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成都财富论坛:点亮西部点亮中国新未来
(记者韩清华 实习生邹丹丹 韩民权)世界未来看中国,中国未来看西部,西部未来看成都。青年经济学家、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博士认为,面对世界经济重心的逐步东移和国内经济社会的必然转型,中国正在追求社会动态平衡和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新闻网成都讯:(记者韩清华 实习生邹丹丹 韩民权)世界未来看中国,中国未来看西部,西部未来看成都。
6月6日,为期三天的2013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位政界领袖与商界精英对话财富成都,探讨当下经济局势和未来发展趋势。这表明国际企业界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体现了论坛主办方对中国特别是对中国西部发展的关注和信心。
正如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所说,成都将不仅仅是熊猫的故乡和川菜的发源地,在不远的将来,她将作为一个活力四射的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世界的成都。
参与此次峰会的乔治·华盛顿大学校长史蒂文·南浦(Steven Knapp)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成都的经济发展不仅对成都和中国的经济意义重大,其发展对全球经济都有极强的影响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迅速。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外界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声音认为,以廉价劳动力驱动的中国经济模式已到穷途末路;另一方则认为,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参与今年在成都3月启动的“探索中国新未来全球财经领袖对话财富成都”系列活动后表示:“我坚定地相信后者的一大理由,正是来自以成都为代表的中国西部力量。”
在金融危机余波未了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还在低迷徘徊之际,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让人瞩目的增长。
对此,皮萨里德斯认为这源自于中国西部爆发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能量。全球经济危机的一个深远影响即是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布局的加速调整,从而为中国西部提供了一个产业转移和外来投资的广阔市场。
青年经济学家、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博士认为,面对世界经济重心的逐步东移和国内经济社会的必然转型,中国正在追求社会动态平衡和区域协调发展。
他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结构性的逆转从“向东是大海”的外向型经济转型为“向西是高地”的内需发展。各地“加工贸易的笼子”被腾出来,引入“创新发展、内生式增长的金凤凰”,“反梯度”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高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思想,日益占据决策者的心灵。大规模的“产业西进”,为金融危机后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空间。
汤继强说,“西部梦”的实质是“中国梦”,我们要不断为中国的“西部梦”注入正能量,让开发西部成为年轻人的追求与梦想。客观上,西部的发展与东部还存在十分巨大的差距。他期待各界更多地关注西部、关照西部,从具体政策制定和资源调配上更加坚定不移地帮助西部发展。
今年是财富全球论坛由美国《财富》杂志在1995年创办以来第四次落户成都。该论坛分别于1991年、2001年、2005年在上海、香港、北京举行。成都也被誉为“中国财富第四城”。
数据显示,2012年,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474亿美元,增长了25.1%,其中出口总额304亿美元,增长32.4%,增幅为全国副省级城市榜首。而在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成都高新区迎来了1080家企业的入驻。这个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238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城市的成都,已向全球输出80%的IPAD、60%的英特尔芯片。
皮萨里德斯认为:“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举办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世界将全面地重新认识成都,而成都也将全新地向世界证明自己。”
“当前,以成都为代表的西部中心城市正在成为领航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动力引擎。向西是高地,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窗口,用好新一轮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成都、重庆、西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部新兴城市,就一定能够"点亮"西部、"点亮"中国,"点亮"中国的新未来。”青年经济学家、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博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