口企业的内忧外患

  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1.68%。而在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双重压力下,外贸企业的利润迅速被“蒸发”。因为,外贸公司出口的产品用美元结算,但出口企业要换成人民币来发工资,人民币升值间接增加了成本。

  所以,让出口企业日子难过的最大问题正是人民币不断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在今年更是重拾高歌猛进的声势,让外贸企业大呼受不了。

  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已升值0.7%。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年初下的订单,到现在以美元结算的话,利润直接缩水0.7%。为此出口企业叫苦连天。

  如果美元兑人民币继续升到6.0,估计很多外贸公司就得关门了。一般认为,国内的外贸企业能接受的美元兑人民币升值极限是5.8。

  不过,在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它同时却在对内贬值。其结果是导致国内通胀,物价上扬,出口企业的成本随之上涨,其中人工成本是上涨最快的一环。

  目前,沿海外贸企业的人工成本比去年上涨了三成,随着人民币的对内贬值,另一成本“大头”——原材料也同样在上涨。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实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包括正常的贸易顺差和FDI(当然大量的热钱是隐藏在贸易顺差和FDI中的),央行被迫收入美元,兑换出人民币基础货币在国内流通,如果按照平均1:7的汇率测算,仅中国外管局和中投的3.6万亿美元,就发行了约25万亿人民币的基础货币(MO);如果按照4倍的货币乘数,则在国内增加了高达100万亿人民币的流动性。

  国内巨量流动性的增加,在2007年将股市泡沫推到极致,并成为中国迄今为止中国楼市巨大泡沫的最重要外部推动因素(最重要内部推动因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招拍挂制度),也成为农产品通胀的重要源头。

  针对国内巨量流动性的增加,以遏制国内通胀为名义,央行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央票的方式,以回收流动性。关键性的陷进在此刻出现了——由于国际热钱来到中国是为了进行资产投机,其投资投机的能力比较强,不太愿意存在商业银行获取利息。当央行通过商业银行回收流动性的时候,它很少能收走热钱,由于传统的中国工商业的资金往来是无法离开商业银行的,即当央行回收流动性时,中国原来的内部流动性反而大为减少了,由于商业银行优先保证政府和国企融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流动性被央行优先收走了——这就是为什么人民币越升值,国际热钱涌入中国的越多,中国工业品紧缩越厉害,中国中小企业贷款越难,民间借款利率越高的根源。

  人民币升值热钱投机与央行回收流动性的行为,其客观后果是鼓励金融资产投机,而不断恶化传统工商业的生存环境。

  人民币升值客观上正从三个方面逼死中国工商业:1,由于流动性泛滥国际热钱作祟而中国工商业吃药,热钱和银行通过高利率而极大地夺取了工商业的资金生存空间;2,由于热钱投机房地产推高了房价,使得人工成本大幅攀升,企业生存更加艰难;3,由于中国制造恶性竞争,根本无法和西方垄断性的销售渠道议价,不得不承受了人民币升值的绝大部分成本。不仅如此,由于国际热钱往往藏在贸易项下潜入中国,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往往成为西方各国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的口实,进行反倾销特保等,等于变相向中国工商业征税。

  如今,随着各国纸币对美元贬值,人民币反而对美元升值,这使得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更加严重下滑,特别是日元的贬值损害极大。如中国制造的家电品牌不如日本制造,但以前比日本制造有20%左右的价格优势,可自去年9月底至今,日元兑美元已近贬值了24.4%,而人民币对美元反而升值了2.78%%,即人民币对日元升值了约27.8%%。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了严重威胁。

  人民币走向悬念

  中国政府曾经想了很多办法为外贸企业找出路,如转型升级,打品牌,转移到内地,但在笔者看来,只要控制人民币升值幅度,把国内的通胀控制住,外贸出口就好做了,不用政府操心。

  总体来看,我国一季度外贸向好,但3月份出口增速有下滑。而4月27日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外贸仍未乐观:第113届广交会二期,广交会前3日,轻工工艺馆成交额仅较第112届微升3.9%,较第111届则下降了4%。

  业内认为外贸出口问题症结是,一方面外需仍未企稳;另一方面,在美元日元等主要货币持续宽松背景下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大,给今年出口企业形成新的压力。

  不过,对外贸界担心的人民币升值迅猛趋势,专家并不担心,并警示,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将可能贬值,资金流向不排除突然逆转的可能。这意味着出口企业的人民币升值恶梦将可能结束。

  也因此,相对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迭创新高,专家们近期更为关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改革。

  回顾最近的一次汇改,央行在2012年4月14日人民币启动第三次汇改,将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 .5%放宽至1%。只是这并没导致人民币短期内升值加剧,2012年的人民币升值幅度由2011年的4.5%收窄为0.25%。

  而这一汇改进程在近期可能将继续——近期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目前的市场条件让考虑再次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变成一件“恰当”的事情。对此,业界解读为,这可能意味着央行正在考虑将人民币汇率交易波动区间在1%基础上再度提高。

  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幅有望在今年8月份之前扩大,而幅度可能至2.5%。在下半年美元可能加速升值的背景下,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对于减少我国经济和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汇率弹性增加可能使出口企业的成本和收益波动增大,进而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这意味着,未来国内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将从单向人民币升值转为汇率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

  最后想说的是,既然中国制造已经生存垂危,人民币内在价值已经与2005年有着天壤之别,日本正在通过日元大幅贬值发动货币战争,为什么人民币不能主动贬值,中国不主动降息呢?

  对于中国而言,这个选择并不难做出,所谓长痛不如短痛,此次中国经济危机已经难以避免,因为它是中国过去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一系列急功近利政策必须支付的代价。

  一言以蔽之,人民币不能再升值了,应该主动快速贬值。

0
标签: 人民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人民币外升内贬:国内居民感受是越来越不值钱

2014-01-14 14:27
554

盛松成:人民币外升内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现象

2013-12-31 10:18
707

辨析人民币外升内贬:渐进式升值必然结果

2013-12-16 16:00
743

百姓热议人民币“外升内贬”

2014-01-15 17:54
478

人民币外升内贬何时休?

2014-01-08 15:27
1013

人民币外升内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现象

2014-01-03 15:15
482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