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进出口“跳水”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15万亿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仅增0.4%。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5月份数据更接近实际情况,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外贸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本报记者 朱菲娜■实 习 生 张倪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15万亿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仅增0.4%。其中,出口同比仅增长1.0%,远低于上月的14.7%以及市场预期的7.4%,进口则同比下滑了0.3%,也远低于4月的16.8%以及市场预期值6.6%。
虽然监管层从4月份开始重拳挤压虚假贸易的水分后,5月外贸数据降温本在意料之中,然而进出口同比增幅猛跌至0.4%,依然令市场大跌眼镜。统计显示,1%的出口同比增速为去年7月以来最低,今年前四个月增速均处于10%—25%区间;5月进口则是2月因春节因素同比下降15.2%之后再度出现负值。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5月份数据更接近实际情况,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外贸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多因素致进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表示,5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速之所以大幅回落,一方面是对港套利贸易基本得到遏制,内地与香港贸易快速回落;另一方面,受国内经济放缓、外部需求低迷、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贸易环境恶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
此前,我国外贸特别是出口增速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异常强劲的广东外贸数据引来质疑声,其中毗邻香港的深圳市被怀疑以 “货物空转”方式助游资入境套利,而招致外管局和海关等多部门联合出手严厉核查。据海关统计,前5个月,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1799.1亿美元,增长52%。
监管层的核查行动从4月中旬启动,包括加大对虚假贸易、保税区“一日游”、贸易融资套利等现象的监管打击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拧干了外贸数据的水分。海关数据显示,内地对香港出口增速由今年4月的57.2%骤降至5月的7.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胡江云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虚假贸易行为不是正常贸易行为,虽然外管局针对热钱的新规于6月份才开始实施,但新规在5月初宣布之后,已经向市场传递了信号,起到了震慑作用,让绝大部分的套利行为收敛。今后有关部门还需加强制度建设,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除此之外,5月份数据下滑还有其他多方面因素。 ”胡江云表示,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并没有改变,所面临的国内外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欧盟市场还是很低迷,美国需求虽然有所增长,但没有危机之前那么旺盛,所以中国出口恢复不可能很快。从国内因素看,我们正处于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增速相对平稳,消费市场相对萎缩,进口出现下降很正常。
未来挑战仍严峻,亟待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外贸数据“水分”挤出之后,未来外贸整体走势如何?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战略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张莉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属于暂时性的波动,应该会成为今年我国外贸的低谷。除去虚假贸易的“水分”,按照以往规律,每年的5、6、9、10月都是全年贸易的最低点。
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来看,我国外贸增长不会很高,但也不至于过低。全年出口增长不会低于5%,但也不会超过8%,应该在7%左右。张莉预计,下个月或者下半年会恢复到5%—8%之间的涨幅。“但总的来说,中国外贸总体发展是不容乐观的。 ”她分析,首先是因为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洲、日本经济还处于下行调整时期,外部需求仍然低迷,而且贸易环境日趋恶化。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在量化宽松政策下被动升值,经济发展也面临困难,外部需求难以持续增长。其次从我们自身来看,正处于传统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正在消失,同时新的优势没有培育起来的低潮期和拐点上。沿海外贸省市新增长点没有完全形成,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中西部省市正在培育竞争优势,还没有形成较为强劲的增长。另外,从进口来看,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内需仍较为乏力。
张莉认为,当前应对之策是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处于拐点之上的经济可能会出现减弱,贸易大国地位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是保持中国外贸持续稳定增长的最关键因素。当然,在此期间不能完全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新优势至少还需五到十年。
此外,张莉还表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外贸行业面临较为严峻挑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贸易摩擦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