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人民币距离国际化还有多远
中国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到今天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一员,可是却没有与其显赫地位相称的本国货币。历史经验似乎并不支持中国政府的战略,且恰恰与之相反:开放资本账户和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是货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中国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到今天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一员,可是却没有与其显赫地位相称的本国货币。中国已经在2010年第二季度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09年取代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中国还是全球第二大FDI(外来直接投资)吸收国,仅2009年一年就吸引了950亿美元的外来资金。此外,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接近2.5万亿美元)。然而,人民币所发挥的国际作用却微乎其微:由于不可自由兑换,人民币无法发挥一个国际货币所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如在国际交易中的换汇、结算和储备价值等。
这种反差越发显得反常。国际贸易大国倾向于使用本国货币进行计价和结算。比如1860年至1914年间的全球贸易有60%是使用英镑结算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吸收了全球30%以上的出口这一事实。今天,美国大约95%的出口和85%的进口是用美元结算的,这同样反映出美国是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消费者和生产者这一事实。美元的广泛使用极大的推动了以美元计价的金融产品境内境外市场的发展。
由于缺乏国际货币,中国无法享受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本国货币所带来的效率提高这一好处。同时,这也导致了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货币错配问题,即负债以人民币计价而对外应收帐款却以国际主要货币(主要是美元)计价。再者,中国受累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因此过度暴露在世界经济流动性短缺以及贸易融资随之减少的风险之下。这是2007-08年金融危机给世人留下的教训。2008年9月底,"美元短缺"几乎使世界贸易趋于停滞,并且迫使不止一家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为本国银行提供美元资金,从而支持本国出口的融资需求。推广人民币在国际交易支付中的使用可以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并规避流动性风险。
也许最大的困难在于中国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和路线图。中国是第一个尝试把本国货币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的新兴市场国家。绝大部分的国家在实行本国货币国际化之前都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发达的德国和日本甚至都没有完成本国货币国际化的进程。此外,过去的经验显示,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和开放资本账户总是先行于货币国际化,而非反其道而行之。但是,本文想要指出的是:没有历史经验或是经济理论的支持,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尝试注定会失败。
另一大挑战在于:中国是第一个在无锚货币时代、在货币和黄金完全没有挂钩的情况下尝试发展国际货币的国家。这意味着人民币不得不和美元进行"正面交锋"。与当年美元取代英镑时不同,中国不能通过比较黄金与两种货币(此处指人民币和美元)的可兑换性来塑造人民币的公信力。人民币只能与美元,也就是目前的储备货币进行比较。因此,人民币要想建立公信力和国际声誉,并在美元占主导的地区为人所接受,还需假以时日。中国人民银行非常清楚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评估成功几率的时候小心谨慎,不想制造过高期望的原因。
最后一大挑战,是如何将人民币"输送"至外国持有人的手中。以中国目前巨大的经常账户盈余来看,这个过程并不会太容易,尤其是要在避免增加央行美元资产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可是中国的目标,至少是初期的目标,还是想在控制人民币兑换的情况下实现其国际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双轨策略:第一是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使用,第二是把人民币变成非中国居民愿意持有的货币。
对于第一个方面,中国政府会利用其市场的力量鼓励外国企业尤其是邻国的企业,在与中国企业的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从相关的研究来看,BGC Markets(www.bgcmarkets.com)公司认为人民币区域化的成功意味着其向国际化迈出了一步。
第二个方面则是要在避免过早开放资本账户、及加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同时,建立一个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市场。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顶内容就是把香港建成一个人民币离岸市场,以作为产品和价格的试验场。
这一战略的成功关键在于精心设计的政策与市场力量的结合,但是并没有可供参考的路线图,而将人民币变成储备货币的整个过程正在逐步向前推进。中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将上海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将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一个政策框架。即使资本账户只能实现部分自由化,上海的发展仍将推动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
归根结底,这一尝试的动力还是在于中国在亚洲正在扮演和将要扮演的角色。如前文所述,至少是在初期,核心问题是人民币的区域化,而非国际化。而在亚洲,中国可以大展拳脚、想方设法拉拢其他国家。
中国正从两个方面实施在不完全开放资本账户的情况下将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 第一个方面是力求在区域范围内推广人民币,其政策主要是推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的结算货币。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的离岸市场来提高人民币的可兑换性,其政策主要是提供对冲货币风险的工具并吸引境外居民更多的持有人民币。用人民币离岸市场来弥补人民币的兑换限制,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知名度和接受程度,还有助于有海外业务的中国公司进行投融资。同时,离岸市场还能让政府保留对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控制能力。
历史经验似乎并不支持中国政府的战略,且恰恰与之相反:开放资本账户和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是货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受到国际金融交易限制的货币很难"自发地"被广泛使用,即使是在货物贸易方面也很难推广,因为商品贸易仍然要涉及到金融业务,如贸易融资和对冲汇率风险等。换句话说,从迄今为止的实践看来,货币在国际化之前必须首先实现自由兑换。在某些情况下,如日元和德国马克,完全自由兑换也未必能促成货币的国际化。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战略具有根本性的缺陷,因此是注定会失败的?当然不!以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间的欧元美元市场为例,指出完全开放资本账户既不是货币在境外流行的必要条件,亦非充分条件。美国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间对资本的强有力控制并没有影响美元在国际上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推动了欧元美元市场的发展。
中国的货币国际化试验并非先天不足,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首先,面对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表现出相当强的韧性,从2009年以来保持了持续的扩张。2009年世界经济萎缩了0.6%,但中国经济却实现了8.7%的增长,且2010年上半年还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比金融危机之前大大增强。人民币也比其他货币处在更有利的位置。自2008年1月以来,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6.5%,对欧元升值18.1%。
此外,中国政府正通过有利于市场运作的政策驱动型措施,来为这个战略的成功奠定基础。 以往的经验显示:国际货币的出现取决于网络外部性、市场发展、以及参与这个过程有关各方的倾向性等因素的协同作用。某些前提条件对于这个过程至关重要。比如说,不限制第三方在货物或资产的交易合同或结算过程中使用该货币,拥有一个有纵深和有活力的国内金融市场,建立一个备受尊重的、能够保证合同执行的法律体系,制定稳定且可预期的宏微观政策等等。中国的设想是:一旦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市场将会获得足够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