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经贸要双赢不要双输
欧盟将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中欧贸易战正硝烟密布,一旦打响,终究会是两败俱伤,并且将绕一个大弯,付出沉重代价后才会回归正途。
欧盟将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昨天,中国商务部依照《反倾销条例》和《反补贴条例》的有关规定,也决定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中欧贸易战正硝烟密布,一旦打响,终究会是两败俱伤,并且将绕一个大弯,付出沉重代价后才会回归正途。
近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甚至成为“世界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传统的贸易伙伴也越来越感受到来自中国产品的竞争压力。光伏产业不是第一个更不是最后一个被外国“双反”调查的行业,针对华为与中兴这样的通讯设备商的“双反”调查也在欧盟的日程表上。中国正陷入与欧盟等方面贸易战的边缘,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贸易战?
首先,国际关系以利益为重,任何一国出现利益受损时都会寻求自我保护,欧盟意图采取“双反”调查无关道德,相当程度上是执政者为了迎合利益集团的决策。所以,在欧盟一方,也可以看到分歧巨大的两个阵营。有利益分歧很正常,但问题在于,如何看待这些利益?它通常分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或者局部利益与另一些局部利益。
我们注意到欧盟有一些国家和企业可能会因为中国在光伏产品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而受到压力,这场双反调查的幕后推手也是就是利益受损的太阳能行业龙头太阳能世界公司。但是,欧盟也不要忘记光伏产品具有漫长的产业链,最大量光伏总体来自中国,但是制造这些产品的设备和技术,还有这些产品的消费者都与欧洲息息相关,那些试图通过“双反”调查打压中国光伏产品的做法,最终极有可能伤害到欧洲的上下游产业链和消费群。
其次,中欧的贸易关系长期以来和为主、和为贵。无论是前些年双边贸易额高速增长时期,还是近年因金融危机出现的停滞时,双方都是通过平等谈判与协商,达成和谐共赢的国际贸易格局。现在,欧盟动辄使用增加关税或其他制裁措施,最终破坏了双边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贸易战一旦打响就是一个无底洞,如果欧盟从光伏产品到通讯设备这么一个个地推动“双反”调查,那中国也会有反制措施,最终将陷入恶性循环。
其三,中欧关系不应该受少数国家和少数企业的过度反应的牵制,要着眼于长远和大局。我们注意到在欧洲强烈支持“双反”调查的就有法国,这是相当令人遗憾的。该国总统不久前访华,在获得中国采购大单后,还屡屡强调要推动中法关系迈上新台阶,而事实上中国也是法国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全球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中法两国在科技创新、环保、文化、旅游、核能、电力、航空、金融保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前景。
如因为个别产业引发贸易战导致中法、中欧关系受损,这既不是中国愿意看到的,也不会是法国乃至欧洲愿意看到的。如今,我们看到欧洲尤其是法国重要的葡萄酒产业将接受到中国的“双反”调查,它的起因是国内葡萄酒产业指控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葡萄酒产业造成冲击。
我们相信这种情况可能早已存在,但是中国并不愿意通过主动挑起贸易战来达到保护个别产业的目的,我们希望通过双方谈判与沟通,互相促进产业的进步,从而做大消费市场,让更多人分享全球化的成果,最终实现双赢。中国与欧盟众多国家都具有众多的产业合作机会,所以,我们更期待中欧双方秉持理性和善意,多做有利于双方经贸关系的事情。
此外,还有一个背景值得一提,它可能是很多国家对华贸易存在误解的根源之一。根据经合组织(OEC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发的全球贸易新算法,中国并非世界贸易第一的国家,对欧盟27国的顺差也被高估了5倍多。这背后反映的就是,中国在加工贸易中对产品提供的增加值非常有限。所以,欧洲部分国家对中国产业的警惕有点草木皆兵、反应过度。但就中国企业而言,外国屡屡提起的“双反”调查也在提醒它们,哪怕产量占比很大,我们依然不具有真正的话语权,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距离行业强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