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访欧 传递经济贸易合作正能量
在欧盟成员国中,瑞士和德国两个国家在对华贸易中能够坚持公平与正义,敢于坚持国际贸易公平原则。与欧盟的经济自救观点一样,中国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一个稳定的全面的经贸环境,中国需要继续坚持经济发展道路,中国需要与更多的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往来。
国与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必须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平等互惠是发展国家与地区及组织之间经济贸易的基石。从这个层面上看,李克强总理的此次欧洲访问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令人高兴的是,欧盟成员国中的瑞士和德国,能从长远关系中看到与中国的全面经贸合作是对欧盟经济发展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的,而不是有任何负面的削弱。
此次,李克强总理的访问促成了瑞士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这不仅将进一步深化中瑞经贸合作,也将对促进中欧经济合作产生足够正能量的影响。
在欧盟成员国中,瑞士和德国两个国家在对华贸易中能够坚持公平与正义,敢于坚持国际贸易公平原则。我们深信,瑞士和德国的做法必将在欧盟成员国示范作用。
外交部长王毅的观点清晰地阐明了李克强总理此次访欧的意义,即“中国向全世界发出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中国与瑞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显示中国将继续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把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作为对外开放的关键举措;二是通过表明反对欧盟的‘双反’调查的立场,再次重申了中国主张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贸易摩擦。”
很显然,瑞士和德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对中国经贸关系的处理方式是具有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中国的发展只会对欧盟有好处,不会使欧盟的发展受到利益方面副作用的影响。
欧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的地区,但是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的经济发展并不乐观,国家间的主权债务危机一直是困扰他们的瓶颈,欧盟成员国不可能拒绝与中国这样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进行经贸合作。
与欧盟的经济自救观点一样,中国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一个稳定的全面的经贸环境,中国需要继续坚持经济发展道路,中国需要与更多的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往来。
毫无疑问,李克强总理的瑞士和德国之行是一次具有象征意义的经贸之旅。欧盟不要错失也不能够错失借力中国发展的良机,改变欧盟被债务危机困扰的现状是不可能离开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中国有句古话说,“时不我待”,如果欧盟非要在一己之利的得失上算计不清而放弃共赢的目标,其结果只能是欧盟各成员国自己失去救赎国家经济的良机。(郭喜林)